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对乌克兰开展的“特别军事行动”已经过去约一个半月。尽管这仍然是一场看似完全“透明”,且被全世界“围观”的军事冲突,但围绕其截至目前进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仍然缺乏清晰且准确的解释。
这固然是相关各方信息战与认知战造成的部分结果,且丝毫不奇怪。事实上自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担纲传播主角的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始,后冷战时代几乎所有被“直播”的战争都带来了比过去的战争更多的疑问。经过越战的惨痛传播教训,在美国政府和军方强力介入下,传播方向的刻意引导与战争信息的过滤被认为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关经验也很快被全世界效仿或学习,而网络与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则更加强化了信息战的重要性。
作为乌克兰背后事实上的盟友以及军事冲突主要推手,尽管并未直接参战,美国及其北约盟国凭借强大的传播话语权优势、丰富的信息战经验,以及蛮横地对军事冲突另一方信息传播渠道的封杀,基本掌握了自开战以来国际舆论场上的信息战优势,这是无须否认的。但更不可否认的是,真相本身与信息战的胜负无关。
自开战以来,双方战损一直是外界关注的信息战焦点之一。在西方媒体、网络社交平台及“基辅大本营战报”中, 拥有强大装甲和空中优势的俄军竟然没能几天内闪电占领基辅、“灭国”乌克兰,既证明了俄军的无能,也证明了乌军的强悍。而乌军强悍的直接原因则是西方先进武器的助力,其中两大主角——“毒刺”和“标枪”,一个打断了俄军飞行的“翅膀”,另一个则掀开了俄军坦克的“龟壳”,正是它们从2月25日冲突爆发第二天开始扭转了战局……
事实真是这样吗?
“标枪”的实战表现
俄军损失的大量坦克来自于冲突第一周于乌克兰南北两个方向的大范围高速穿插过程中,由于乌克兰春季翻浆期所导致的通行条件恶劣,以及对纵深穿插中装甲矛头的后勤(尤其是油料)保障不及时,为了不影响机动目标的达成,俄军沿途遗弃了大量没油或故障坦克,尤其以采用燃气轮机油耗较高的T-80系列坦克居多。
在实战中确被乌军击毁的俄军坦克其实并不多。在开战头两周,互联网上曾出现大量俄军坦克被击毁的视频或照片,但其中有不少后被证明或采用了移花接木的PS技术;或将一辆俄军坦克战损的不同角度照片(甚至重新涂装拍照)配上不同的时间和文字介绍,渲染成多辆战损;或将俄军遗弃的完整坦克“再摧毁”后拍照等等。在战线于3月中旬大体稳定后,互联网上出现的哪怕是真假不明的俄军坦克战损影像资料也变得日趋稀少。
“标枪”反坦克导弹具备“发射后不管”的能力。
关于俄军坦克的真实总战损情况目前还没有可靠数据。不过来自俄民间专业机构通过内部信源及照片去伪存真反复比对,所给出的一项数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该项统计确认了截至4月2日T-80系列的损失总数为58辆(参战442辆),其中被乌军反坦克武器击毁4辆,被乌军炮兵火力击毁10辆,被俄军遗弃44辆。据此推算,T-80被乌军摧毁数量约为总损失数的24%,而被反坦克武器击毁的又占到被摧毁总数的29%。
假定其他型号(主要为T-72,还有少量T-64和T-90,含卢顿民兵装备)的总损失翻一倍(一个偏高的估算值),那么俄军(含卢顿民兵,下同)参战所有型号坦克截至目前的总损失约为170辆。考虑到T-72略低于T-80的防护水平,略高于T-80的保障水平,进一步推测俄军坦克总的被摧毁数占总损失量的比例提高至30%,那么其实际战损应在50辆左右,其中被反坦克武器击毁的仅有约15辆。
乌军拥有的反坦克武器五花八门,除“标枪”外,还有国产的“斯图格纳”-P、瑞典的NLAW、法德联合研制的“米兰”、美制的AT-4、德国的“铁拳”3和苏制RPG家族等等,型号繁多,有反坦克导弹,也有火箭筒,T-64坦克、反坦克地雷等非单兵反坦克装备也应该计算在内。那么在截至4月2日总计约15辆的相关战果里,“标枪”还能分到多少份额?
