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清明为什么别名寒食?寒食真的是不能吃热的食物哟,这些你都知道吗?

清明为什么别名寒食?寒食真的是不能吃热的食物哟,这些你都知道吗?
2018年04月05日 11:04 云南信息报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

北京时间今日4时13分

我们迎来了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

清明

这个静谧而又灵动的节日

此时的中华大地

桃红柳青,溪河泛碧

吐故纳新,春和景明

清明有三候

一候,桐始华

泡桐树开始开花

第二候,田鼠化鴽

田间地头

鼠渐渐多了起来

第三候,虹始现

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 

清明寒食到,宜纪念先人。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起初清明只是一个节气,故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这天

百姓家中不能生火

只有到了晚上

才能由宫中点燃烛火

并将火种传递到贵戚重臣中

 

在唐代

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相距较近

人们常常双节并举

纪念先人

 

清明时节

寻春问柳

民俗专家表示

清明,除了缅怀追思之外

还是一个

郊游、踏青、探春的好时机  

 

清明时节

我们不仅要踏青游乐

还需要注意自身的饮食衣着

                                                              清明时节

人体内肝气最为旺盛

因此应当多吃“柔肝”的食物

 

饮食应当以

温润、清补为主

不应食用

笋、鸡、海鱼等“发物”

 

而应多食

山药、菠菜、银耳、大枣等

甘温补脾之物

不光是饮食

此时

衣着也需注意

清明前后,气温波动大

早晚仍较凉

外出游玩时

要注意添衣保暖

劳逸结合

不要过于劳累

 

(来源:新华社、综合网络)

介子推重耳寒食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