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美籍华人周颖夺斯特恩国际小提琴赛大奖:中国声音让我动心

美籍华人周颖夺斯特恩国际小提琴赛大奖:中国声音让我动心
2018年09月02日 10:02 澎湃新闻
原标题:美籍华人周颖夺斯特恩国际小提琴赛大奖:中国声音让我动心
进入本届斯特恩小提琴大赛的6位选手都是女性,联合评委会主席大卫·斯特恩表示,这证明了女性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和重要性。决赛阶段,六位选手分别与由指挥家迈克尔·斯特恩(Michael Stern)执棒的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绎了由中国作曲家陈其钢委约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悲喜同源》。这次的评委也都是世界A级的,这说明上海的小提琴赛事能够吸引顶级教育家、演奏家和顶级公司的经纪人,说明我们国家有能力有平台来做这样大的国际文化项目。
历经近四周的激烈比拼,2018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于9月1日晚圆满闭幕。最终,美籍华人选手周颖(Nancy Zhou)摘得桂冠,获得了最高大奖奖金十万美元,这也堪称全球音乐赛事中最高奖金。来自捷克的奥尔加·什劳布科娃(Olga Sroubkova)以其动人地演绎小提琴协奏曲《悲喜同源》,荣膺“最佳中国作品演绎奖——太平洋之星”,并获得大赛第二名。戴安娜·季申科、陈家怡、丁章媛和唐韵分获三至六名。
颁奖礼上,大赛特设的艾萨克·斯特恩奖——人文精神奖分别授予了来自云南山村的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以及来自伊朗的卡曼贾琴演奏家、作曲家凯汉·卡勒。全场评委和观众都对两组获奖者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2018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圆满闭幕。
美籍华人周颖夺冠,捷克选手获最佳中国作品演绎奖
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的周颖在比赛期间就被广泛看好。作为2017年尹伊桑小提琴大赛二等奖获得者、2012年伊丽莎白女王大赛和2015年西贝柳斯小提琴大赛优胜者,周颖此前以及与国际一流乐团进行了广泛合作,包括斯德哥尔摩皇家爱乐乐团、慕尼黑交响乐团、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比利时国家管弦乐团、圣安东尼奥交响乐团等。
作为独奏家,周颖自2008年起接受安妮·索菲·穆特基金会的赞助。除了私人资助,安妮·索菲·穆特也邀请她合作了一系列世界巡演。
站在当晚的领奖台上,一袭红衣的周颖显得十分东方,但她却更习惯用英语接受采访并表达自己。1993年出生于美国德州的周颖毕业于哈佛大学,在父亲与老师的音乐指导下,她9岁就举行了首演,并曾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跟随米丽娅姆·弗里德学习。
虽然此前已经有过多次获奖经历,但对于这一次获奖,周颖笑说感受很特别:“这里是我的祖国。虽然我从小生长在美国,父母也一度觉得我似乎有点远离了中国和这里的文化,但是事实上并没有,我觉得我依然能在中国的音乐里感受到很多让我心动的东西。”
周颖说,从第一届斯特恩小提琴赛开始,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参加了比赛,且水平都很高,这也促使她这次来参与比赛。而陈其钢作曲的《悲喜同源》,更是让她有动力来参与比赛的重要原因。“我非常喜欢这部作品,里面有很多让我感动的部分,而且能有上海交响乐团伴奏一起完成这部作品,能够在这个舞台上表达我对音乐的理解,我觉得十分开心。”
对于获奖之后的未来打算,周颖说,计划把这笔奖金用于自己未来的音乐投资,继续学习,在音乐上寻找新的突破。
而生于1993年的奥尔加·什劳布科娃同样在领奖时笑颜绽放,早在2013年,她就曾获得了比利时那慕尔的BRAVO国际比赛一等奖。2017年,奥尔加赢得布拉格之春国际小提琴比赛的一等奖,并获得了马蒂奴作品最佳演绎奖和当代作品最佳演绎奖。
奥尔加近些年参与了许多国际大赛并频频获奖,但她表示,上海的斯特恩小提琴大赛在赛制上有非常特别之处,尤其是要演绎原创的中国作品,非常富有挑战。而她在决赛当晚,用“背谱”的方式演绎了整首《悲喜同源》,给所有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奥尔加说,自己非常喜欢这部作品,虽然并不知道作曲家的这首作品源自中国的古曲《阳光三叠》,但她能从中感受到其中的中国文化和元素。
周颖在比赛现场
