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洛阳:三春流水
我说的洛阳还在今天洛阳市的东边,它是河南偃师县境内邙山南麓的一大片农田,改了道的古洛河从它的南端滔滔流过,不了解的人,完全不会意识到那是中国古代辉煌的都城遗址。
算起来,古代中国大城市的遗址里,如今只有在脚下的“汉魏洛阳”你还可以真正漫步怀古。尽管地方上宏大的“历史保护工程”的阴影正在逼近,目前这座荒城还保留着基本的未经“修复”的诗意,也没有多少闲人来打扰。缺点就是“两处茫茫皆不见”,一切要全凭想象。除非你认识当地的考古队员,至少能为你指点出古城依稀的轮廓,或者带你去看若干目前还 处于封闭状态的发掘现场。
尽管地方上宏大的“历史保护工程”的阴影正在逼近,目前这座荒城还保留着基本的未经“修复”的诗意,也没有多少闲人来打扰。缺点就是“两处茫茫皆不见”,一切要全凭想象。除非你认识当地的考古队员,至少能为你指点出古城依稀的轮廓,或者带你去看若干目前还处于封闭状态的发掘现场。
与此同时,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别的几座城市还在遥忆着洛阳的繁盛,比如日本的京都市。关于京都和洛阳的关系众说纷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平安时代的都城确有意模仿中国的两京(长安和洛阳)。由此古代日本或以“洛阳”代指京都,至今京都的地名中仍有洛中、洛西、洛南、洛北之说,而前往京都也叫作“上洛”。日本室町时代(1336—1573)以来,就一直流传着因洛阳而得名的“洛中洛外”图绘。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日本人从未来过中国,更不用说身临其境地感受洛阳的繁盛,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在这样的图绘中,雾里看花,把“洛阳”两字当成一切人间锦绣的最高象征—对中国人而言也是一样的,“生在苏杭,葬在北邙”,洛阳的青山是人生最后的理想归宿。
在现实中的洛阳,一切却都是不大可见的。
在鲜卑人的北魏王朝将都城迁到我说的这个洛阳之前,商、周、东汉、曹魏、西晋皆在洛阳营治宫室,加上后来的隋、唐、五代,以及部分学者有不同意见的夏,(注:考古学界普遍认为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为夏朝都城,因此洛阳作为古都的历史或可追溯至夏) 洛阳号称“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古代史中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但是这些“洛阳”的建筑基址并不是一回事,就好似同一水系的河流流向不同的湖泽。东汉建武元年(25)的光武帝所建的洛阳,是脚下这“汉魏故城” 系统的开端,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对汉魏故城进行了改造与扩建,基于旧汉的北宫建造了整一的宫城, 并加建了巨大的外郭城,其面积甚至远远超过初期的现代洛阳城。至魏宣武帝时,洛阳的光华绚烂至极,也为后来的中国都城规划开创了新的传统。(注:宿白:《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鲜卑遗迹辑录之三》,《文物》,1978年第7期)
这以后呢?如果说,为远方人畅想的洛阳是个无始无终的理想的洛阳,眼前的洛阳却是一具彻底失去了生命的躯体,有点像广岛核爆点那永远停在某一时刻的时钟。祸患起自528 年的“河阴之变”,自此“天下多事”,洛阳历经劫难,直至东魏天平元年(534)迁都邺城,遂将洛阳宫殿拆毁。元象元年(538),东、西魏战于邙山,北魏洛阳城终化为废墟。隋唐放弃了汉魏洛阳城,转而在西面正对伊阙的洛水两岸营建新都—我脚下的洛阳由此化作了一片空无。
