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河北塞罕坝林场被授予“地球卫士奖”。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的陈彦娴、刘海莹、于士涛代表三代塞罕坝人出席大会。
河北塞罕坝林场的获奖理由:将茫茫荒原变成郁郁葱葱的林海。
Saihanba Afforestation Community, for transforming degraded land into a lush paradise.
“地球卫士奖”是联合国系统最具影响力的环境奖项,创立于2004年,每年评选一次,由联合国环境署颁发给在环境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
今天的绿色海洋
塞罕坝是绿色的奇迹。如果你还不了解这个地方,就跟CD君(ID:chinadailywx)先去看看吧!
在北京以北400多公里、河北省的最北端,有一片世界最大的人工森林,她的名字叫塞罕坝。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
塞罕坝林场占地面积140万亩,约合9.3万公顷。
塞罕坝水草丰美,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达到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全国森林平均水平的1.58倍,世界森林平均水平的1.23倍。
在我们眼前的塞罕坝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如果将塞罕坝的树木按一米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55年前的荒原
但在5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飞鸟不栖、黄沙漫天的荒原,塞罕坝人一棵又一棵地种出了这片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
历史上,这里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清朝康熙曾在此设立“木兰围场”。然而到清末,国势衰微,内忧外患,为弥补国库空虚,“木兰围场”被开围放垦,树木被砍伐殆尽,加之山火不断,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
解放初期的塞罕坝
这个昔日的“美丽高岭”变成了林木稀疏、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
解放初期的塞罕坝
久久为功,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在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他们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常人无法想象,为了恢复绿水青山,他们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
百万亩人工林海的背后藏着的是一串令人震惊的数字。1500米平均海拔,-1.4℃平均年气温,超过-43℃最低气温,55年,三代人,年均6级以上大风达76天。
当时有句谚语,“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
联合国环境署在对塞罕坝的评价中写道:
塞罕坝林场,占地92000公顷,因过度采伐,20世纪50年代土地贫瘠,使得北边沙漠的沙尘涌入北京。
Saihanba, which covers 92,000 hectares, had by the 1950s become barren due to excessive logging, allowing sand to blow into Beijing from the northern deserts.
1962年,成百上千的务林人开始在这块土地上造林。
In 1962, hundreds of foresters began planting trees in the area.
三代务林人接续奋斗,将这里的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
Three generations of these foresters have increased forest cover from 11.4 to 80 percent.
在联合国环境署的官网上,CD君(ID:chinadailywx)找到了一个视频,视频中介绍了塞罕坝人攻坚造林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塞罕坝亮兵台林况
故事从下图的“功勋树”说起,当时在塞罕坝上有一棵孤零零的松树。高原一颗松,换来一片海。阻沙源,涵水源,功业传满代。
当时考察人员在茫茫荒漠中看见这棵松树,就有了信心。既然这颗松树能傲然挺立至今,他们也一定能再造一片秀美林木。
创业者们勾画美好蓝图
1962年9月,369名创业者从四面八方集结,一路北上,怀着青春热血,奔赴塞罕坝。
塞罕坝第一代女职工合影,照片上写着“勇往直前”。
刚刚建场的塞罕坝只有少量房屋,一下子涌来这么多人,大家无处栖身,就住仓库、车库、马棚,还住不下,就搭窝棚。
建场初期塞罕坝创业者曾经住过的窝棚
然而,光凭热血是不够的。
创业初期,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成功经验,1962、1963年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
创业者们很快发现了造林失败原因:外地苗木在调运中容易失水、伤热,且适应不了塞罕坝的气候。
于是他们决定自己育苗,经过考察、摸索、实践,摸索出了培育“大胡子、矮胖子”优质壮苗的技术要领。
塞罕坝实现全光育苗苗圃
1964年开春,塞罕坝人开展“马蹄坑大会战”,造林516亩,活率达到了90%以上,士气大振。
当年马蹄坑机械造林幼林地
创业历程总是充满坎坷。1977年,林场遭遇了严重的“雨凇”灾害,20万亩树木一夜之间被压弯、压折,林场十多年的劳动成果损失过半。
1980年,林场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又有12万多亩树木被旱死。
但塞罕坝人没有被击垮,他们含泪清理遭受“天灾”的受害林木,依靠自己的双手,重新造林,从头再来。
到1982年,林场超额完成任务,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保存率70.7%,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
据联合国环境署,塞罕坝林场场长刘海莹发言称:
55年来,人们在这里植树造林,保护森林,这片林场就像务林人自己的孩子。
In the 55 years the farm has existed, people have been growing trees and protecting the forest like their own children.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过一代代人的奋斗,中国一定能创造更多像塞罕坝一样的绿色奇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I believe that, as long as we continue to promot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China can create more green miracles like Saihanba and achieve harmony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塞罕坝,为世界环境建设贡献了中国力量、展示了中国精神、提供了中国样本;塞罕坝在人类生态文明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
55年创造的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令世界惊叹,塞罕坝那一抹位于世界东方的“中国绿”也感动了国内外的网友。
悠然19680525:这是给塞罕坝人的最高荣誉,实至名归。
文明之声-:为塞罕坝种林人点赞
柠菜菜:今年夏天去的,无法想象这么多森林都是人种的
中国的领导人和人民都非常勤劳并充满智慧!我很自豪祖父的国家能发展如此迅速。
太棒了!
干得好。
来源:联合国环境署官网、中国日报《好运中国》
编辑:王瑜、罗京湘子、李渝红(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