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见证军史
英烈遗物篇
文物,是历史的产物,又是历史的见证。珍贵的军事文物,从不同侧面见证了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的历史。走近珍贵的文物,穿越历史的的时空,去回顾和见证人民革命战争的烽火硝烟和人民军队建设的光辉篇章!
《廷玉说军史丨文物见证军史》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功勋武器篇”“功勋军旗篇”“英烈遗物篇”“战场缴获篇”四部分。
今天,我们继续为大家带来第三部分:文物见证军史之英烈遗物篇 。
在革命战争中,成千成万的革命将士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英勇牺牲;在敌人监狱中、刑场上,忠贞不屈,视死如归,英勇就义。英烈们留下了许多遗物,这些遗物都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它们从不同侧面见证了革命战争的历史,折射出英烈们伟大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NO.31
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的
日记本、背包等遗物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志愿军第 15军 45师 135团 2营通信员黄继光的遗物,有他生前使用过的日记本、水壶、背包等。
黄继光的日记本、背包
1952年 10月14日,美军开始向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 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发动疯狂进攻。上甘岭位于五圣山上,是志愿军中线的大门,也是扎进敌军心窝的一把钢刀。在不到4平方公里的高地上,美军动用两个师的兵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配合下,连续发动进攻。志愿军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黄继光
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第2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必须在天亮前占领○号阵地,为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奠定基础。美军设在山顶上的集团火力点,压制住志愿军反击部队不能前进。营参谋长命令 6连组织爆破组炸掉它。6连向敌军发起五次冲锋,未能摧毁敌军火力点,而且一个又一个战友倒下去。这时离天亮只有 40多分钟了。在这关键时刻,站在营参谋长身旁的通信员黄继光坚决地请战。黄继光接受任务后,立即提上手雷,带领两名战士向敌军的火力点爬去。当离敌军火力点只有三四十米时,一名战士牺牲,另一名战士负重伤。黄继光的左臂被打穿,血流如注,但他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敌军火力点靠近。在距敌军火力点八九米的时候,他举起右手将手雷接连投向敌军,但由于火力点太大,只炸毁了半边,未被炸的两挺机枪,又从残存的射击孔里伸出来,拼命地扫射着,志愿军反击部队的冲锋受到阻止。这时,黄继光再次负伤倒下。天就要亮了,黄继光在身边已无弹药、身体又多处受伤的情况下跃身而起,冲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霎时,敌军正在喷吐的火舌熄灭了。黄继光用年轻的生命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担负攻击任务的部队高喊着“冲啊!为黄继光报仇!”踏着黄继光的足迹,很快占领了○号阵地,全歼守军两个营。
黄继光扑向敌人的碉堡 (油画)
为表彰黄继光视死如归、英勇牺牲的革命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中国共产党志愿军第 15军委员会在追认他为“模范团员”的同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黄继光荣获的一级国旗勋章
1953年 6月 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的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和他生前用过的日记本和背包等遗物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作者
简介
姜廷玉,吉林省公主岭市人,1951年7月18日出生,1969年1月入伍,大学本科毕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编辑研究处处长兼馆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研究员,专业技术4级、文职2级。获解放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全军军史专家库首席军史专家之一,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理事,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朱德思想生平研究会常务理事,聂荣臻研究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特约军史专家。
长期从事军事史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华民族抗战精神永存》、《多视角下的长征》、《中国军校发展史》、《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解读红色见证》、《外军名校与名将》、《跨世纪的辉煌》、《军事证章史话》、《新中国十四次国庆大阅兵》、《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60年》、《解读抗美援朝战争》、《台湾五十年军事史》、《党史军史研究文集》、《解读抗日战争》、《红军不怕远征难》等20余部。其中多部获国家图书奖、解放军图书奖。曾主持完成《中国军校发展史》、《台湾五十年军事史》等全军军事科研课题。被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聘为《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国历代军事人物”、“中国古代战争史”、“古代兵器”三个学科副主编。
曾被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聘请为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专家组专家。全军军事图书、军事期刊评审专家组专家。
消息来源:CNR国防时空
本期编审:孙 利、李 艳
责任编辑:李 鹏、欧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