有意味的是,城市的时间停止了,“自然”却依然按照城市的形状在生长:野草侵入闾巷,狗粪涂满门庭,如同一件陶范界定了它所铸造的器物的形状;正负颠倒,荆棘和稗草勾勒出
了已经成为空白的城市……只是,这种依托人工范型而成长起来的“自然”,最终将无情地吞没它的“原型”,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实际上不是古代城市,而是它的“阴刻”或者“负像”。
北魏洛阳城和陵墓(图片来源:《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鲜卑遗迹辑录之三》,《文物》(1978年第7期 )
虽然考古方面的发现并不太多,北魏洛阳城据信是最早贯彻“里坊”制度的中国古代都城之一。全城整齐划分了220 个方格状的“里坊”,也就是有大体四方的围墙或樊篱环绕的区块规划:“里”包括长度和幅员,含有行政单位的建制和意义;“坊”,有“土”有“方”,则提示着建造方式和形状;两者意义相关,时常相提并论却又不完全严格对应。已经探明的“市域”南北长10 公里,东西长5.8 公里,这种组织松散的、广义上的“市域”和已经探明的、确凿的“子城”的关系,依然有待探讨
我探访洛阳的行程是从白马寺开始的, 只有在这个旅游地,才有现代意义上的“地址”。由此东行,一切就只剩下笼统的“地名”了,“风景”和“地名”之间,往往存有久远的历史信息—我从其中的一个名叫“翟泉”的村子走过,不止一次。之所以注意到这个村子,是因为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特意提到这个地名。
翟泉水道桥(作者摄于2015 年)
千年万岁阳春曲
本来,一座城市主要和空间有关。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洛阳正是“天下之中”,是完美的“中央帝国”的象征物。
你走过陇海线旁的黄土废墟。偃师县境内的汉魏故城是纵九横六的所谓“九六城”,一围不甚规则的长条状的城垣残段,框定的视野里照说是城北的青山(邙山)。经过千百年来的垦 殖,这个被古人视为生命理想归宿的所在,威势却大不如前,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美好愿景缩水了。你驻足隋唐洛阳的定鼎门大街,直统统的轴线纵然颇合现代心意,实质的焦点,却是跨在洛水上连接南北城的天津桥。名义上此桥仍在,但是 四周高楼林立,市声嘈杂,只好在巨大的城市立交桥下,顶着风尘,凭空怀想当年神都的盛况—刘希夷《公子行》曾言: “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
这种历史城市的景观既由空间构架,也涉及时间的维度,后者更多的是关于不可逆转的变化—的确,任何去往类似文明废墟的人都不能不关心变化,因为眼前几乎什么都没有剩下,甚至痕迹。
好几位帝王,比如5 世纪末的北魏孝文帝元宏,或是大业元年(605)的隋炀帝,都为洛阳规划了与“天下之中”的自矜相埒的远景。这种没有规划图流传的“大都”给我们留下了“四方城”的刻板印象,那,也是水泥路面的当代“定鼎门大街” 的理论基础。确实,尽管在目下只是一个缺乏光芒的工业城市, 洛阳有理由费力地找回它辉煌的过去:夏、商、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号称“十三朝古都”。
