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运能有多悲情?
32年前,
她的大姑为寻鹤不幸落水遇难,
4年前,
接过接力棒的父亲也因公殉职。
信念能有多执著?
大学毕业后,
她告别繁华都市,
回到黑龙江齐齐哈尔扎龙。
“只有在这里,我才能找到内心的安宁。”
每每回忆起家里的事,
她的心总会隐隐作痛。
但只要聊到丹顶鹤,
姑娘的眼睛就会发光。

丹顶鹤人工孵化当时是世界难题,
她的爷爷费尽心思,
使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
去美国访问时,当地请他留下,
他却说:
“我的事业在中国,扎龙需要我。”

为创建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
大姑怀揣着3枚丹顶鹤蛋,
奔波了3天3夜,一路用体温暖着……
父亲放弃城里的工作,
一干就是18年,
每天为哪只鹤打扫了圈舍,
哪群鹤做了防疫,
他都认真记在本子上,从未间断。

翻看父亲的日记,
她立志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
“这样他就好像在我身边,从未离开过。”
扎龙人说,
丹顶鹤一身傲骨、一生忠贞,
只要结为伴侣,就会一生相守。
他们,又何尝不是呢?

“新青年”第6期
邀请到“鹤姑娘”
徐卓
分享她和家人与丹顶鹤的几代情缘。
《我是“鹤姑娘”》
演讲实录

大家好,
我是新青年徐卓。
我对大姑的印象,
就是家里墙上的黑白照片,
还有过节时桌上多出的一副空碗筷。
我逐渐长大,
从家人和大姑的日记里,
了解了大姑的故事。
她跟着爷爷奶奶在扎龙工作,
一个姑娘家像个小伙子,
干着保护区最苦最累的活儿,
为了更好地进入工作,
去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进修,
靠着4次献血换钱支撑学业和生活。
1986年5月,
大姑前往盐城,
参与创建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
她带着3枚鹤蛋,奔波了3天3夜,
终于来到了黄海之滨。
当时丹顶鹤人工孵化是世界前沿课题,
难以想象,
大姑究竟付出多少情感,
才有了世界首次越冬地人工孵化成功。
更令人惊奇的是,
小鹤格外强壮,
大姑获得了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
阿齐布尔德的称赞。
这一切美好在下一年中断,
1987年9月16日,
大姑外出寻找受伤飞失的白天鹅“牧仁”和“黎明”。
连续奔波两天,疲劳过度,
不幸落水遇难。
30年过去了,
我仍记得大姑日记里写的一段话:
“我可以不要舒适,
不要家庭,不要金钱,
不要我应得的一切,
甚至命也不要了;
但我不相信,
女子不能干一番事业!”
小时候,
我随爷爷奶奶在齐齐哈尔市扎龙村长大,
这里很美,
爷爷在野外发现了一只落单受伤的小鹤,
便把它带回了家,精心照顾。
小鹤伤口恢复后,
爷爷奶奶将它送回野外,
谁知它竟不愿离去,
从此,爷爷与丹顶鹤结缘。
扎龙湿地保护区成立之初特别困难,
没有地方办公,
爷爷就腾出我们家的小土房;
没有人愿意来这里工作,
全家人都无偿地为保护区工作;
自发地照顾小鹤,
小鹤就像我们家人一样。
为了人工孵化丹顶鹤,
爷爷费尽了心思。
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
总结出一套丹顶鹤的孵化繁育方法,
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
爷爷的成功引起了国外的注意,
一次到美国访问,当地邀请他留下来,
但爷爷放弃了。
他说他的事业在中国,扎龙需要他。
爸爸的故事,
清晰得就像发生在昨天。
我的爸爸名叫徐建峰,
1997年,他放弃城里的工作,
回到扎龙保护区。
这一干就是18年,
同事说他“养鹤比养孩子还上心”。
每年三四月,
是丹顶鹤繁育孵化的关键期,
每当这时,
他都顾不得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他趟水穿梭在芦苇荡中,
确认散养鹤的安全。
2014年4月,
又是丹顶鹤孵化期,
爸爸发现湿地核心区内有个鹤巢,
小鹤马上就要破壳,
但那年春天异常干燥,
附近时常有荒火出现。
“可别把鹤巢给烧了!”
爸爸扔下一句话,
只身前往看护,
4月19日,
他把自己年轻的生命,
献给了扎龙湿地。
爸爸的遗物里有十几本工作日记,
记录了1997年以来他所有的工作。
他每天为哪只鹤打扫了圈舍,
给哪一群鹤做了防疫,
从未间断。
看到父亲这些日记,
我突然萌发了一个心愿:
我想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这样他就好像在我身边,
从未离开过。
2016年8月,
我从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毕业,
回到了扎龙,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满足了我之前的那个心愿。
工作初始,
我们成功地救护了一只颅内出血的小鹤,
当它恢复如初在湖中嬉戏时,
我真想把这个消息分享给父亲。
我记得大姑的信念,
“不信女子不能干一番事业。”
我记得爸爸曾经说过:
“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我记得我入学时的誓词: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
四时花香,万壑鸟鸣;
替河山装成锦绣,
把国土绘成丹青。”
我愿为此努力奋斗,
我是新青年徐卓。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家,三代人,
认真做了一件事。
“新青年YouthTalks”
新华社创新项目
分享新时代的青年故事
— 新华社新青年工作室出品 —
往期链接:
第1期:今天,我们以这种方式向他们致敬 | 彭凯
第2期:“陈海局长”:年轻人如何与欲望相处 | 黄俊鹏
第3期:我们什么都输了,总该赢场球吧 | 杨臻
第4期:“奇葩女王”的人生“排除法” | 马薇薇
第5期:年少成名后,长大是最可怕的事 | 张一山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他们把大陆机密卖台湾 却被李登辉出卖
- 【 军事 】 中国电磁轨道炮疑上舰测试 已反超美军
- 【 财经 】 春运订票你被套路了吗?搭售依旧存在
- 【 体育 】 易建联26翟晓川24分 广东擒单外援北京...
- 【 娱乐 】 老板杨受成称阿娇“很难嫁”引众怒
- 【 科技 】 12306回应会否24小时全天候售票:正研...
- 【 教育 】 这个"优"给还是不给?小学老师们好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