“标枪”于1995年开始装备美军,单系统总重22.7千克,射程超过2500米,穿甲厚度750毫米。与乌军的其他反坦克导弹相比,“标枪”的最大优势是因采用热成像制导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以及攻顶式弹道,因此其可以有效规避俄军针对上一代反坦克导弹研制的“窗帘”被动干扰系统和“竞技场”主动拦截系统。
目前可以确认的是仅美国就已经向乌军提供了4600枚“标枪”,爱沙尼亚和英国也提供了少量“标枪”,英国另提供了超过一万枚NLAW,几乎挖光了美英两国的库存。但相比于它们取得的战绩,不仅是“标枪”,乌军各型反坦克武器的实际毁伤效率都得画一个巨大的问号。同样可供参考的是,俄军坦克开战第一周后曾在车顶普遍安装类似格栅式装甲的“棚子”来防御“标枪”的攻顶式攻击,但从3月底开始俄军又陆续取消了上述改装。当然,这既可以理解成是实战中发现这样的临时改装不起作用,也完全有可能是因为乌军的“标枪”在被俄军熟悉后不再构成严重威胁。此外,俄军在去年最新试验的“竞技场”M主动防御系统据称可以拦截“标枪”,是否已在乌克兰参战尚不清楚。考虑到战线稳定后俄军坦克战损急剧下降的事实,后者恐怕更接近现实。
“毒刺”PK“短吻鳄”
如果说“标枪”是一个当下的“神话”,那么“毒刺”就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传说”。在一些不严谨媒体包装下,“毒刺”成为了让红色巨人败走阿富汗,甚至最终让美国赢得冷战的“大卫击倒歌利亚之石”。然而这并非真相,不过关于“毒刺”在阿富汗的“神话”我们先放一放,乌克兰战场才是现实的焦点。
3月18日,俄国防部放出了一段卡-52武装直升机在2月24日开战日的出击视频,也就是当天成为全世界焦点的基辅郊外戈斯托梅尔安东诺夫机场的那次空降作战。从视频当中看,卡-52护送米-8投送空降部队强击该机场,其中一架卡-52从白俄罗斯境内起飞,一进入乌克兰就在高威胁空防环境下遭遇了大量乌军导弹射击,从视频当中能辨认出来以及告警系统提示音当中能听见的就有至少18次。而这架卡-52凭借有效的告警及干扰系统,以及飞行员优秀的技术愣是将这些威胁一一躲过,并摧毁地面上多个目标。直到视频最后,“短吻鳄”才被一发单兵肩射防空导弹击中,直升机失去动力后成功迫降,两名乘员均存活并被救走。
尽管该战例在舆论场上被普遍认为是卡-52与“毒刺”开战后的第一次直接对抗,但目前没有可靠消息证明乌军发射的18枚防空导弹(也未必是18枚)中有没有“毒刺”,最后击中的那枚导弹是什么型号就更不得而知了。但可以确认的是,乌军在开战前刚刚拿到了一批临过期的“毒刺”,尽管数量应该不多,但用于首都基辅附近关键机场的防御是非常可能的。
因此我们也很难判断卡-52在与“毒刺”的乌克兰首战中到底谁占到了上风。不过该战例可以证明的是,单兵肩射防空导弹对先进武装直升机的猎杀概率远没有传说中那么高。鉴于“毒刺”也并非十分先进的新锐武器,其在参与的历次实战中的实际猎杀效率远不如传说中辉煌,因此逻辑上也更有理由质疑其面对俄军 “维捷布斯克”新型机载定向红外干扰系统(DIRCM)时的表现。
掏空北约库存
用乌军拥有的“毒刺”数量与俄军战机的损失数量做直接对比,是在做相关评估时虽不甚严谨,但在缺乏其他更多可靠信息的情况下仍具参考价值的方法。乌军在开战前的2月初才刚刚拿到第一批“毒刺”,这批导弹来自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其中立陶宛确认提供了30枚,拉脱维亚提供的数目不详,考虑到这也是一批2017年从丹麦订购的二手货,且该国不仅武装部队体量有限也必然需要保留一部分“毒刺”直面俄军威胁,因此提供量应不会超过50枚。
但随着2月24日战争爆发,乌克兰很快便拥有了海量的“毒刺”。2月27日,德国提出了一揽子对乌军援计划,其中就包括500枚“毒刺”。很快,意大利也宣布提供500枚,荷兰随后“跟进”200枚。由于乌克兰西部与北约国家的陆地边界并没有被封锁,因此这些来自欧洲的“毒刺”几乎在几天之内就出现在了战场上。德国政府在3月3日表示此前承诺的1000枚“铁拳”3反坦克火箭和500枚“毒刺”已经通过波兰转交给乌军。实际交付时间应该更早,有消息称3月1日在南线战场赫尔松上空俄军损失的一架米-24,就是被来自德国的“毒刺”打掉的。
2月25日,拜登政府批准了开战后的第一项对乌军援计划,其中首次批准美国对乌克兰军队直接援助“毒刺”。截至3月24日,一位五角大楼官员向媒体证实,先期提供的600枚“毒刺”已经全部进入乌克兰(具体日期不详),而24日当天美国最新批准援乌的800枚“毒刺”的第一批也已经运抵乌克兰。预计这批导弹在3月底左右已全部进入乌境。
换言之,乌军在开战前后仅仅从公开渠道就拿到了约2700枚“毒刺”。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并且再一次几乎掏光了北约库存。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3月22日报道,五角大楼急于填补因大量援助乌克兰“毒刺”和“标枪”而导致的单兵导弹缺口。尽管国会在3月已经拨款35亿美元用于提高相关导弹产量,美国国防工业却仍未制定出适用的快速提高产量方案。
困难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美国数百家小型供应商正在寻找制作生产这些导弹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包括采购难度较大的稀土和电子元器件。中俄两国都是美欧市场的稀土供应大户,中国正在从立法层面进一步规范稀土出口,而西方对俄制裁(尤其是金融制裁)则严重限制了俄罗斯稀土的出口。稀土本身又是制造电子元器件的主要材料。此外,相关军火企业还担心迅速贸然扩大生产线所带来的投资风险,毕竟战争能持续多久没有人能准确预测,因此不少零部件厂家只有待资金到位后才会投资提升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