与文字的历史同样惊心动魄的,是巨大的废墟,被荒弃,被掩埋。如同爱德华·吉本笔下的罗马帝国,洛阳的衰落同样值 得大书特书。由眼前的穷乏,这座城市不可见的过去反而变得 越发理想化了—眼前风尘中这个蓬头粗服的洛阳,真的曾经 是那个敢为“天下之中”的理想城市吗?传为周人“发明”的“营国制度”(“国”,在此是“国都”的意思)有着点画必求诸规矩的严谨,相当一部分古代城市的研究者专意于发现这里面隐藏的精妙“法式”,也就是它纸面上的完美构图:城市首先 是以宫城的简单模数关系构成的,而宫城又是普通住宅的推展, 这就是所谓“化家为国”;再往微观里看去,就连木构住宅的尺 度本身也是用料“材”“分”的模数关系的体现,它们仿佛圣诞 礼物的盒子一重重大小嵌套着,静止、呆板却井然有序……
永宁寺塔佛像残片(洛阳博物馆藏,作者照片)这是自永宁寺塔基出土的两千多件塑像残片中相对完整的一片, 也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片,展露着“古风的微笑”。残片的眼睑到颌下尺寸为24.5 厘米,按比例整个面部为40~50 厘米,根据同时期坐佛或者立佛头高比大约1 ∶ 4 和1 ∶ 6 推算,完整佛像的高度应该可以达到2~3 米。从现在发掘的木(柱)土(台)混合的塔心柱遗存上,人们依然可以找到若干佛像壁龛的痕迹。
个体对城市的感受不同于规划原则或统摄一切的结构,它是各种运动、差异、冲突和事变—是不同城市体验的“瞬间” 的风景。
在那个时候,登高而“顾瞻帝京”,一定好像登上帝国大厦鸟瞰纽约吧。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指引着旅行者对城市格局另一角度的体验。它是动态的,不是什么难猜的定式,却比定式更加深入人心,验证着上述那种由常见的个体经验逐渐成就一个“地方”的一般程式—“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上” 和“下”微妙的起伏是地理的也是心理的,就如同今天由北美小岛上流传来的城市模型“上城”或“下城”。在洛阳,“上”和“下”还有着更本质的含义。在《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中,巫鸿分析了曹植在北邙山上向南眺望洛阳的一首诗,他写道:“曹植的洛阳是个双重影像—记忆中过去的洛阳和眼前当时的洛阳……”
洛城的“万古千秋”生动地呈现着循环历史的观念:无论哪个王朝在此奠定它的基业,一代霸主们的肉体和命运最终都会归结于洛阳城北的青山之上,彼此并没有什么分别。城中鲜活的生活,山上永久的坟茔。这种生与死的戏剧性并存,或说有限与无限的对峙,是在任何一个其他的类似城市中都找不到的,它站在“荆棘铜驼”的谶语的反面;动荡不安的人的时间本如一团乱麻,在洛阳,它塞进了意义的黑洞里, 又在北邙的宁静中如剥茧抽丝般引出,复为永恒的长线,绵延不尽。
或许,也正是如此永恒的“春天”才成了洛阳的化身—洛阳不仅是空间,是“天下之中”,也是无始无终的时间,是“千年万岁阳春曲”。
“千年万岁”的诗句,是素来以荒淫无道著称的隋炀帝杨广写下的—直到今天,烂漫的春光都是洛阳的底色,宋代欧阳修《洛阳牡丹记》总结说:“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但是杨广所要的怕不仅是一种“风俗”,不畏人说他耽于“逸乐”,他大胆地说出了对于永恒春天的畅想。“花之洛阳”的原材料不仅仅是土石,它代表着农耕文化对城市生活最绚丽美感的想象,是靠女子巧手织成的有生命的世界的表征,不甚具象,无始无终,却又生机勃勃。
它的经线是自然,纬线是人情。在这锦绣中,可以提取出中古社会最令人神往的图案—天造地设的“自然”貌似只有在城市之外寻找:城北的青山,城南的洛汭,城郊的离宫别墅, 在洛宁、宜阳、新安,在伊川、汝水、嵩岳,太多的江山胜迹 可以登临。但是,城中与黎庶生涯交织的寻常风景才是洛阳真 正的主题,是《洛阳伽蓝记》中生长着“万年千岁之树”的“须弥宝殿,兜率净宫”,“树以青槐,亘以绿水”的诵室与禅堂, “花果蔚茂,芳草蔓合,嘉木被庭”的都市丛林,这些个“栝柏松椿,扶疏檐溜;藂竹香草,布护阶墀”,它们成就了“晨食南 馆,夜游后园”的忘情生涯,是“人工”和“自然”的美妙结 合。有关此情的描绘,先有简文帝《洛阳道》中的“洛阳佳丽 所,大道满春光。游童时挟弹,蚕妾始提筐。金鞍照龙马,罗袂拂春桑。玉车争晓入,潘果溢高箱”,后有司马光《看花四绝 句》中的“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阴中十万家。谁道群花如锦 乡,人将锦绣学群花”。
