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忘掉”孟庆旸,只此“青绿”丨对话
“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
在2022年央视壬寅虎年春晚上,以北宋天才画家希孟(注:王希孟是清代以后出现的称呼)的绢本设色画《千里江山图》为灵感,创作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青绿女裙”,仅用了短短六分钟,便以其古韵雅致的中式美学钟灵毓秀、超凡脱俗的艺术表达,打动了亿万电视机前观众的心。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登上央视虎年春晚舞台。
以领舞孟庆旸为首的十七名中国东方歌舞团舞蹈演员,发髻高耸、身披青绿长裙,纤柔而高雅,将东方女性的古朴之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次虎年春晚所选用的片段“青绿女裙”,源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推出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该剧自2021年8月首演以来,已在全国18个城市巡演51场,并计划于2022年3月开启全国第二轮120场巡演。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由曾创作出《沙湾往事》《杜甫》《花木兰》《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多部经典舞剧,被誉为舞坛“双子星”的周莉亚、韩真共同担任编导。据介绍,两位编导在此次春晚的选段中,特别设计了“静待”“望月”“落云”“垂思”“独步”“险峰”“卧石”等一系列唯美的造型动作。当身着一身渐变青绿衣的舞者起舞之时,也让《千里江山图》画中重峦叠嶂的景致,灵动起来。
作为领舞,中国东方歌舞团首席舞者、青年舞蹈演员孟庆旸,曾于2015年、2021年先后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在这段“青绿”的演绎中,其以沉稳的古典气质与出众的舞蹈功底“圈粉”无数。新京报记者在央视春晚播出后独家对话孟庆旸,揭秘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创作背后的故事。
遇见“青绿”
——在这个年纪,仿佛一切刚刚好
新京报:一年前初次遇到《只此青绿》,它与你之前创作过的舞蹈作品有何不同?
孟庆旸:它以北宋《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背景,接到这部作品后,大家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了解整个剧的内容,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挺难的。我饰演的“青绿”属于大写意的角色,跟我以往塑造的写实角色区别还是很大的。
新京报:经过这一年的创排与演出,你个人在这部作品里的变化体现在哪些层面?
孟庆旸:无论从心境、感知、学识,都得到了一些升华。在自己即将年满30岁的时候,遇见“青绿”,让我觉得之前的一切努力,似乎都是在为她而铺垫。在这个年纪遇见“青绿”,也仿佛一切都刚刚好。让我突然就懂得了《只此青绿》这部作品所承载的对于厚重历史文化的呈现和表达。
新京报:当一幅静态的画作与舞动相遇时,舞者如何在这种动静之间找到表演情绪上的连接与表达?
孟庆旸:《只此青绿》这部剧的开篇,很多地方都是静的。在这部剧中既有现代的展卷,也有与北宋的希孟进行时空穿越的设定。剧中“青绿”移动,影响着整个时空的变化,所以“青绿”在整部剧中是属于静态的,只有春晚这一段“青绿女裙”,展现山峰状态的时候,是多样化的。
宋代很讲究“极简之美”,我是从一开始的陈旧、古朴以及沉静,呈现出尘封多年,淬成的那种端庄大气以及“心有丘壑,眼存山河”的状态,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岁月的沉淀与厚重的历史感。
在呈现“青绿”这个角色的时候,我起初很吃力,我认为自己与这种意象角色,相差非常远。首先历史上没有任何的文字史料记载,“青绿”是一个物化的角色。两位导演不停地在指引着“青绿”这条线路,我跟着导演的思路去延续着“青绿”在这部剧中的贯穿,也突然明白“青绿”为何总是在与一轮明月对话,她为何尘封多年,却依然有着那份执着,是因为一切都是为了等待那位18岁的少年画家希孟。
新京报:作品更深层地表达,还是需要观众走进剧场去体会。
孟庆旸:虽然《只此青绿》不是故事性的舞剧,但是整个作品是有延续的,是有情感的,包括“青绿”到最后入画的时候,她的服、化、道,整个服装都变得鲜活与明亮起来,最后缓缓走入了《千里江山图》,整部作品都是有延续的。
新京报:春晚结束后,你曾说“自己与青绿融合了,离她越来越近。”你对于这个角色所设定的更高水准和追求是什么?
孟庆旸:过去这一年,从排练到巡演51场,再到春晚的落幕,我把自己全给了“青绿”。要放弃很多其他的工作,完全地沉下心来与这个角色融合。作为文艺工作者,只有自己进入了角色,才能把这个角色,向观众表达出来,也会放弃自己的很多其他事情,忘掉现实生活中的孟庆旸。只记得《只此青绿》里的“青绿”。
我与“青绿”是从远到近再到相邻、到逐渐融合,一路下来,其实也花费了不少的心思,但“青绿”用她那独特的魅力在吸引着我,我也相信在某一个平行空间里,自己与“青绿”是相融的。所以你要相信这个角色,这个角色才会赋予你很多微妙的能量。
热议话题
——会把网友的意见装进“口袋”里
新京报:你以前跟周莉亚、韩真两位编导合作过吗?
孟庆旸:与周莉亚导演合作过2021年春晚的《茉莉》,以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国事活动。
新京报:她们二人在舞剧的创作手法上,具有独特的风格,这次合作过程中,她们对你提出了哪些创作方面的要求?
