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最温情的父爱故事,发生在南京这个百年火车站

最温情的父爱故事,发生在南京这个百年火车站
2018年06月14日 20:53 新华报业网
原标题:最温情的父爱故事,发生在南京这个百年火车站

  最温情的父爱故事,发生在南京这个百年火车站

  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就今年来说,这个星期天(6月17日)正是就是父亲节。

  父爱如山,父亲对子女的爱,穷尽一生也难以回报。

  讲述父爱的故事有很多,最家喻户晓的,是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而这个温情的父爱故事,就是发生在南京浦口火车站。

  1925年10月,在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的朱自清,收到了父亲从南方寄来的一封信: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看到这里,朱自清悲从中来,泪如泉涌,他想起父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想起父亲对自己的种种的好。而自己年少无知,不能体会父亲对自己的爱,又有时候还嫌父亲不会说话,暗地里嘲笑他的迂腐。

  哀伤和思念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他对父亲的真情,如流水从心间涌出,倾泻于字里行间。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很快,中国文学史上的散文名篇《背影》在他的笔下诞生。

  《背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散文名作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省东海县。

  1901年,朱自清的父亲朱小坡调到江都邵伯担任小官,母亲带着三岁的朱自清一同前往。三年后,朱小坡又将家搬到了扬州城里。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度过了童年、少年时光,在这里读了私塾、安徽旅扬公学高等小学、江苏省两淮中学(后来的江苏省立第八中学)。

  扬州的生活经历,对他一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他虽然祖籍在浙江绍兴,但却认扬州为故乡,在《我是扬州人》一文中,他宣称:“扬州好也罢,歹也罢,我总算是扬州人的。”

  朱自清先生

  至今,扬州安乐巷29号还有朱自清的故居,大门朝东,里面有里屋三间,客房两间,天井一方,是扬州传统的三合院式民间住宅。朱自清一大家子长期在这里居住,他的弟弟物华、国华,妹妹玉华也是在这里出生。朱自清故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16年,朱自清考取了北京大学预科,他告别了家人,告别了古城扬州,踏上新的人生旅途。散文《背影》回忆的是他在北京求学期间,父亲送他到南京浦口坐火车,照料他上车,并为他买橘子的经历。

  1917年冬天,朱自清的祖母在扬州去世,父亲朱小坡又丢了徐州烟酒公卖局长的工作。听到噩耗后,朱自清赶紧南下,变卖了部分家产,为祖母办了丧事。

  扬州朱自清故居

  一切忙完后,父亲朱小坡来到南京找工作,朱自清也同行,并准备由南京坐火车去北京。

  在南京,朱小坡怕儿子抵御不了北国的风寒,特地给朱自清定制了一件紫毛大衣。走的那天,他又决定亲自送儿子上火车。

  民国早期,沟通南北的最重要的铁路线是津浦线,一头是天津,一头是南京浦口,朱自清去北京,走的正是津浦线。

  当时,长江上没有大桥,也没有火车轮渡。人们必须先坐渡轮过江,才能到浦口站坐车。

  过江到了火车站后,朱小坡为儿子挑了靠近车门的一张椅子,用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爸爸,你走吧。”朱自清对父亲说。朱小坡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父亲送朱自清到浦口火车站

  卖橘子的小贩在月台的栅栏外,走过去很不方便。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朱小坡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看见父亲的背影,眼泪簌簌地地流下来了。

  父亲很快将橘子买了回来,他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朱自清的皮大衣上.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凝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朱自清的眼泪又流了下来,他知道,在父亲心中,自己始终是一个孩子,对于自己,父亲始终时时惦念牵挂。

  几十年来,“背影”故事中寄寓的伟大父爱感动了万千中国人。

  李广田评论说:“《背影》一篇,寥寥数十行,不过千五百言,它之所以能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力量者,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所表达的真情。”

  当年朱小坡费力攀爬的月台、铁道,就位于南京江北的浦口火车站内。

  这座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的火车站,列入南京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矗立在长江北岸,看尽了南京城的百年风雨沧桑。

  如今的浦口火车站,早已经停止使用多年,转而成为影视剧的外景地、老南京人寄托怀旧情怀的故地,以及小清新们拍文艺写真的首选去处。

  说浦口火车站的历史,先要说说津浦铁路。

  看民国题材的电影电视剧,“津浦线”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电影《血战台儿庄》中,日军进攻台儿庄,进而意图夺取徐州,就是为了打通“津浦线”。

  津浦铁路全长1009公里,始建于1908年,1912年全线筑成通车,成为中国南北的要冲,也是民国时期一条重要的南北干线。

  津浦铁路是清政府向列强借款修建的,以山东韩庄运河铁桥为界,由德国、英国两国分别承筑,人们习惯地称为北津浦和南津浦。

  北津浦的建造者是德国,南津浦的建造者是英国。全线设85个火车站,其中最南边的一个,也就是南段起点(兼终点),是南京的浦口火车站,由英国人建造。

  津浦线开通时,外籍人士留影

  长江边的浦口火车站是民国时期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人们,都要在这里中转:从北而来的乘客,由津浦线南下,到浦口火车站下车,然后坐轮渡过长江。

  同样的,北上的乘客,也要先过江到江北,在浦口火车站坐车,前往北京或者天津方向。

  根据资料记载,浦口火车站大楼是1914年10月落成并投入运营的,后来又陆续在江边建成了码头、仓库、货场等十余处,浦口火车站由此形成规模,确定了水陆中转站的地位。

  浦口火车站老照片

  浦口火车站大楼为典型的英式建筑,屋顶陡峭,门窗高窄,楼高20米,面阔80米,进深20米,分上中下三层共计62间,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大楼四周有廊檐,可以遮风挡雨。

  这里依然保留着100多年前的面貌,置身此处,恍然有来到英伦小镇的感觉。

  浦口火车站的站台为纵列式的三座,极具“民国风”,高高的月台、简单雕饰的立柱,微微拱起的顶部,和百年前相比几乎没有变化。

  由于保存着原汁原味,浦口火车站成为国内极少的“民国老站”,曾被评为“中国最美的10座老火车站”之一。这里不用改建,就可以直接拍电影。

  浦口火车站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进行了文物修缮,将来会打造成历史风情特色小镇。

  交汇点记者 于锋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