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中国从乌克兰引进航空技术的新闻高潮迭起,先是有着“动力沙皇”美誉的乌克兰老牌发动机制造商马达西奇公司宣布与中国天骄航空集团将合作生产多型航空发动机,随后更传出消息,称中国将引进研发和生产安-225大型运输机的全套技术。
上述军工装备,都是目前我国军工产业相关技术基础较为薄弱,同时由于所涉装备类型都是可对国防安全发挥重大作用的“国之重器”,因此引发了国内舆论的广泛反响。
▲马达西奇公司宣布与中国天骄航空集团将合作生产多型航空发动机。(天骄航空官方微信)
而对于中乌军工贸易和军工合作的历史较为熟悉的朋友,更是搬出当年中国从乌克兰引进的制造接近完工却被废弃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即中国海军首艘航母辽宁舰)的例子,借以说明引进自乌克兰的大宗军工项目对我国军事装备发展的重要意义。
然而,根据笔者搜集的材料,在中国和乌克兰军工合作的历史中,固然诸如安-225大型运输机和航空母舰等项目更为引人注目,但在中乌军工合作中真正占据主流地位的,是分系统技术和技术人员。
正是这些数十年来默默无闻的技术和人才,使得中国的许多现代化武器在融入乌克兰血统后得到了质的跃升,进而对我国军工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笔者谨以近期搜集查阅的各种公开资料,力图管窥中国引进乌克兰军工的历史中那些不引人注目的细节。
“双引工程”收集“帝国遗产”
作为20世纪下半叶最大的地缘政治事件,苏联的解体,不仅对于国际政治形势和独立后的独联体各国政治经济形势有着重大的影响,也对国际军工产业格局起到了重要的重塑作用。
众所周知,苏联解体后,由于激进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腐败,更由于此前依靠计划经济体制和军备竞赛而拉动起来的军工装备需求不复存在。
原本属于苏联工业体系中“王冠上的明珠”的军工产业一落千丈。从高端的航空航天产业到普通的枪械火炮制造厂,全面陷入了订单无着、技术停滞的困境。同时,由于独立后的俄罗斯采取激进的经济改革,导致大批军工企业和科技机构的破产倒闭,许多军工行业的人才直接失业甚至陷入赤贫。
▲乌克兰被废弃的军工厂(凯特斯新闻社)
而在乌克兰,上述问题甚至更加严重。除了在国内军工产品市场需求和经济政策上与俄罗斯的相似之处外,乌克兰特殊的军工工业产业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乌克兰军企的困难。由于乌克兰在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属于在人口、种族、地理位置上均十分显著的成员,长期被苏联视为核心的加盟共和国之一来重点建设。因此,苏联许多事关国计民生和军工生产的重要企业,都被设置在乌克兰境内。由此,乌克兰在独立后,从原来苏联的军事工业体制中继承了大量的军工技术和人才。
然而,由于独立后的乌克兰政府对于军工产业缺乏兴趣,一味地寻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向西看”,因此对国内有着深厚积累的军工企业和科研机构不予重视,甚至放任其破产、垮台。同时,由于苏联的军工产业采取“条块分割,归口管理”的体制,大量坐落在乌克兰的军工企业都必须与俄罗斯的军工体系相对接,才能形成一条完整的军工产业链。
▲乌克兰废弃的坦克(凯特斯新闻社)
因此,独立后的乌克兰也缺乏将本国各个领域的军工企业整合到本国自主的工业体系的能力。这些因素都使得乌克兰军工企业在独立后陷入了更为绝望的困境。
正值苏联的“帝国遗产”被到处“嫌弃”,甚至即将落入荒废的绝境时,来自中国的“双引工程”使得乌克兰的军工技术和人才“绝处逢生”。
早在苏联解体之初,中国军队各军兵种,以及国内各个军工企业中具有留苏背景的技术人员,即通过自己当年与苏联各军工领域的联系,通过学术交流、个人友情联络等多种形式,从乌克兰请到了不少顶级军工专家,并获得了相当多的技术资料。
很快,在军工科技引进方面的新动向,也引起了当时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军队高级将领的重视。根据中国外交系统、军队系统和军工系统的报告,时任中国国家领导人主持启动了一项“双引工程”,专门引进独联体国家的人才和技术。
国家和军队为“双引工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成本,通过向技术专家提供丰厚的物质待遇和良好的科研环境,吸引那些衣食无着的军工专家来到中国工作,并且利用乌克兰军企的困境,引进了大批成套技术资料。
同时,为服务于“双引工程”,国务院还授权国家外国专家局于1991年正式设立国家“友谊奖”,用以表彰外国专家为中国所作的贡献,在物质和精神上感谢和鼓励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由此,开启了至今尚未停息的,中国引进乌克兰军工技术和人才项目的帷幕。
▲资料图片:时任驻乌克兰大使张喜云向乌克兰科学家巴顿院士颁发中国政府“友谊奖”。(外交部)
人才技术引进并举 领域遍及陆海空
根据“双引工程”,中国的广大科研机构,军工企业以及解放军相关部门,均从本单位的现实需求出发,在国务院的统一规划下,开始从乌克兰等国引进国内急需的军工装备技术,研发资料和军工科技人才与制造业人才。20余年来,我国在各个军工领域都从乌克兰引进了大量的技术与人才。
在舰船技术方面,中国从乌克兰引进了多型可装配于大型水面舰艇的舰用燃气轮机,如052C型导弹驱逐舰的舰用发动机即参考了乌克兰DN/DA-80型燃气轮机。而中国目前已经面世的两艘航母的舰用发动机,更是我国引进并消化乌克兰生产的大型舰用发动机的直接成果。
▲052C型驱逐舰“兰州”舰(维基百科)
同时,据乌克兰媒体的报道,乌克兰军工企业的技术人才和成熟技术,还被用于研发中国国产水面舰艇的一些作战系统。如舰用近防系统,导弹系统等。此外,中国国产的两栖气垫船的研制,也离不开对于乌克兰军用气垫船装备和技术的参考。