为参赛选手搭建国际一流平台,助力职业生涯成长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进入小提琴大赛的6位选手清一色都是女性。对此,联合评委会主席大卫·斯特恩表示,评委们并没有刻意用性别标准来评判,但最后6名女性选手胜出,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也证明了女性在当今乐坛的地位和重要性。
连续担任了两届评委的斯特恩见证了比赛的成长和选手的进步,在他看来,今年大赛最大的变化是,“中国选手的水平就开始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阐述作品的水平越来越强,他们已经不光是一味模仿,二十年来越来越有自己的表达。音乐的演奏是一种个性的表现,我很高兴从他们的演奏中听到了他们自己的味道。这在中国新一代小提琴演奏者中越来越明显了。”
对于一个对标国际一流的小提琴赛事而言,能够发现并助推年轻音乐家的成长,是重要的目标。上海交响乐团团长、比赛组委会执行主席周平就表示:“希望参赛和获奖的选手们最终能够立足上海,走向世界。”为此,大赛今年邀请了世界上很多重要的乐团和经纪公司相关负责人,如古典经纪公司Askonas Holt创始人马丁·坎贝尔-怀特等、巴黎爱乐音乐厅的节目总监等。
斯特恩也表示,希望为选手今后的职业生涯提供家人一样的帮助:“我的目标是前三名都能成为上海比赛大家庭的一员,比如去年的冠军木岛真优,我们在美国给她提供了许多演出机会,并和她有密切的合作。”
深圳交响乐团团长聂冰表示,自己到上海看比赛就是希望借此来发现好的乐手。“看一个比赛是否公正,就看获奖选手在国际上是不是有发展,从去年比赛结果看,这个比赛显然非常公正。我觉得斯特恩大赛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拔平台,帮助我们这些职业交响乐团选拔人才。而且这样的国际一流大赛的举办,对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是很重要的。证明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广州交响乐团是此次赛事的合作乐团,团长陈擎对比赛更是深有感触,在他看来,大赛为乐手搭建了一个国际一流的平台,让中国青年艺术家们站上一个全新的高度。尤其是小提琴比赛的评委含金量,足以比肩全世界最顶级的艺术赛事。
“这次评委的邀请也都是世界A级的,放眼世界任何比赛,包括帕格尼尼、柴可夫斯基、伊丽莎白,评委其实就是这批人,或者是同级别的演奏家,所以上海赛事吸引了这么多顶级的教育家演奏家和顶级公司的经纪人来,充分说明了,我们国家有能力有平台有吸引力来做这样大的国际文化项目。”
奥尔加·什劳布科娃比赛现场
传播中国原创作品,推动上海文化品牌建设
无论选手、评委还是观众,无不对本届赛事指定的中国作品,由作曲家陈其钢委约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悲喜同源》印象深刻。决赛阶段,六位选手分别与由指挥家迈克尔·斯特恩(Michael Stern)执棒的上海交响乐团合作,用各自的理解演绎这部作品。
事实上,指定中国作品,让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年轻演奏家们熟悉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之美,是大赛设立之初的一大特点。
陈擎表示,大赛在传播中国作品方面,有着极为独到之处,“上一届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当时做了纽约上海双城的推广。这次用的是《悲喜同源》这个非常新的作品。在准备过程中,其实就是这个中国原创作品的传播过程。我昨天听了四个选手演奏了四遍这首曲子,感觉是四个不一样的作品,特别有意思。尤其是乌克兰选手的演绎,非常有中国韵味。”
对于这部原创作品,大卫·斯特恩也表示了极大的赞赏,他说:“从任何评价标准上来讲,这都是一首一流作品,不仅仅是中国作品更是世界的作品。它对独奏者和乐队来说都富有挑战性,并在独奏和乐队之间构成了一来一往的关系。它层次清晰,但同时又很有挑战性。它讲述了一个很美的故事,感人至深、漂亮、令人伤心欲绝、令人愉悦,同时也充满活力。我每次听到它都很享受,我也相信它在未来几年会成为保留曲目。”
而获得“最佳中国作品演绎奖——太平洋之星”的奥尔加也表示,非常希望今后有机会再能演奏这部作品,只是遗憾的是不一定有上海交响乐团这样伴奏的机会。
“自从1979年以来,中国的变化是超出所有人想象的。40年后的今天,中国作曲家所创作的许多戏剧和交响乐在世界范围内被演奏,和西方之间的这堵文化之墙许多年前就已经被推倒了。我不得不说,在中国上海所发生的许多事情,在世界其他地方都没有出现。上海乃至中国正在极速发展,我觉得非常幸运能够成为发展的见证者。”大卫·斯特恩说。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