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夜思 | 找对象、交朋友,现在都靠这四个字母?

夜思 | 找对象、交朋友,现在都靠这四个字母?
2021年11月16日 22:00 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夜思 | 找对象、交朋友,现在都靠这四个字母?

  小年说:

  距离2022年不到2个月,每年这时候,网络上都会刮起一阵“测试风”:“我能脱单吗?”“测测你的明年关键词”......

  测试本身无可厚非,但一味教条式地遵循测试结果、放弃探索更多可能性,值得我们警惕与反思。

  推荐给你,静夜思。

  找对象、交朋友,现在都靠这四个字母?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 ID:pku-press

  作者:小北 | 编辑:婳妩,妍书

  “我是INTJ,愿意跟我交朋友吗?”

  大家看懂这句新型社交打招呼方式了吗?INTJ是MBTI性格测试中的一种性格类型,是在荣格的人格分类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测试,据说是“认识自己性格”的、具有一定准确度的参考。

  眼看着2021年只剩下不到2个月,记得每年这时候,打开社交媒体,会发现简直成为了类似“我能脱单吗?”、“测测你的明年关键词”等心理和性格测试的天下。

  我记得上一个这么“上头”的阶段是在“520”期间,由于没抵住诱惑,我一下子连做了九个测试……在获得8个“天选寡王”的称呼后,决定看破红尘好好读书。

  实际上这些测试只是近年来浩如烟海的测试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不论是经典的mbti人格测试,还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种网站的爱情、性格、职业、政治立场、犯罪智商、潜意识测试……

  我们似乎总是对测试乐此不疲。

  很多人甚至会以这些测试结果为自我标签,寻求特定的群体伙伴。有时候在一些社交软件上,我觉得这年头似乎不懂点mbti都不会交友了!

  豆瓣上的交友感想

  那么这些测试究竟给我们灌了什么迷魂汤,我们为什么会如此上头?今天带你切换视角,探索这一系列火爆测试背后的运作机制,以及俘获我们的深层秘密。

  01 

  寻找真实的自我

  苏格拉底有一句相传甚广的话:“认识你自己。”我本就是我,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认识自己呢?

  因为生活在当下,我们常常忘却真实的自我。这是个体在社会化进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结果。

  马克思有一句很经典的话: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生而为人便是社会性和文化性的。我们无时无刻不身处在与他人的互动之中,和他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而不断地在交往中成长。

  我们习得知识,学会使用共同体的符号交流,逐渐拥有自我意识,提升思考的能力以培养心智,在持续地互动中成为人。

  按照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的理论,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演员”,不论出色还是生涩。我们始终处在一个社会搭建的大舞台之上,扮演社会交给我们的不同角色,在不同的场景发挥不同的功能。

  韦伯也说过:

  “人是悬挂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我们不断赋予行动和周围世界以意义,我们就生活在意义之中。

  因而韦伯认为如果想要理解人类的行为,就必须明白人们如何定义和看待他们的世界,明白人们赋予其的意义价值何在。

  人们的意义之网交织,各司其职,促成了功能正常运转的社会。

  但演戏总会有演砸的那一天。

  我们一旦扮演角色出现纰漏,舞台就会产生一些裂缝,社会形塑的力量此时会现身,通过矫正个人行为或调节演员角色使这场剧目回归正常。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逐渐习惯了各种既定的角色和相应的面具,足够游刃有余地切换各种身份,游走在各种场景谈笑风生。

  但习惯的力量往往对应着遗忘。我们几乎完全掩埋了内心真实的自我,应然被彻底改造为实然,抬头是月亮,我们却只低头看见了地上的六便士。

  我们也缺乏相应的时间思考和独处,缺乏足够的勇气和知识面对自我幽暗的那一面。

  同时信息时代的大数据威胁着个人隐私,我们的一句话可能比过去有了更强的威力和更广泛的传播力,这呼唤着更谨慎和小心的行为。

  在此现代性危机之下陌生人的疏离的礼貌成为常态,社交距离象征了安全感的同时也成为了阻碍,心灵的封闭越来越强,我们也不敢再将真实的自我暴露于人。

  “不忘本心”这简单的四个字已经成为了时代的奢侈品,妥协与后退一步是这世界上最常见不过的事情。

  但这类测试某种程度上让我们重新面对和认识真实的自我。

  测试设计者通常会在心理学背景支撑下,尤其遵循弗洛伊德潜意识的原理,设计题目序列,囊括多重情景,也会提供非二元的程度性选择。

  极大的模糊性与暧昧性给了每一个测试者微妙心理的变动空间。

  它们也通常是网络匿名的私人测试。我们可以暂时放下社会期待,能够短暂的直面真实而复杂的自我,直视真实的想法,直视内心的矛盾与纠缠,直视痛苦而分裂的自我。

  我们可以不逃避。

  而认识自己的复杂内心,也是尊重和理解他人复杂性的一味药。

  人天生是具备复杂性的动物。但在社会角色功能的单一化和网络的片面化匿名化趋势之下,我们常常倾向于扁平化和简化他人。

  我们只是随意贴上几个标签,投射自我期待式的完美滤镜,却遗忘了人本来就是复杂的,以致滤镜破碎时觉得旧有的幻想全部崩塌。

  但反差感不就是世界上最美妙而有魅力的事情吗?抱持开放性的心态,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如同潘多拉的魔盒,你会不断发掘他/她新的侧面。

