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9月13日16:05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分享

“讲文化自信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自信就是当代中国文化的自信。”9月10日,在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的“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上,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表示。

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推动二者的深度结合,是此次论坛关注的焦点问题。孙熙国认为,不能把文化自信仅仅归结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要实现由“祖上阔”到“自己阔”的转变,建设和发展好中国当代文化。“古之道”不能驾驭“今之有”,必须按照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文化。归根结底,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人类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所提供的中国方案的自信,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自信,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自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允熠在分析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历史时表示,由于中国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使之中国化,中国传统哲学的弊端得以克服,精华得到了弘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扎根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成,其实是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最新思想成果和最高理论形态,也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近代转型的必然趋势。展望未来,务必要牢固树立文化自信,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推向一个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以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对理论的需求。

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文昭看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不是板块式拼接,不是积木式叠加,不是物理式混合,而是化学式反应。在不同阶段,为了不同的目的,两者结合的内容和方法等有所不同。在今天,这种结合是为了更好地治国理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不是对立关系,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形成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整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这一实践中,我们应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的资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张卓晶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阑夕:苹果最贵手机iPhone X值得买吗
  • 程序员被逼死:道德指责难掩现实残酷
  • 大英博物馆展:元青花盘的前世今生
  • 故事:旱冰场到旱冰场迟到几年的约定
  • 聊聊香港最经典色情片:挡不住的风情
  • 如何有效防范网络骗婚?
  • 5位超过60岁的老人征服了腾格里沙漠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