造就中国城市的原料本如尘土之微,容易朽坏的木结构意味着建筑更短促的生命。假如,罗马的永恒还可以靠帕拉蒂尼(Palatine Hills)漫山遍野粗大的石础和柱头来暗示,在今天的洛阳,一个西方的城市学家怕是什么都看不到了。但是,人造世界“锦绣”般的质地及其绵延无尽的譬喻,却多少弥补了这种缺憾。把转瞬即逝的光景中美好的片段缀合起来,组成“天下之美尽在于斯”的空间。在洛城,这些瞬间被渲染成了一种千年万岁的传说。
然而,这样永恒的洛阳之春,就像雄才大略的隋炀帝一样, 时常也沦落在自己设定的迷局中—开始即结束。有多少来者, 终究将深情而恍惚的怀想,归结为城市身后的沉痛与虚无?正是这般美妙的洛阳才催发了人的心志:美谀、玷污、挥霍、破坏……无论是十丈红尘中的贪婪人生,还是天边席卷来的血雨腥风,它们的底色同时都是千年万岁、无边无际的阳春烟景, 使人迷醉,同时又油然而生觊觎之心……
图:宁懋石室后墙图像(作者资料 )
这间属于北魏横野将军甑官主簿宁懋的石室,刻于孝昌三年(527)。1931 年,也就是洛阳近代史上“繁荣昌盛”的文物大盗掘年代,它随宁懋墓志一同出土,重见天日不久,就被运往美国藏于波士顿美术馆至今
据说,汉魏洛阳城西北有金谷园,西晋的名臣石崇居住于此,石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为人所觊觎,因而为石崇引来杀身之祸,而绿珠也慨然为主子坠楼自尽。即使此地在成为一片白地后,这简单而干净的死亡仍引起“千年万岁”的叹息—其实,故事的细节已经被时间淘洗得一干二净,就连金谷园的故地在哪儿也成了谜团,1 但它却仍旧是我们造访此地的一个重要的念想。奇妙的是,中国的城市并不一定需要物质化的情境来回忆前生,记忆的密码藏在文字的传统里,寄寓于代代传承的自然与人情的微妙勾连中。
故事,联想,比兴。
在这种传统里,石崇、绿珠不再是抽象的历史人物,而是这座城市本身。对于走过洛阳废墟的来者,他们的故事具有一种移情式的“带入感”。一个 19 世纪末的巴黎人每日走过广场,抵达街角他常去的咖啡馆,吸引他的是咖啡熟悉的香气。而“落花犹似坠楼人”,洛阳的怀古者只要看到一片飘落的花瓣,眼前的风物便足够有情了,只有也只能是“见微知著”。
洛阳大道(作者拍摄2015年)
在今天的人看来或许有些过于宽阔,洛阳的大路已经成为文学作品中的经典题目。《乐府广题》曰:“谢尚为镇西将军,尝著紫罗襦,据胡床,在市中佛国门楼上弹琵琶,作《大道曲》。市人不知是三公也。”他的《大道曲》吟道:“青阳二三月,柳青桃复红。车马不相识,音落黄埃中。”
今日汉魏故城的大路并不就是昔日的洛阳大道,后者已经深埋在遗址公园的地层下,但是它直观地表达出那个时代的空间感。这些大路也多半和昔日的出入道路有所重叠。
如此风景是“花”和“尘”的并存。阳春好景时的“洛阳花下”呼应着不那么美妙的“衣袂京尘”,它们一起构成了古代城市最显著的景观,同时也是“自然”和“人工”的平局,是中国式人生的一对寓言。在整洁的人造世界里生活的今人不易体会的,是洛阳看花客眼前拂面而至的“紫陌红尘”,它们随着人情的涨落时而隐现,既曾托起了芳华丛中的十里春风,也让古代的城市变得肮脏、困顿,并在城市的末日里将它直接埋没。它们提醒着我们,繁盛的时间也映照着过往的苦恼人生,城市如同构成它们的土和石,在建构、累积的同时也崩塌、亏损, 只有万古不变的自然将欢笑如初,通过这种对比,“自然”最终揭示和凸显了“人事”的有限。
是啊,在“花之洛阳”也有死亡的阴影!
