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十三郎》粤剧版亮相 知名导演高志森谈香港电影现状与未来
【《中国新闻》报记者 杜雅楠 报道】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之年,香港影史经典之作《南海十三郎》上映。时隔25年,《南海十三郎》再度以戏曲形式,被搬上广东粤剧舞台。两版“南海十三郎”,诞自同一人的导筒,他就是香港著名导演高志森。无论是为香港殖民地处境扼腕的南海十三郎,还是《富贵逼人》里不做三等公民的普通市民骠叔,高志森借助他创作的角色,完成了对家国情怀的鲜明表达。
《中国新闻》报近日对话导演高志森。这位从港片黄金时代走出的资深电影人,一方面惋惜于港产片的经验未被好好总结,一方面也对未来“北上”粤港澳大湾区及内地的合拍之路抱有信心。同时,身为一名爱国爱港的文艺界人士,他对经历“黑暴”后的香港社会如何从文化上加强国家认同,也有自己的忧思和见解。以下为访谈内容摘编。
【走过黄金时代,香港电影去向何方?】
《中国新闻》报:您身上集中了导演、编剧、制片人等多栖角色,您是从小就有电影梦的人吗?
高志森:我从小就很喜欢电影,喜欢看邵氏公司的武侠片,最喜欢的导演是拍摄《独臂刀王》的张彻,他每一部片都要看好几遍。我觉得电影令人着迷,可以让你哭,让你笑,也让你兴奋和激动。
22岁进入香港新艺城电影公司,是我人生一个非常大的转捩。我的电影导演工作在那里起步,那时黄百鸣先生是其中一位老板,也是我的师父。很荣幸在我25岁的时候,新艺城给我机会第一次做导演,拍摄电影《开心鬼》。
《中国新闻》报:喜剧片是港产类型片的重要一支。喜剧不易拍,但您执导的《开心鬼》《鸡同鸭讲》《富贵逼人》《家有喜事》等影片,叫好又叫座,是香港“市民喜剧”的代表作。您的创作有何“秘籍”?
高志森:我进公司第一天,老板安排的第一个功课是把卓别林喜剧全部看一遍。新艺城的喜剧制作有几个特点影响我至今。一是重视观众和市场,当年新发行的电影,我们会第一时间进影院看,研究里面的所有桥段;第二,喜剧不外“合乎情理,出乎意料”,在很多铺排后,给观众一个意料之外,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第三,我们起步是看卓别林的默片,所以非常看重视觉效果,这跟内地较多喜剧片重视对白,在文化上有不同。
另外,还有一个生活感应问题。我认为拍喜剧好像向观众洒香水,观众得到香气的同时,洒香水的人总会沾染到一点。如果我是太悲观的人,也不能拍喜剧。一个非常悲观的人来拍喜剧,什么事情看起来都是灰色的,找这些人来拍喜剧是最大的悲剧。
《中国新闻》报:香港和内地的影迷都很怀念港片的“黄金时代”,作为亲历者和缔造者之一,您如何评价香港电影人取得的成就和现状?
高志森:香港演艺界对经验的总结其实很不重视,所以谢谢你的发问。如果说曾经有过“黄金时代”,我就简单总结一下,它有几个特点。
首先,香港电影人非常重视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元素的重新组合做得很好;再者,对成本很重视,我们有句话叫“最好的桥段,就是最便宜的桥段”,这让投资者有冲动去投拍电影;第三,在明星投资上一般不会超过制作成本的1/3,如果失去比例,整个事情会掉进恶性循环;第四,当时香港电影的海外发行做得非常好,尽可能融入当地文化。
1990年代初,一个小小的香港,一年可以拍摄超过300部影片,最近几年产量大约只有当时的1/10。香港电影现在一是没有好好总结曾经成功的经验,还有一个是寻找市场的问题。香港人口超730万,整个大湾区人口超7300万,机遇非常多,包括电影。所以不要只看香港,应该看(市场)是香港10倍的大湾区。港片有可能把好的拍摄和创作经验转化到大湾区,在艺术上成为中国电影独特的一部分。
【北上前景广阔 香港电影做到“文章有价”应思考更多】
《中国新闻》报:回归以来,香港与内地电影界的交流日趋紧密,您如何看待两地电影人的合作?