在航空技术方面,除近年来热炒的引进乌克兰大型运输机技术外,此前中国引进乌克兰军工技术中,最为显著的,是对乌克兰舰载战斗机系统资料的引进。
早在十余年前,当时中国即准备立足于苏-27战斗机的舰载版——苏-33舰载战斗机,研制本国的航母用固定翼舰载机。然而,与俄罗斯方面的引进谈判却因双方分歧过大而作罢。
正在从俄罗斯引进舰载机技术陷入困境时,中国方面关注到了乌克兰。由于在苏联时期,乌克兰境内的造船厂长期担负苏联航母的研制和生产任务,而苏-33战斗机的设计图纸,技术资料,训练维护设施都在乌克兰境内有一套“备份”,甚至乌克兰还有一架苏-33舰载战斗机的原型机。
在中乌双方极为短暂的会商后,中国即以不高的价格将包括原型机、图纸、参数资料等舰载机资料悉数购回。同时还在航母甲板设施,舰载机地面模拟训练设施等设备方面引进了乌克兰的成套技术。可以说,我国歼-15舰载战斗机的成功研制和列装,与乌克兰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
▲苏-33 准备从“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起飞。(维基百科)
除此之外,在国产新型高级教练机,运8F600型民用运输机,用于高原山地的大型运输直升机等机型的研制过程中,中国也参考了来自乌克兰的发动机和气动外形设计资料。而国产大型运输机运-20或也有着乌克兰的技术血统。
在地面装备方面,中国国产新型坦克的发动机和新型反坦克导弹的研发过程中,据悉也参考了乌克兰的成熟技术。
据统计,早在15年前,中国就已经从乌克兰引进了30余类、2000余项各种军工技术项目。而在中乌技术合作不断发展的今天,相信这一数字会更为显著。
除对乌克兰军工技术的引进外,中国还不遗余力的引进乌克兰各领域的军工人才。许多曾在苏联/乌克兰军工企业中担任中高级技术岗位领导的高端人才来到了中国,在中国的对口科研机构和军工企业“发挥余热”。
据笔者了解,中国的航空工业与舰船工业中,来自乌克兰的技术人才最多。这些在苏联时代积累了丰富科研和生产经验的专家,对于中国航空发动机,舰船发动机和各种作战分系统的研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他们还把自己的科研经验和技术标准传授给基础较薄弱,经验较少的中国军工科研人员,使他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进行新装备研究设计,并且少走了许多技术上的弯路。据悉,近年来,中国从乌克兰累计引进了数千名各领域技术人才,其中包括参与过安-124和安-225大型运输机设计的瓦西里·津琴科,高能束制造技术专家弗拉基米尔·科瓦连科,新材料技术专家沃洛德梅尔·奥坚科等重要技术专家。
▲高能束制造技术专家弗拉基米尔·科瓦连科接受浙江政府颁发的“西湖友谊奖”。(浙江工业大学官网)
引进技术利与弊:这条路还能走多远
在分析完引进乌克兰军工的缘起和内容后,笔者认为,综合20余年来的技术历程,我们已经可以对于乌克兰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做出粗略的判断。
从引进乌克兰技术和人才的利好方面,由于在引进过程中,中国是根据自身的国防科技短板,以及急需的军工项目来进行引进工作。同时,从乌克兰进行军工引进所采用的“零敲碎打”的形式,也使得乌克兰方面在引进过程中,较少能占据主动权,进而进行议价或技术垄断。因此,引进乌克兰技术和人才,对于中国军工产业发展自身较为落后,缺乏基础和经验的大型军用装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资料图片:安-225重型运输机
除了补齐短板的“救急”外,引进乌克兰的成熟技术和人才,也利用中国军工企业可以借助外国的技术积累丰富和发展自身的科研能力,甚至实现“弯道超车”。虽然近年来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势头的迅猛,但在对科研和制造经验的积累有较高要求的传统制造业领域,中国军工业还稍显不足。借力于乌克兰的人才和技术,使得中国获得了重要的技术参照和积累,对于中国发展自主的、全领域的军工科研队伍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凡事皆有两面,军工引进也不例外。由于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军工产业已经20余年未获得发展和提升,一直在吃苏联时代的“老本”,在旧的技术领域原地踏步。
这在“双引工程”启动时尚未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但在军工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乌克兰的军工技术无疑早已远落后于时代。同时,如前文所述,乌克兰的军工产业规模虽大,但从根本上,乌军工产业是苏联军工体系的一部分,在许多分系统项目乃至总体项目缺项的情况下,乌克兰技术至多在局部和分系统的领域能够对中国军工有所启发。
因此,从目前中国的国防和军工科技发展来看,引进自乌克兰的人才和技术,对目前技术积累较少的领域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在中国有了在各军工领域的基本研发制造能力后,再沿着乌克兰技术的路径亦步亦趋,反而可能陷入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恶性循环。
因此,汲取乌克兰军工技术的有益部分,以尽快发展出独立自主的军工科研能力,是亟待中国军工企业目前推动的课题。而来自乌克兰的人才和技术,尽管仍对我们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但在军工科技不断发展的未来,无疑会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辽宁舰出海进行科研试验和海上训练。
打开参考消息客户端看更多外媒资讯>>
人才和技术才是制胜法宝。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