“城春草木深。”苍古的风景既有说不出的美丽,也是一段文明葬礼的肇始。
(本文经授权转自《访古寻城:看见的与看不见的历史》 唐克扬 著 中信出版社 2019年1月)
算起来,古代中国大城市的遗址里,如今只有在脚下的“汉魏洛阳”你还可以真正漫步怀古。尽管地方上宏大的“历史保护工程”的阴影正在逼近,目前这座荒城还保留着基本的未经“修复”的诗意,也没有多少闲人来打扰。缺点就是“两处茫茫皆不见”,一切要全凭想象。除非你认识当地的考古队员,至少能为你指点出古城依稀的轮廓,或者带你去看若干目前还 处于封闭状态的发掘现场。
尽管地方上宏大的“历史保护工程”的阴影正在逼近,目前这座荒城还保留着基本的未经“修复”的诗意,也没有多少闲人来打扰。缺点就是“两处茫茫皆不见”,一切要全凭想象。除非你认识当地的考古队员,至少能为你指点出古城依稀的轮廓,或者带你去看若干目前还处于封闭状态的发掘现场。
与此同时,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别的几座城市还在遥忆着洛阳的繁盛,比如日本的京都市。关于京都和洛阳的关系众说纷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平安时代的都城确有意模仿中国的两京(长安和洛阳)。由此古代日本或以“洛阳”代指京都,至今京都的地名中仍有洛中、洛西、洛南、洛北之说,而前往京都也叫作“上洛”。日本室町时代(1336—1573)以来,就一直流传着因洛阳而得名的“洛中洛外”图绘。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日本人从未来过中国,更不用说身临其境地感受洛阳的繁盛,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在这样的图绘中,雾里看花,把“洛阳”两字当成一切人间锦绣的最高象征—对中国人而言也是一样的,“生在苏杭,葬在北邙”,洛阳的青山是人生最后的理想归宿。
在现实中的洛阳,一切却都是不大可见的。
在鲜卑人的北魏王朝将都城迁到我说的这个洛阳之前,商、周、东汉、曹魏、西晋皆在洛阳营治宫室,加上后来的隋、唐、五代,以及部分学者有不同意见的夏,(注:考古学界普遍认为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为夏朝都城,因此洛阳作为古都的历史或可追溯至夏) 洛阳号称“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古代史中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但是这些“洛阳”的建筑基址并不是一回事,就好似同一水系的河流流向不同的湖泽。东汉建武元年(25)的光武帝所建的洛阳,是脚下这“汉魏故城” 系统的开端,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对汉魏故城进行了改造与扩建,基于旧汉的北宫建造了整一的宫城, 并加建了巨大的外郭城,其面积甚至远远超过初期的现代洛阳城。至魏宣武帝时,洛阳的光华绚烂至极,也为后来的中国都城规划开创了新的传统。(注:宿白:《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鲜卑遗迹辑录之三》,《文物》,1978年第7期)
这以后呢?如果说,为远方人畅想的洛阳是个无始无终的理想的洛阳,眼前的洛阳却是一具彻底失去了生命的躯体,有点像广岛核爆点那永远停在某一时刻的时钟。祸患起自528 年的“河阴之变”,自此“天下多事”,洛阳历经劫难,直至东魏天平元年(534)迁都邺城,遂将洛阳宫殿拆毁。元象元年(538),东、西魏战于邙山,北魏洛阳城终化为废墟。隋唐放弃了汉魏洛阳城,转而在西面正对伊阙的洛水两岸营建新都—我脚下的洛阳由此化作了一片空无。
有意味的是,城市的时间停止了,“自然”却依然按照城市的形状在生长:野草侵入闾巷,狗粪涂满门庭,如同一件陶范界定了它所铸造的器物的形状;正负颠倒,荆棘和稗草勾勒出