孟庆旸:首先,在排《只此青绿》之初,我们并没有急于进入排练状态,而是先洗掉演员身上原有的东西。“青绿”这个角色,内心是需要安静的,完全沉浸到意象的画作空间里,所以光“安静”就练了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
另外,这两位导演在我心里已是国内顶级舞剧导演,因此我能做的就是完全信任导演,跟着导演的这条主线路,让自己的角色变得饱满。
新京报:在《只此青绿》之前,你已经有了很多作品的积累,但你却拿出一年时间创作这一部作品,这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孟庆旸:“青绿”让我觉得,过去一年里,自己整个生活节奏都变慢了。回想20岁刚毕业的时候,会更加积极主动,不断地往自己身上投入作品,以快速的节奏让自己肢体开发得更具可能性,更加积极地去接受很多新的作品。但去年,当我遇见《只此青绿》后,我的整个生活节奏都因此慢了下来,会觉得在这个时候更应该沉静下来去做一部好剧。一切我觉得都值得,哪怕放弃很多机会,也要把作品完成好。
作为演员要通过一部好的作品,升华自己的心境与学识,因此能在浮躁社会中完全沉下心来,去做这样一件事情,是非常值得的。舞蹈演员能够遇见一部好的作品,算是运气。
新京报:这次参加春晚,有没有一些让你印象深刻的瞬间?
孟庆旸:有了全国巡演51场作为铺垫,对我来说也是一次一次地在进步,每一次在舞台上的呈现以及观众的反馈,演出之后一些平台观众的留言,都让我对“青绿”这个角色的理解与诠释,更加深刻。正是有了这51场不断地演绎与铺垫,才能成就除夕夜的那一次表演。
新京报:春晚演出结束后,看到节目有了如此大的反响,什么感觉?
孟庆旸:那一刻的感觉就是,原来这么多人都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你是一个非常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看到属于我们中国文化自信的那一面,真的会热泪盈眶。再一个,两位导演的实力真的是国内顶级,她们出一部作品火一部作品。
新京报:正如你所提到的“文化自信”,如今在各个平台,因为这部作品再次掀起了一波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
孟庆旸:能够受到大家的关注以及喜爱,我觉得很好。现在网友都非常强大,演出结束后,有分析服饰的,也有分析脸型的,这些都能帮助我更加深入了解角色。当时B站版《只此青绿》出来后,有个UP主,就提到了作品的“疏离感”,让我能更加贴切、准确地对“青绿”的形象进行把握,所以我也会通过一些网友的留言,把这些知识,悄悄地装到“口袋”里。
不惧标签
——能因一部作品被记住,是好事
新京报:你很小就在父母的支持下走上了舞蹈这条路,其实并不是很多父母能走出这一步。
孟庆旸:我的家人非常支持我。9岁的时候,小学还没毕业,我就来北京学习舞蹈了。那个时候是因为自己的那份挚爱,我就要学舞蹈,就要走这条路,一个9岁的孩子,也不知道自己未来的那条路是否能走得远,能走得长。父母的支持对我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是一个非常大的肯定。
新京报:“热爱”是支撑你二十多年一路走来的信念。
孟庆旸:学习舞蹈要吃的苦很多,承受的压力也非常大,但是我觉得舞蹈带给我的是一种坚韧的性格,那股柔中带刚的劲儿。你不畏惧任何事情,会变得非常地坚毅,舞蹈带给了我很多东西,我总会觉得,舞台上的孟庆旸可能才是真的孟庆旸。
如果你把舞蹈当作工作,每天一如既往地练习基本功,会觉得很无趣。但如果你把舞蹈当作你的信仰,将其充斥在你的整个灵魂里,你会变得更加积极,更加主动。
新京报:因为“青绿”给亿万观众留下太深的印象,你会担心未来她成为你的“标签”吗?
孟庆旸:我觉得目前来说没什么影响,如果能因一部作品让大家记住的话,也是一件好事。
新京报:再过一个月《只此青绿》又要开启新一轮的巡演了,而且这次是120场,你是否做好了准备?
孟庆旸:我已经做好准备了,过去一年我把自己完全给了《只此青绿》,但依然期待2022年,可以继续在舞台上与大家见面。
新京报:所以,目前这段时间也终于可以休息了。
孟庆旸:对的,暂时先松一口气了,因为整个2021年我们只休息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家都在不停地忙碌,不光是我,包括我身后那些“青绿小仙女们”,以及我们整部剧的工作人员、舞美人员,全员都没能休息几天,所以在春节期间大家非常开心,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新京报:面对那么多喜欢你的观众,想对他们说点儿什么?
孟庆旸:感谢大家能够支持我们这部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能够被大家关注与喜爱,这份荣誉是属于整个《只此青绿》剧组的,也是属于我们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希望2022年我们走过的每一座城市,都能以“青绿”的形象和大家在舞台上见面。
“青绿腰”有风险,请勿模仿
新京报:《只此青绿》在春晚播出后,全网都在挑战“青绿腰”,这个是如何诞生的?
孟庆旸:也不知道是怎么火起来的。“青绿腰”在我们剧中叫“险峰”,表现的是山峰险要与陡峭的状态。
大家都在挑战“青绿腰”充分说明大家非常喜欢《只此青绿》这部作品,但在发布平台视频的时候我都会写,“非专业人士请勿尝试”。我们作为职业舞者,通过腰腹肌与腿部支撑的力量与平衡感,可以完成这个动作,但如果是非专业人士,建议不要轻易模仿,会对骨骼的塑造有影响。
新京报资深记者 刘臻
首席编辑 吴冬妮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