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花一年时间去高考复读,值得吗?

花一年时间去高考复读,值得吗?
2018年08月17日 19:06 信息时报
原标题:花一年时间去高考复读,值得吗?


高三难熬,高四更难熬。

“每年到这个时候,总会有学生咨询我,究竟要不要选择复读?”明师教育高复校长杨光燕说。

从事教育工作30年,杨光燕校长教过的复读生不计其数。见过通过一年复读取得不错成绩的学生,也见过复读后,还是没达到自己预期的学生。杨光燕校长表示究竟要不要选择复读?还是看学生自身意愿的。在每一个学生入读明师教育复读之前,老师都会了解学生的个人意愿。复读,首先考虑的是学生本人要强烈的意愿。如果学生本人不愿意复读,家长要慎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好不要强求学生去复读。因为如果学生本身没有复读意愿,在复读一年的时间中,会很难坚持下去的。

确定了学生的复读意愿后,明师教育高复团队会帮助学生做一些充分的准备,首先是从心理上帮助学生调整状态,帮助学生自我分析,总结高考的得失,树立信心。

百日誓师大会上杨校发言

杨校长表示,给学生”打打鸡血”是很重要的。因为不少学生选择来复读,都是因为对成绩不满意,不甘心,希望通过一年的努力能获得好结果。复读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是比较重的,心理是比较脆弱的。杨校长就曾听老师说过,某某学生在晚自习后,一个人偷偷躲在厕所哭。作为老师,除了帮助学生成绩提高,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折磨”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工作。明师教育高复目前采用的是导师制,让老师分管不同的学生,主要职责是与学生“点对点”地进行学业、升学和生活辅导,及时给予学生指导与帮助,保持家校密切沟通。

明师教育高复学生学习生活

明师教育高复学生业余生活——考前许愿活动

“导师辅导制度,从目前来看还是是有效果的。”明师教育苏老师说,“我之前有收到过今年毕业高四同学的一封感谢短信,他说高三下学期压力非常大,经常对考试和上课感到恐惧,非常感谢我对他的帮助,从多个方面帮助他找回了自信。“

苏老师表示虽然从事教学工作很多年了,但是当收到学生们的感谢内容,每一次都还是十分感动的。

明师教育高复学生写给未来自己的信

除了帮助学生以更自信的生活态度迎接高考之外,有效提高成绩仍然是最重要的。明年教育2018年高考复读成绩,相比往年有了突破性的提高,所有的学生平均提分95分以上。杨校长介绍,今年成绩优异,主要是从去年开始,我们率先实施了分层走班教学。明师教育高复分层走班,简单来说,就是学生按照自身每个科目的不同水平,分层级分开上课,学生不分成过去固定的某一个班,不在固定教室上课。通过2018高考的考验,事实证明,分层走班可以解决不同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问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补强薄弱学科、稳固强势学科,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明师教育高复学生上课照片

那么分层走班是如何实施的?杨校长举例介绍,像今年有个毕业生甄同学,语文和英语科目成绩较好,但数学及理科综合成绩总是上不去,复读前主要是通过刷题提升成绩,但收效甚微。去年来到明师后,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及评估,结合学生的意愿,我们对甄同学采取了流动式分层次教学。语文和英语课的学习分到了A班,可以帮助甄同学不断强化,稳步提升。数学及理科综合则分到了B班,以巩固基础、逐步提升为主。最终,今年的高考,甄同学提高了100多分,达到了自己的理想预期。想想如果采用普通的班制教学,那语文和英语就主要以基础复习为主,很难有大的提升空间,数学及理科综合若跟不上进度,会让学生学得更吃力。

所以,分层走班的实施,避免了“混合放养”在教学上很难兼顾“两头”的现象。可以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不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同时,因为分层走班的制度性质,在明师高复,没有所谓的这个班的老师、那个班的老师,也没有他是我的学生、你不是我的学生。因为走班,老师对每一位同学都能需要负责到底。

杨光燕校长和他的高复团队

对于选不选择高考复读一年,杨校长表示,如果觉得成绩配不上自己的理想,其实不妨再给自己一次机会!虽说,通向成功的途径有很多种,但如果选择了复读,就是同龄人中最坚强的人,相信未来的人生一定会更加精彩,唯一需要的,就是勤奋的付出。如果不想或者不能吃苦,就不要复读了。没有一个人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因为在人生道路上,不仅仅是高考这一关,以后还有很多挑战。

把我们设为星标
  重磅新闻随时报!

复读学生高复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