了已经成为空白的城市……只是,这种依托人工范型而成长起来的“自然”,最终将无情地吞没它的“原型”,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实际上不是古代城市,而是它的“阴刻”或者“负像”。
北魏洛阳城和陵墓(图片来源:《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鲜卑遗迹辑录之三》,《文物》(1978年第7期 )
虽然考古方面的发现并不太多,北魏洛阳城据信是最早贯彻“里坊”制度的中国古代都城之一。全城整齐划分了220 个方格状的“里坊”,也就是有大体四方的围墙或樊篱环绕的区块规划:“里”包括长度和幅员,含有行政单位的建制和意义;“坊”,有“土”有“方”,则提示着建造方式和形状;两者意义相关,时常相提并论却又不完全严格对应。已经探明的“市域”南北长10 公里,东西长5.8 公里,这种组织松散的、广义上的“市域”和已经探明的、确凿的“子城”的关系,依然有待探讨
我探访洛阳的行程是从白马寺开始的, 只有在这个旅游地,才有现代意义上的“地址”。由此东行,一切就只剩下笼统的“地名”了,“风景”和“地名”之间,往往存有久远的历史信息—我从其中的一个名叫“翟泉”的村子走过,不止一次。之所以注意到这个村子,是因为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特意提到这个地名。
翟泉水道桥(作者摄于2015 年)
千年万岁阳春曲
本来,一座城市主要和空间有关。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洛阳正是“天下之中”,是完美的“中央帝国”的象征物。
你走过陇海线旁的黄土废墟。偃师县境内的汉魏故城是纵九横六的所谓“九六城”,一围不甚规则的长条状的城垣残段,框定的视野里照说是城北的青山(邙山)。经过千百年来的垦 殖,这个被古人视为生命理想归宿的所在,威势却大不如前,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美好愿景缩水了。你驻足隋唐洛阳的定鼎门大街,直统统的轴线纵然颇合现代心意,实质的焦点,却是跨在洛水上连接南北城的天津桥。名义上此桥仍在,但是 四周高楼林立,市声嘈杂,只好在巨大的城市立交桥下,顶着风尘,凭空怀想当年神都的盛况—刘希夷《公子行》曾言: “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
这种历史城市的景观既由空间构架,也涉及时间的维度,后者更多的是关于不可逆转的变化—的确,任何去往类似文明废墟的人都不能不关心变化,因为眼前几乎什么都没有剩下,甚至痕迹。
好几位帝王,比如5 世纪末的北魏孝文帝元宏,或是大业元年(605)的隋炀帝,都为洛阳规划了与“天下之中”的自矜相埒的远景。这种没有规划图流传的“大都”给我们留下了“四方城”的刻板印象,那,也是水泥路面的当代“定鼎门大街” 的理论基础。确实,尽管在目下只是一个缺乏光芒的工业城市, 洛阳有理由费力地找回它辉煌的过去:夏、商、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号称“十三朝古都”。
与文字的历史同样惊心动魄的,是巨大的废墟,被荒弃,被掩埋。如同爱德华·吉本笔下的罗马帝国,洛阳的衰落同样值 得大书特书。由眼前的穷乏,这座城市不可见的过去反而变得 越发理想化了—眼前风尘中这个蓬头粗服的洛阳,真的曾经 是那个敢为“天下之中”的理想城市吗?传为周人“发明”的“营国制度”(“国”,在此是“国都”的意思)有着点画必求诸规矩的严谨,相当一部分古代城市的研究者专意于发现这里面隐藏的精妙“法式”,也就是它纸面上的完美构图:城市首先 是以宫城的简单模数关系构成的,而宫城又是普通住宅的推展, 这就是所谓“化家为国”;再往微观里看去,就连木构住宅的尺 度本身也是用料“材”“分”的模数关系的体现,它们仿佛圣诞 礼物的盒子一重重大小嵌套着,静止、呆板却井然有序……