高志森:从制作的角度来看,香港电影人北上,题材和拍摄场景非常广阔,没做好的反而是宣传发行部分。香港电影工作者需要多了解内地观众的喜好,这是今后的重要课题。
电影应该百花齐放,中国电影可以有香港味道和风格的一部分存在。希望中国电影在制作过程中,多考虑香港电影工作者。他们身经百战,有很独特的拍摄方法跟艺术表达。今年的中国电影票房冠军《长津湖》就是两地电影人合作的成功案例。
《中国新闻》报:您近年的作品中,能看到越来越多传统文化元素。中华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给您带来了哪些灵感和启发?
高志森:我过去几年跟内地合作比较多是戏曲舞台剧。包括《一代天骄》,讲粤剧名伶红线女;《小明星》,讲上世纪40年代广东和香港歌坛非常有名的一个女明星。还有最近刚刚完成的粤剧版《南海十三郎》。
这个过程,对我来讲是一种学习。比如粤剧《南海十三郎》,同一个题材,做过话剧,也做过电影,还可以用另一种艺术形式和角度去探讨剧本。粤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岭南文化的代表,对我来讲,艺术上的探讨特别有收获。
《中国新闻》报:《南海十三郎》的电影版于1997年上映,话剧版一直在演出,今年粤剧版也被搬上舞台。您为何对这个题材情有独钟?在数十年的深入创作中,您对南海十三郎这一形象有何新理解?
高志森:《南海十三郎》主人公原型是广东粤剧编剧江誉镠,真有其人,真有其事。
这是一个关于“怀才不遇”的故事,南海十三郎不到30岁已经是最顶尖的编剧,但他所有的好运都在30岁前走完,之后就是生活的种种考验。他坚持自己的创作,不去迎合讲噱头的世界,然后这个世界把他遗弃了。
编剧杜国威在《南海十三郎》里有一句非常重要的对白——“文章有价”。大半个世纪之前,香港最有钱的人是谁?你讲不出来。但1950年代香港一个编剧创作的剧本,直到今天都有剧团在演,这就是“文章有价”。
到最近这版粤剧,我还有一个比较强烈的新理解。如果不是香港发生了过去几年的“黑暴”,我还不知道“怀才不遇”的关键点在哪里。南海十三郎一生的悲剧其实是大时代变迁的小小缩影,他生活的年代经历了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战事,无数人的事业前途因战争夭折,一个人有多么天才都没用。
我想通过这部作品告知观众,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如果国家像那个时代一样不强盛,民众怎可安居乐业?国家强盛才是民众安居乐业的根基。
《中国新闻》报:您现在也担任香港特区选举委员会委员等公职。此前,在香港遭遇风波和困局之际,您一直选择站出来发声,有没有担心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高志森: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多谈。在香港发生“黑暴”的时候,警察在前线保护市民,我认为应该表达对香港警察的支持。香港已经回归祖国,不再是殖民地。作为一个中国香港人,在中国人的地方讲中国人应该讲的话,不是很顺理成章吗?所以你说有没有担心,我认为我不应该担心。
乱港势力给香港电影业也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这个破坏力不单是他们拍的反中乱港影片,也包括对香港年轻一代的影响,问题还会慢慢浮现出来。所以今后我们要做的事情其实很多。但国安法已在香港实施,现在是爱国者治港,还有完善的选举制度,我认为香港人不应该失去信心。
《中国新闻》报: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十四五”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都将香港的文化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您觉得香港电影人未来可以从事哪些工作,增进港人的国族认同?
高志森:香港是岭南文化的一部分,也接收了西方文化;既是中西文化交汇点,也是传统跟前卫的交汇点。所以我们有条件、有竞争力在作品上好好发挥。我们应该有文化自信,也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
关于如何加强认同,我个人总结了6个阶段:首先要接触,然后认识,认识之后理解,理解后开始尊重,之后认同了,才可以贡献。
在香港,很多电影工作者跟我一样,已经开始理解、尊重、认同,也希望有机会可以贡献。
但我们也要面对一个现实:在香港电影界和民众当中,有些人现在才开始接触,有些人刚开始认识,也有不少人还没开始接触。所以,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作为一个中国香港的电影工作者,一个媒体人,我愿意在我的作品里,尽己所能多讲。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