  记得前段时间温习古装剧《金枝欲孽》,它可以说是古装剧塑造人物的巅峰。其中的四位女性都对自己具有清醒认知,知道自己要什么。

  她们的每一步行动不是“坏”和“好”二字可以简单概括。剧中人物的关系也是动态的而富有张力的,充分叙述每一位女性竭尽所能的抗争与失败。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体味到人情感之复杂与冲突。

  而这些测试在一定意义上便会让我们重新直面人的复杂性。

  这是一个辅助个体“认识你自己”的工具,为测试者指引了一个粗略的方向。

  而进一步的深入认识便需要个体从经历、从阅读、从反思中寻找。

  因为测试只是可能帮助个体将生活中零散的现象和碎片化的感受上升即抽象为一种特性的理论倾向,但我们终究要回到现实而不是生存在理念的世界。

  02 

  我是INTJ,愿意跟我交朋友吗?

  人是始终寻求归属感和认同感的。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过着一种有组织的生活,不断地被赋予不同的身份。在这些身份中,我们感到了存在的必需,我们被卷入了更广泛的社会生活,由此我们获得了一种强烈的认同感。

  某种意义上说,测试后的分类就是一个小群体认同的过程。

  在这些测试中,我们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了一些选择,随后被测试机制分类,得到了答案,在网络上的评论区奔向了各自的群体。

  我们在这些答案中获得共鸣,产生“这就是我”、“好准”的感觉。测试机制似乎描摹出了我们不愿表露于人的内心想法,彰显了自我的独特性。

  人的天性是自恋的。我们总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倾向于透过滤镜观察自己,测试结果伴随那层滤镜仿佛带着圣光,放大了这一层差异。

  个体便在这频繁的社会互动中不断寻求差异,以证明自我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我也因好奇去测了测著名的mbti人格测试,看到最后的intp-t的结果,即逻辑学家的方向,心道:“不愧是我”。之后便对同为intp的人带有一种莫名的认同感。

  因为认同的前提恰恰是这些差异的存在。

  我们不断寻求自我的差异,但又在出现与众不同的差别时寻求一些认同感。

  同一个标签会迅速拉近你和我的距离,我们分享着某种共同的特质,会有一些微妙的连接感,甚至会产生莫名的好感。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部分粉丝们热衷于分析偶像的mbti人格。因为期待着连接,期待着认同。

  我们享受孤独,又渴望共鸣,期待在这个星球上能找到另一批读懂你理解你的人。

  网络的存在让我们与他人的接触获得了安全感的距离,我们能够在界限之外倾诉部分真实的自我。

  我们身处在一个网络意义上的想象的共同体中,获取“同类人”的理解和认同,隔着网线的陪伴让我们温暖而有慰藉。

  我们终是希望有人能通过自己层层叠叠的壳透视那个底下强大、敏感而脆弱的灵魂。

  03 

  没有什么可以定义你自己

  心理、性格测试的分类实际反映着我们追求确定性、寻求认识规律的努力。

  人是害怕未知和不确定性的。但我们已经被抛入了这个世界,猝不及防地进入社会,面对混沌,分类最开始产生的意义就在于认知与管理。

  它通过减少具备流动性的、不确定性的个人,以巩固秩序,稳定社会,赋予世界以结构。

  而这类测试的存在帮助我们寻找“同类”,推测人际交往的针对性法则,也就是“对症下药”,从而更有效地社交。

  分类或许可以清晰地贴标签,但它的边界注定是不清晰的,也有无法囊括之处。

  这些看似一目了然的分类很多是人类建构出来的,因而随着分类像素的细化,会有更多人站在分界线之上。

  分类努力是无限精进没有尽头的,我们无法战胜分类的暧昧性。

  测试永远只是参考。这些测试运行的本身便先在预设着一些类别的存在,因而它们并不会产生特立独行的个体,而只是通过一些大而抽象的特征简单粗暴地将每一个鲜活的个人归类到一系列概念之下。

  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意识到每个个体都是具备多样性的,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宝贝。

  所以,不要被这些测试的标签淹没,更不要把自己牢牢地和测试结果绑定而不去探索自我边界的可能性。

  譬如mbti的测试中就有一部分网友说他们每次测的结果总会不一样,甚至昨天和今天测的结果也不同。

  豆瓣上对mbti的相关讨论

  因此不要用分类测试定义或框定自我,画地为牢。

  它只不过是一个相对而言有效的参考工具,某种程度上会呼应我们内心的声音,给出一定的指引。

  但人确是动态的、流动的、成长的、现实的,会在不同的生命阶段有不确定的身份和角色,遇到不确定的境遇和选择。

  而分类测试本就不是预言家。它不可能概括每个人所有的特质。

  还是那句话,人是最复杂的动物,没有什么客观机制可以穷尽人的复杂性,也正因此我们拥有多姿多彩的人生,拥有充满无限潜在的未来领域。

  测试本身无可厚非,但一味教条式地遵循测试结果甚至完全应用于生活才是值得反思和警惕的。

  正如每一个测试视频上的那句提醒:“娱乐视频,请勿当真。”让我们快乐测试,理性生活,姑妄听之,姑妄言之。

心理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