永宁寺塔佛像残片(洛阳博物馆藏,作者照片)这是自永宁寺塔基出土的两千多件塑像残片中相对完整的一片, 也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片,展露着“古风的微笑”。残片的眼睑到颌下尺寸为24.5 厘米,按比例整个面部为40~50 厘米,根据同时期坐佛或者立佛头高比大约1 ∶ 4 和1 ∶ 6 推算,完整佛像的高度应该可以达到2~3 米。从现在发掘的木(柱)土(台)混合的塔心柱遗存上,人们依然可以找到若干佛像壁龛的痕迹。
个体对城市的感受不同于规划原则或统摄一切的结构,它是各种运动、差异、冲突和事变—是不同城市体验的“瞬间” 的风景。
在那个时候,登高而“顾瞻帝京”,一定好像登上帝国大厦鸟瞰纽约吧。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指引着旅行者对城市格局另一角度的体验。它是动态的,不是什么难猜的定式,却比定式更加深入人心,验证着上述那种由常见的个体经验逐渐成就一个“地方”的一般程式—“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上” 和“下”微妙的起伏是地理的也是心理的,就如同今天由北美小岛上流传来的城市模型“上城”或“下城”。在洛阳,“上”和“下”还有着更本质的含义。在《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中,巫鸿分析了曹植在北邙山上向南眺望洛阳的一首诗,他写道:“曹植的洛阳是个双重影像—记忆中过去的洛阳和眼前当时的洛阳……”
洛城的“万古千秋”生动地呈现着循环历史的观念:无论哪个王朝在此奠定它的基业,一代霸主们的肉体和命运最终都会归结于洛阳城北的青山之上,彼此并没有什么分别。城中鲜活的生活,山上永久的坟茔。这种生与死的戏剧性并存,或说有限与无限的对峙,是在任何一个其他的类似城市中都找不到的,它站在“荆棘铜驼”的谶语的反面;动荡不安的人的时间本如一团乱麻,在洛阳,它塞进了意义的黑洞里, 又在北邙的宁静中如剥茧抽丝般引出,复为永恒的长线,绵延不尽。
或许,也正是如此永恒的“春天”才成了洛阳的化身—洛阳不仅是空间,是“天下之中”,也是无始无终的时间,是“千年万岁阳春曲”。
“千年万岁”的诗句,是素来以荒淫无道著称的隋炀帝杨广写下的—直到今天,烂漫的春光都是洛阳的底色,宋代欧阳修《洛阳牡丹记》总结说:“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但是杨广所要的怕不仅是一种“风俗”,不畏人说他耽于“逸乐”,他大胆地说出了对于永恒春天的畅想。“花之洛阳”的原材料不仅仅是土石,它代表着农耕文化对城市生活最绚丽美感的想象,是靠女子巧手织成的有生命的世界的表征,不甚具象,无始无终,却又生机勃勃。
它的经线是自然,纬线是人情。在这锦绣中,可以提取出中古社会最令人神往的图案—天造地设的“自然”貌似只有在城市之外寻找:城北的青山,城南的洛汭,城郊的离宫别墅, 在洛宁、宜阳、新安,在伊川、汝水、嵩岳,太多的江山胜迹 可以登临。但是,城中与黎庶生涯交织的寻常风景才是洛阳真 正的主题,是《洛阳伽蓝记》中生长着“万年千岁之树”的“须弥宝殿,兜率净宫”,“树以青槐,亘以绿水”的诵室与禅堂, “花果蔚茂,芳草蔓合,嘉木被庭”的都市丛林,这些个“栝柏松椿,扶疏檐溜;藂竹香草,布护阶墀”,它们成就了“晨食南 馆,夜游后园”的忘情生涯,是“人工”和“自然”的美妙结 合。有关此情的描绘,先有简文帝《洛阳道》中的“洛阳佳丽 所,大道满春光。游童时挟弹,蚕妾始提筐。金鞍照龙马,罗袂拂春桑。玉车争晓入,潘果溢高箱”,后有司马光《看花四绝 句》中的“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阴中十万家。谁道群花如锦 乡,人将锦绣学群花”。
造就中国城市的原料本如尘土之微,容易朽坏的木结构意味着建筑更短促的生命。假如,罗马的永恒还可以靠帕拉蒂尼(Palatine Hills)漫山遍野粗大的石础和柱头来暗示,在今天的洛阳,一个西方的城市学家怕是什么都看不到了。但是,人造世界“锦绣”般的质地及其绵延无尽的譬喻,却多少弥补了这种缺憾。把转瞬即逝的光景中美好的片段缀合起来,组成“天下之美尽在于斯”的空间。在洛城,这些瞬间被渲染成了一种千年万岁的传说。
