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且看古代四大“暖器”

且看古代四大“暖器”
2020年11月15日 02:48 西安晚报

  原标题:且看古代四大“暖器”

  火盆暖室

  特点:供热面积大

  冬日围炉,是过去最常见的御寒方式,燃炭取暖的火盆,从宫廷到民间都被大量使用。火盆造型厚重,纹饰丰富奇异,有些外表还鎏金错银,或施以珐琅彩,实用功能之外,看起来也很舒展大气,具有艺术品的属性。这些品质、成色极佳,图案精美的火盆,不仅具有收藏价值,也为今人了解和研究古代日常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烤火是应付漫长冬季的有效御寒手段,火盆置于室内,可供人围坐取暖,还能快速提升室温,方便人们的生活起居。旧时的大户人家,重要的起居场所,如卧室、客厅、书房,冬日都会常备有一盆火,所以家里的火盆还不止一个。清代的宫廷档案,也记录有不同等级的妃嫔,每年可获用来烧火盆取暖的木炭配额。被置于宫殿各处以及厅堂内室里的火盆,昼夜不熄,是华夏文明延续了千年的温暖标志。

  火盆的造型多为扁圆形,沿口较宽。这种造型设计的好处是重心低,置放平稳,即使不慎被人踢到或绊到,也不易倾覆。盆底则有平底、凹底、三足底多种样式。部分火盆的两侧,设有提手或提环,方便端放移动。有些火盆还另配有木座,火盆嵌入其中,可供多人围坐烘烤,受热面积大。而且晚上入睡前,把燃烧未尽的炭火,埋到灰里压实,次日早上翻开,又能继续获得火种。越过悠久岁月,火盆为人与冬日生活构建起了亲密的联盟。

  火盆的材质有铜、铁、珐琅、陶土、瓷多种。殷实人家的火盆,多为铜铸。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每年冬天到来之前,要“梅洗见新”。取酸梅的汁液,把宫里的铜火盆上的氧化物洗掉,即利用梅子的弱酸性清除锈迹,使其焕然一新,但又不伤及盆沿和盆体上的纹饰。而火盆上面的吉祥图纹,又使得这种器物有着民俗文化道具的用途。如旧式的婚礼,或搬家进新宅,人们都会在门口置放一个燃烧炭火的火盆,让新人及家具从火盆上越过,取“热火兴旺”的吉意。火盆除了能够带来温暖与欣慰,也构成了民俗文化的悠远母题。

  (陶琦)

  手炉 暖身

  特点:小巧易携带

  冬天手脚最易冰冷,而出门访友乘车坐轿又不能烤火取暖,于是,古人又设计出一种便携取暖利器——手炉。

  手炉小巧玲珑,盈盈可握,可置放于袖中或怀中随身携带,所以又有“袖炉”和“捧炉”的雅称。由于其工艺精妙雅致,有花篮形、南瓜形、梅花形、海棠形、龟背形等形状,雕琢得犹如古典园林中的花墙镂窗一般雅致,更錾刻有山水人物与花鸟奇珍的图画,因此既可暖手又可作为案头清玩。

  “纵使诗家寒到骨,阳春腕底已生姿。”手炉暖身,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掌中宝,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诗赞过手炉:“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炉眠。”《红楼梦》中的大观园里,贾宝玉也是手炉的钟爱者,每到冬天上学堂就带着一个随身的手炉,平添了几许清雅。

  手炉的制作工艺,在明清时期达到了最高峰。晚明的嘉兴名匠张鸣岐,就是一代制炉顶级名家,他的作品人称“张炉”,花纹精细、铜质匀净,堪称工艺品中的瑰宝。尤其不可思议的是纵然炉中炭火烧得再旺,却毫不烫手,其热量恰到好处,让使用者备感舒适,可见其登峰造极。以至于当时的大画家项墨林大加赞叹,专请张鸣岐为他制炉,于是 “张炉”的声誉响彻了大江南北。

  到了清代,手炉传入皇宫后一跃成为御用品而身价百倍,其制作工艺更加多姿多彩,材质多了漆器、珐琅等品种,工艺上还采用了掐丝珐琅。民国时期的手炉,其制作趋于简单,形状和纹饰开始单一化。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式取暖工具不断涌现,手炉就渐渐地退出了大众的生活舞台。

  如今收藏手炉,多是享受赏玩之乐。玩赏的方式可以有许多种,一是拿在手中盘玩,日久之后手炉会变得更加古朴光润。二是与香炉、熏炉等一起来陈列观赏。三是可用来插花,以增添玩炉的情趣。                              (陈卫卫)

