电影《敦刻尔克》开场的一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今说起敦刻尔克,光荣多属于英国人。他们在1940年动员全国军民之力的“发电机行动”,从法国海滩上抢救出了33.8万人,创造了战场上的奇迹。而法国人,或是在乡间泥路上狙击德国坦克,或是在海滩上茫然无措,即便是有幸逃上船的9万人,几周后又重返祖国战场,等待他们的还是亡国的命运。
如果不算上抵抗运动、自由法国和北非殖民地那些“法兰西战士”的话,法国人在整个二战中的形象的确是有些窝囊的。号称欧洲最强大的陆军被德国人的闪电战碾压,本土能称得上“战场遗迹”的屈指可数,真正载入史册的只有两块——敦刻尔克大撤退和诺曼底登陆,然而,法国人也还是跟在英美后面当配角。相比诺曼底奥马哈滩头的激战对开辟欧洲西线战场的重大意义,敦刻尔克作为一场“不是胜利的胜利”,只能说是保存了盟军反攻的有生力量,没让纳粹轻易控制整个欧洲。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是英国人,《敦刻尔克》是美国华纳兄弟出品,这部影片除了敦刻尔克海滩上的实地取景,法国人的参与并不多,就连片中饰演法国小兵的阿扭林·巴纳德,也是名英国演员。其制作班底、幕后团队,就如同当年的“发电机行动”一样,都是英国人主导的,分给法国人的戏份既少又散,在法兰西的国土上只出现了两句法语,“Bon Voyage”(一路顺风),和“Je suis Français...”(我是法国人)。
除了开场的几个街垒镜头,《敦刻尔克》基本没有提到拼死抵抗德军进攻、为英国人争取时间的法国第一集团军,再加上撤退过程中两国高层间的“龃龉”,士兵间的扯皮和令人“寒心”的猜忌,也难怪有法国历史学家大为不满了。但即便在法国人的二战记忆中,诺曼底的重要性也远大于敦刻尔克,相比卡昂的二战博物馆和阿罗芒什的登陆博物馆,敦刻尔克只有一个规模不大的纪念馆,每年专程循迹的多为英国游客,法国人则更多是冲着当地的狂欢节而来。
《敦刻尔克》在法国的档期与英美同步,7月19日上映,至今法国国内约有240万人次观看,与《赛车总动员3》、《猩球崛起3》等同期上映的好莱坞暑期档大片差不多,但口碑上《敦刻尔克》更好。据Allocine网站(相当于法国的烂番茄或Metacritic)统计,目前专业媒体和普通观众的评分都是4.1(满分5颗星),这在“影评精英化”的法国已属难得。通常好莱坞式商业片在法国的评分不算高,往往是普通观众还买账,影评人多是苛责。
虽说法国人很“傲娇”,但对于诺兰这位英国导演,他们还是“心有戚戚焉”。诺兰之前每部作品都能拿到4颗星的口碑,折算成豆瓣就是“8分神作”,其中观众最爱是《星际穿越》(4.5分),影评人推崇的是《盗梦空间》(4.1分),综合看来《敦刻尔克》的评价在法国算是中上。此外,《盗梦空间》对法国人来说还有份亲切感:“城市折叠”的重头戏在巴黎取景,法国女星玛丽昂·歌迪亚戏份颇重,梦境的唤醒曲也是法国歌后艾迪特·皮亚芙的代表作《不,我绝不后悔》。
因为《敦刻尔克》,诺兰再次来到法国取景,海滩上的景象多是他新搭的背景,拍摄时不仅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还引来了居民们的围观。早在写剧本的阶段,诺兰就曾来这里采风,从当地史料和遗迹中搜集书中未有的细节,影片正式公映前,诺兰还到敦刻尔克举办了一场特别的“点映”,算是一种回报,就像片中最后放弃登船的英国将军一样,“留下来帮助法国人。”作为一种回应,敦刻尔克市政府也趁机扩大了撤退博物馆的展厅面积。
但是,对待“敦刻尔克”,英国人和法国人的语境毕竟是不同的,前者是“敦刻尔克大撤退(Dunkirk Evacuation)”,后者是“敦刻尔克战役(Bataile de Dunkerque)”,也就是说在法国人眼中,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战斗,虽败犹荣的战斗。在法国《世界报》刊登的历史学家杰罗姆·德·勒斯皮诺瓦的文章中,他的愤怒就在于,诺兰的作品没有体现出法军的顽强抵抗,最好能在现有的“海陆空”三条线上,再加上第四条“法国人英勇抵抗德国人进攻”的叙事线,这才对得起历史全貌和牺牲的士兵。
然而,《敦刻尔克》本就不是全景式的传统战争片,诺兰的大胆和创新之处就在于,他使用惊悚片、灾难片的手法,专注于特定角度的切入,在一个所有人都知道的结局里制造悬念。如果要说忽视的话,作为敌人的德军才是真的被忽视了。除了飞机,连士兵和坦克都没有见到,更别提希特勒、古德里安和戈林等人的特写了。
1958年莱斯利·诺曼的那版《敦刻尔克》是一种拍法,2017年的诺兰可以是另一种拍法,从“大历史”的高度来挑剔它,未免有些求全责备了。电影不像教科书那样必须面面俱到,给参战各方下定论,它允许艺术上的虚构、取舍和象征,只要不违背基本史实都是能够接受的。例如影片中的一幕:士兵们躲在船舱里,浸水时英国人自己先跑了,却叫法国兵去牺牲堵漏水的枪眼……这个巧妙的比喻,浓缩了整个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局面,比直白地批评英法两军的责任要高明得多。
当然,就电影评电影,分析技法和立意,而不是纠结于英国人的史观,在这点上法国影评人还是具有职业素养的,从给《敦刻尔克》打满分的《费加罗报》、《新观察家》、《巴黎人报》到褒贬参半的《世界报》、《解放报》,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对诺兰的叙事技巧、人物塑造、节奏和音效的讨论。既有像《电影手册》那样称赞影片“留住了太多的人性”,也有《影视博览》那样批评诺兰“削弱了故事的复杂性,捡起来主旋律的俗套”,而在资深影迷的眼中,《敦刻尔克》是“诺兰融合作者电影和商业大片的成功之作,也是一首高昂的爱国主义赞歌”。
在这些法国媒体中有一家的影评特别值得一读——来自法国北方的地方报纸《北部之声》,而敦刻尔克就位于北部大区的最北端,隔壁就是比利时,海峡对面就是英国。这篇影评这样写道:“这是一场失败的战役,诺兰用他擅长的心理描写,展开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对话不多,音乐无处不在。没流一滴血,我们看到的却是一败涂地。”
当地老乡给《敦刻尔克》打5颗星的同时,也没忘了父辈的牺牲,“法国士兵用生命延缓了德国人的进攻,英国人才来得及疏散到海上去。”眼见开场熟悉的街景和片尾的航拍全景,有种凝固历史的美感,法国人如此感慨,倒更像对和平的珍惜。说实话,与其不依不饶的向英国人“讨镜头”,还不如自己拍部二战片。以法国电影的能力和才气,再拍出一部《光荣岁月》也不是难事啊。
(本文作者董铭是专栏作家、驻外记者、影评人)
更多专业报道,请点击下载“界面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