然而,这样永恒的洛阳之春,就像雄才大略的隋炀帝一样, 时常也沦落在自己设定的迷局中—开始即结束。有多少来者, 终究将深情而恍惚的怀想,归结为城市身后的沉痛与虚无?正是这般美妙的洛阳才催发了人的心志:美谀、玷污、挥霍、破坏……无论是十丈红尘中的贪婪人生,还是天边席卷来的血雨腥风,它们的底色同时都是千年万岁、无边无际的阳春烟景, 使人迷醉,同时又油然而生觊觎之心……
图:宁懋石室后墙图像(作者资料 )
这间属于北魏横野将军甑官主簿宁懋的石室,刻于孝昌三年(527)。1931 年,也就是洛阳近代史上“繁荣昌盛”的文物大盗掘年代,它随宁懋墓志一同出土,重见天日不久,就被运往美国藏于波士顿美术馆至今
据说,汉魏洛阳城西北有金谷园,西晋的名臣石崇居住于此,石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为人所觊觎,因而为石崇引来杀身之祸,而绿珠也慨然为主子坠楼自尽。即使此地在成为一片白地后,这简单而干净的死亡仍引起“千年万岁”的叹息—其实,故事的细节已经被时间淘洗得一干二净,就连金谷园的故地在哪儿也成了谜团,1 但它却仍旧是我们造访此地的一个重要的念想。奇妙的是,中国的城市并不一定需要物质化的情境来回忆前生,记忆的密码藏在文字的传统里,寄寓于代代传承的自然与人情的微妙勾连中。
故事,联想,比兴。
在这种传统里,石崇、绿珠不再是抽象的历史人物,而是这座城市本身。对于走过洛阳废墟的来者,他们的故事具有一种移情式的“带入感”。一个 19 世纪末的巴黎人每日走过广场,抵达街角他常去的咖啡馆,吸引他的是咖啡熟悉的香气。而“落花犹似坠楼人”,洛阳的怀古者只要看到一片飘落的花瓣,眼前的风物便足够有情了,只有也只能是“见微知著”。
洛阳大道(作者拍摄2015年)
在今天的人看来或许有些过于宽阔,洛阳的大路已经成为文学作品中的经典题目。《乐府广题》曰:“谢尚为镇西将军,尝著紫罗襦,据胡床,在市中佛国门楼上弹琵琶,作《大道曲》。市人不知是三公也。”他的《大道曲》吟道:“青阳二三月,柳青桃复红。车马不相识,音落黄埃中。”
今日汉魏故城的大路并不就是昔日的洛阳大道,后者已经深埋在遗址公园的地层下,但是它直观地表达出那个时代的空间感。这些大路也多半和昔日的出入道路有所重叠。
如此风景是“花”和“尘”的并存。阳春好景时的“洛阳花下”呼应着不那么美妙的“衣袂京尘”,它们一起构成了古代城市最显著的景观,同时也是“自然”和“人工”的平局,是中国式人生的一对寓言。在整洁的人造世界里生活的今人不易体会的,是洛阳看花客眼前拂面而至的“紫陌红尘”,它们随着人情的涨落时而隐现,既曾托起了芳华丛中的十里春风,也让古代的城市变得肮脏、困顿,并在城市的末日里将它直接埋没。它们提醒着我们,繁盛的时间也映照着过往的苦恼人生,城市如同构成它们的土和石,在建构、累积的同时也崩塌、亏损, 只有万古不变的自然将欢笑如初,通过这种对比,“自然”最终揭示和凸显了“人事”的有限。
是啊,在“花之洛阳”也有死亡的阴影!
“城春草木深。”苍古的风景既有说不出的美丽,也是一段文明葬礼的肇始。
(本文经授权转自《访古寻城:看见的与看不见的历史》 唐克扬 著 中信出版社 2019年1月)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冲突前线寸土不让的中国外交官离任 对...
- 【 军事 】 出鞘:抢占T字头战术在历次海战中的应...
- 【 财经 】 殡葬业暴利:有公司殡葬业务毛利率88...
- 【 体育 】 NBA-字母哥领跑MVP榜 曝汤神今夏不会...
- 【 娱乐 】 王菲谢霆锋合体外出 大方和路人打招呼
- 【 科技 】 独家|首汽约车将自营改承包 最高抽佣...
- 【 教育 】 德名校为盗研究成果 近乎软禁中国学者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