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演员张凯丽: 以人为本才是艺术创作的正路

演员张凯丽: 以人为本才是艺术创作的正路
2022年07月25日 14:06 新京报作者:张赫

  1990年,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出品的电视剧《渴望》播出。该剧被称为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第一次向观众传递了“真实”的力量。剧中,张凯丽饰演的刘慧芳深入人心,呈现了中国人淳朴善良、勤劳奋斗的特质。三十二年后,电视剧《人世间》以中国人五十年的生活史引发观众强烈共鸣。此次,张凯丽饰演的“曲书记”再次以善良热心,不失原则,又烟火气十足的形象,展现了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

  在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召开期间,新京报记者专访演员张凯丽。张凯丽表示,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用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通过所有人都能看懂的艺术表达方式,展现中国审美旨趣、传播中国价值观念,向世界呈现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中国形象。

张凯丽。  受访者供图张凯丽。  受访者供图

  [简介]

  张凯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演员工会副会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曾出演《渴望》《人民的名义》《人世间》等电视剧。主演话剧《哈姆雷特》《家》《仲夏夜之梦》《纪念碑》《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主演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

  新京报:从文艺工作者的角度,你认为这五年北京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上有怎样的成绩和亮点?

  张凯丽:近些年,北京出品的众多影视剧作品都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这体现了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责任与担当。像《正阳门下小女人》《情满四合院》《什刹海》《生逢灿烂的日子》等等一大批以京味儿文化为背景创作的影视剧,也得到了观众的喜爱,观众不仅感受到了浓浓的京腔京韵,更感受到了不同时期北京城市文化的特色,从侧面让观众对北京有了更好、更深的印象。

  十八大以来,北京市着力构建“四个中心”,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推进“两区”建设、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等,这些都为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文艺作品就是要扎根人民、扎根基层,反映人民的生活、展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反映时代特征。这些题材都是非常适合被创作成百姓喜闻乐见的影视剧的。在文艺创作方面,北京一直以来都有资金扶持,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新京报:你认为现实题材作品具体在创作过程中,尤其是演员在表演中,如何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张凯丽:无论什么年代,文艺创作都必须回到它的本真上来,就是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服务,踏踏实实,潜心创作,德艺兼备,以人为本才是艺术创作的正路。瞎编乱造,制造噱头、哗众取宠,不可能产生留存于人民心中的精品力作。我们必须真切感受这个时代,真切地与之同呼吸、共命运。

  多年来,由于我扮演的角色大多非常接地气,我和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超出了观演关系、水乳交融的特殊情感。所以我发自内心地体会到,演员的艺术生命来源于观众的支持和爱护,来源于对火热生活的感知和热爱。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应该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都应该先想一想人民群众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

  新京报:从一名演员的角度,你认为演员应该如何坚持现实主义创作,讲好中国故事?可否分享一些你的个人经验。

  张凯丽: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有幸主演了电视剧《渴望》,塑造的“刘慧芳”受到了观众的喜爱。直到今天,“刘慧芳”的人物形象依然被大家时常提起。我有时也在想,这个人物形象为什么这么深入人心?也许就是她身上散发出了带有中华传统美德品质的东方女性的独特魅力,而这魅力是通过发生在她身上的故事所表现出来的。

  2017年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火遍荧屏,我在饰演吴惠芬的过程中,一次次地被这个联系实际的故事情节所震撼着。像这样的现实题材影视作品,无疑是讲述中国故事的又一重要载体。观众通过这部电视剧,感受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反腐败的决心与信心,同时也为我们这个时代敲响了警钟,让我们再一次知道什么是底线。后来到今年《人世间》中的曲书记。虽然这三个人物的性格不同、时代不同,演绎的故事不同,但是人物身上都展现出了中国文化元素的烙印,折射出了中国文化多视角的人格魅力。

  新京报:在现实题材作品《人世间》中,你饰演的曲书记深入人心。为何这个角色,这部作品,可以引起这么多观众的共鸣?

  张凯丽:这部作品能深受欢迎是意料之中的,从剧本、导演、演员到视觉画面等,都营造出了原汁原味的氛围,还原了百姓身边的生活气息,让大家能迅速产生共鸣。这正是现实题材文艺作品的魅力之所在。现实题材文艺作品带给人的温暖比其他题材更真实、更有温度,也更震撼心灵,像一股暖流持续温暖着人心。

  曲秀贞是我演过的角色中最难把控的。她几乎没什么可供模仿的经验。为了找到曲秀贞的感觉,我先在脑子里让她的形象动起来,进入曲秀贞的内心。比如,我为什么会一直拿腔拿调,因为她是老革命,是从战火中杀出来的人。她又是个女领导,是省高院的庭长,说话方式怎么可能和平常人一样?所以这种腔调是必须有的。但她绝对不是刻意表现的,而是骨子里出来的。可能就背着手,大手一挥,那种决断力,那种领导力,说一不二。与此同时,曲秀贞也是有烟火气的,她会顾到身边所有人,面子全给足,不会刻意去做某些事。包括最后一场去世的戏,也表现了她不麻烦其他人,默默地就走了。

  新京报:对于下一阶段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你还有怎样的建议?

  张凯丽:我希望可以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充分采风,创演具有新时代特点的京味儿影视作品。北京市文联常年都会组织艺术家进行各个主题的采风,建议多增加着力构建“四个中心”,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推进“两区”建设、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等方面的主题采风活动。尤其是“疏解整治促提升”主题,其中有很多发生在胡同街巷、社区街道的鲜活事例,非常适合创作成情景喜剧,让百姓在茶余饭后的笑声中感受到北京的变化、时代的变迁。而且可以加强对新时代京味儿题材作品进行倾斜,让影视作品更好地成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成果的载体。

受访者供图受访者供图

  [金句]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用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通过所有人都能看懂的艺术表达方式,展现中国审美旨趣、传播中国价值观念,向世界呈现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中国形象。”

  新京报记者 张赫

   

责任编辑:祝加贝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