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试点全国首个综合配套改革后 浦东经济增长3.58倍

试点全国首个综合配套改革后 浦东经济增长3.58倍
2018年09月21日 13:38 澎湃新闻

  原标题:试点全国首个综合配套改革后,浦东经济总量增长了3.58倍

  [编者按]

  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是如何诞生的,汽车业对外开放从哪里起航,上海浦东开发区有哪些“全国第一”……改革开放40年来,一批又一批具有原创性的改革开放措施闪耀着首创精神的光芒。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6月22日起推出专题报道,展现40年来的改革开放标志性首创案例。

  综改试点实施以来,上海市浦东新区经济总量从2005年到2017年增长了3.58倍,人均GDP近2.7万美元。

  浦东,上海乃至全国的改革“试验田”。

  作为全国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十多年来,为全国改革开放探索了新路、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示范。综改试点实施以来,浦东新区推动了300多项改革任务,经济总量增长3.58倍,财政总收入增长了近7倍。

  时光回到十几年前。

  2004年前后的浦东新区,初步建立了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框架,当时的上海正处于体制转轨、结构提升、社会转型的关头,同时,全国改革也处于向深层次攻坚纵深推进的过程中。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浦东承担改革试点的重任,既是中央和上海的要求,也是浦东自身发展的需要。

  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浦东新区在全国率先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并提出了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等“三个着力”的总体要求。

  十多年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按照“浦东能突破、全市能推广、全国能借鉴”的要求,先后实施了五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了300多项改革任务。

  为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浦东持续简政放权,开展“证照分离”改革。比如,2016年4月起,对第一批116项行政许可事项按照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等方式开展改革试点。2018年,浦东率先推进“一网通办”,目前已实现涉企事项全覆盖;不断优化行政管理体制。

  为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浦东推出的“双告知、双反馈、双跟踪”许可办理机制和“双随机、双评估、双公示”协同监管机制,于2017年10月被商务部等十三个部门明确在全国推广。

  在推进经济和创新体制改革方面,浦东初步建立市场准入管理新体制,率先建立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经过五轮修订完善,负面清单已由190条缩减到45条;加快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创新“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监管制度。

  在中资跨国公司“走出去”的过程中,2005年10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在浦东新区开展了跨国公司外汇资金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外汇九条”),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不断拓展,截至目前已累计开立FT账户7.2万个,通过自由贸易账户获得本外币境外融资总额折合人民币1.25万亿元,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完备。截至2018年上半年,浦东持牌类金融机构已达1018家;不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商事制度改革也同步推进。2016年底,浦东率先开展企业名称登记改革,推进全程电子化;2018年,浦东又推企业登记“1+1+2”办理模式,缩短办结时间。

  在推动社会管理精细化和乡村振兴方面,浦东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构建“家门口”服务体系;优化公共服务配置机制,推进教育整体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同时,浦东的改革坚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开展。2007年和2013年,上海市人大分别通过《关于促进和保障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和《关于促进改革创新的决定》,为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综改试点实施以来,浦东新区经济总量从2005年的2109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9651亿元,增长了3.58倍,人均GDP近2.7万美元;财政总收入从2005年的49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938亿元,增长了近7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5年的48.9%增加到2017年的74.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7年已经超过6万元。

责任编辑:张岩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