  温酒器 暖心

  特点:融融仪式感

  冬日里,很多人都喜欢喝点小酒暖和身子。古人亦是如此,只是人家喝酒必温,还能引发诗情:“温酒浇枯肠,戢戢生小诗”。

  温酒器其物虽小,可历史却不短,远在商周时就有了。汉代盛行用三足或四足青铜炉来温酒。比如陕西出土的四神温酒炉,这款西汉晚期的温酒炉,由耳杯和炭炉组成,炉身上部为椭圆形,四壁雕镂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神像,下部呈长方形、曲柄,炉底有火箅子。喝时,只需把燃烧的炭火放在炉内,杯中添酒,即可给酒加温。唐诗人白居易那句有名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估计就是对一场酒事最好的写照了。唐代国力昌盛,粮食富足,饮酒也是上至宫廷下到百姓间的风尚。这个时期,除了陶瓷酒具外,还出现了金银材质的温酒器具,造型华丽端庄,一如其盛世风范。宋代制瓷器业发达,各大窑址都生产了大批精美的瓷制温酒器。这其中,注子当是最普遍的温酒器,又以景德镇窑烧制的影青釉注子温碗为最。安徽省博物馆藏有一套影青温碗注子,全器由温碗、注子和盖三部分组成,温碗为高圈足深腹莲花形,自下向上合成深腹大碗;注子直颈小口,溜肩,鼓腹,圈足,前置上扬的细流,后置高卷的曲柄;盖外套于注子口上,盖中部折肩内收,盖顶饰宝珠顶。整器通体施影青釉,色明澈温润淡雅,花纹图案协调完美。

  元代本是马背上得天下的王朝,游牧民族的文化因子,估计是耐不住性子温酒的。当然,温酒器具也还是有的,但以贵金属为主,估计与上层社会显示富贵、渲染升平有关系。明清时期,温酒器空前发展,形制繁多,有温碗、温酒壶、温酒炉、温酒罐、温酒盅,材质上更呈现出多样性,除瓷器外,还有金银、景泰蓝、角、竹等。清康雍乾三世,由于祖孙三代皇帝佬儿都对瓷器表现出共同的喜好,制瓷业更是繁荣发展。比如瓷制的温酒器中,除青花、斗彩、冬青外,还新创了“粉彩”“珐琅彩”“软彩”、“硬彩”和“古铜彩”等,真可谓五光十色,美不胜收。                                        (陈佳)

  火锅(碗) 暖胃

  特点:尽可煮万物

  冬天邀上三五好友,围炉而坐,一大锅鲜汤在炉上,随着炉火香飘四溢,肉菜齐下,直呼过瘾,将寒冷抛在脑后……这便是火锅的妙处。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我国独创的美食,说起我国的火锅文化,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现代的考古成果看来,火锅起源于是一种古老的炊具。早在五千年前,在江浙地带就有随着陶釜配套使用的可以移动的小土灶,可以算作是火锅的雏形。西周时期的温鼎是一种可以在托盘中加木炭保温的饪食器。在东汉时,人们用的“斗”,其实就是指火锅。三国时,有一种叫“铜鼎”的制具,也可看作火锅的前身。而在宋代,当时的都城汴梁,酒馆里已经有火锅供应了。火锅更是元世祖忽必烈日常喜欢吃的美食之一。到了清朝,火锅已经端上了宫廷的餐桌,成为隆冬时节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

  在发展进程中,火锅的造型基本大同小异,下可盛炭火保持汤锅沸腾,上可尽煮各种食材,更注重器皿的实用性。到了清代已是集大成,尤以宫廷制造为最,无论铸造材质之考究、做工之精细、造型之完美均属上乘。从旧藏实物来看,其质地有金、银、铜、锡、铁等多种,造型配件上,除了锅、盖、烟囱等组成部分外,还加上了底座托盘等复杂套件。纹饰方面多见各式镂空、动植物纹样和“福禄寿”“龙凤呈祥”之类的吉语。更因为清代宫廷对火锅的需求,使得工匠们无所不用其极,也客观上推动了火锅制作的创新。比如清宫用来温热食品的御膳器皿——火碗,就是一种更精致的火锅,普遍造型小巧,类似于现今的小火锅,这种器皿大都由三部分组成,火碗、三角支架和小银酒精碗,每部分可以分开。碗盖及碗身錾刻有寿字,三角支架设计为如意形,无不充分体现出清宫器物纹饰上吉祥美好的寓意。

  (综合)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热门推荐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