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ddhjzz
『军媒新锐,原创阵地』
11月12日下午
随着最后一架战鹰平稳着陆
海军航空大学某团承训的
海军首批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培养的
“双学籍”歼击机飞行学员
高级教练机顺利单飞
此举标志着该批“双学籍”飞行学员
全部具备独立驾驶该型歼击机高级教练机飞行能力
高教机训练是飞行学员培养的最后阶段,
完成高教机训练后“雏鹰”们将奔赴一线部队
加入战斗序列,
完成从学员到战斗员的转变。
高教机单飞被形象地称为飞行学员的“成人礼”。
一起回顾海军首批“双学籍”飞行员的成长历程
▼
![](http://n.sinaimg.cn/translate/20171110/D7V0-fynstfh4512266.png)
走进清华北大北航
2013年9月,10名学员抵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三所负责培养海军“双学籍”飞行学员的地方高校完成报到,并正式开始学习训练。学员同时注册军队院校、普通高等学校学籍。首批海军“双学籍”飞行学员,有7名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另外3名分别被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录取,高考最高分超过本省一本线125分。
海军招飞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在为期5年的学习期间,这些学员的教学、训练和管理等工作由海军院校和这三所地方高等院校共同负责,地方高校主要负责文化基础及相关专业的理论教育,海军院校负责飞行专业理论和实践教育。毕业考核合格的学员,将获得海军院校和地方高校同时具印的毕业证书,并分配海军航空兵部队从事飞行工作。
![](http://n.sinaimg.cn/translate/20171110/D7V0-fynstfh4512266.png)
顺利转场
2016年7月,海政机关联合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分别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海军首批10名“双学籍”飞行学员转场仪式,标志着海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飞行人才迈出了新的步伐,开拓了军民深度融合培养海军战略人才的新途径。
学员前3年由海军航空工程学院负责管理,依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施联合培养,后2年转场到海军航空兵学院接受飞行训练。
![](http://n.sinaimg.cn/translate/20171110/D7V0-fynstfh4512266.png)
完成首次初教机单飞
2016年12月上旬,海军首批双学籍飞行学员圆满完成首次初教机单飞任务,初步具备独立驾机飞行的能力。今后,他们将按照大纲流程转入特技、仪表、编队等训练课目,2017年6月将从初教团毕业,转入高教机训练阶段。
3年来,他们在军地双方共同培育下,先后完成文化学习、跳伞训练、体验飞行等培养环节,具备了良好的军政素养。截至目前,这批飞行学员平均飞行时间为27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