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天坛医院已成为立足北京城南地区,辐射天津、河北的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
北京一直是全国优质医疗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全市三甲医院大多“扎堆”布局在中心城区,而大兴、顺义、密云等区的优质医疗资源相对不足。伴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的脚步,中心城区不少医院逐渐向外疏散,在缓解中心城区压力的同时,有效带动了医疗资源的均衡布局,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作为全国乃至亚洲技术力量最强的神经外科医院,四年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从二环内的天坛公园旁搬至丰台南四环的“新家”。如今的天坛医院已成为立足北京城南地区,辐射天津、河北的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接诊患者数量、手术和住院数量、手术难度等不断攀升。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面子还是里子,北京天坛医院抓住了契机成功脱胎换骨,无疑成为北京借助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成功转型升级的有力样本。
老院区周边居民出行不便
员工找车位也得花半小时
走进天坛医院新院区,一座参照大脑神经元结构设计的大楼格外醒目,这是新院区最具标志性的建筑——门诊一部,走进其间,窗明几净,现代感十足,一切井然有序。医院西侧,一条200米长的钢结构空中连廊连通了多个功能区。医院面积确实不小,要是迷路了,有三维室内导航系统专门帮忙指路,若是走累了,还有招手即停的摆渡车……新院区处处彰显着人文、绿色、智慧、科技的元素。而这要是搁几年前,是很多人根本无法想象的。
把目光定焦到天坛公园西侧的天坛医院老院区旧址,将时针拨回到五年前:老天坛医院周围,总是熙熙攘攘,医院大门正好对着天坛南里、木料巷、天坛西胡同三条路的交叉口,而此处正好是个“老堵点”,常常被各路车辆堵得水泄不通。
说起天坛医院老院区当年的画面,住在附近的老居民陈淑娴阿姨深有体会,“奔着医院的名声,每天到天坛医院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这交通环境当时我们可没少‘吐槽’,老百姓出门不方便,病人也烦心,要是遇到运送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护车半天走不动道儿,只能看着干着急。”
回想起当年在老院区的日子,天坛医院医务处处长王晓岩深有感触:“进医院就是一大难关。当时我们上下班都得从这条道经过,拥堵不说,停车位还少得可怜。因为地方有限,我们要尽量把车位让给前来就诊的患者,所以得把车停在附近的胡同里,总得绕着胡同转好几圈找车位,有时恨不得转上半个小时都找不着。”
当时,老院区只有900多张床位,每天在院外等候住院的患者有六七百人,空间资源有限,患者住院难、手术难的问题突出;医院周边服务设施缺乏,交通道路紧张,停车场地狭小,患者就医环境、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也亟待改善。
这只是城区医疗资源过分集中的一个缩影。老城区居民习惯了头疼脑热都直奔知名三甲医院,而在四五环外的新城区居民因区内优质医疗资源的缺位,纷纷“进城”就诊。由此生发的挂号难、床位紧张、环境拥挤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城区的医院和患者。同时,随着经济和人口的高速增长,“北京城区”外缘不断扩张,与医疗资源集中之间的矛盾,日渐紧张。“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计划的启动,为破局提供了契机。
新院区立足北京南城辐射津冀
年均门急诊服务量超220万人次
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要求,为恢复天坛世界文化遗产历史风貌,助力中轴线申遗,促进卫生资源均衡发展,在各方努力下,天坛医院踏上了蜕变之路。2010年9月,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复医院从现址整体迁至丰台区,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第一家整体搬迁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2013年12月,坐落在南四环花乡桥的“新天坛”正式奠基;2015年5月,“新天坛”结构封顶;2018年5月,新院区整体移交完成;2018年9月1日,医院正式启动整体搬迁;2018年10月6日,天坛医院新院区试开诊;2019年1月30日,医院正式投入运行。崭新的院区总占地面积达18.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23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650张。
周边的老百姓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3月初,家住南四环花乡桥育仁里小区的王冰带着爱人来到天坛医院做产检,王冰爱人肚子里的宝宝已经6个月了。这个位于家门口的三甲医院,一下子让王冰和爱人省去了奔波的麻烦。“没有嘈杂的人群,没有拥堵的车流,跟老院区的就医体验相比,新医院真的好太多了。以前我陪母亲去二环内的老院区看病,每次去都觉得像掉了一层皮,门口总堵车,根本不敢自己开车,只能打车,临到医院的那段路,还不如直接下车走过去来得快。大厅总是挤满了乌泱乌泱的人群,排着长长的队伍。”自从天坛医院搬过来这几年,对一家人跑医院这件事,王冰再也没有“头疼”过。
不仅辐射丰台地区,大兴、房山等北京城南地区,甚至是周围的天津、河北等地的老百姓,也成为这场医疗资源布局调整的获益者,甚至有的直接从外地驾车前来就医,而不用像过去那般挤到二环内。数据显示,医院整体搬迁以来,天坛医院年均门急诊服务量超过220万人次,其中来自北京城南地区(丰台区、房山区、大兴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患者占总人数的23.72%,来自天津、河北的患者占5.91%;每年服务患者中,来自北京地区患者占69.85%,外地患者占30.15%,实现了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目标。
“新医院就是不一样,很人性化。”3月8日上午,赵先生带着父亲前往天坛医院就诊,刚好医院门诊大厅有共享轮椅,他赶紧给父亲用上了。“知道这新院区比较大,老爷子腿脚不方便,有了这轮椅,老爷子这下可省力了。”赵先生推着父亲,来到自助机上取出提前在手机上约好的号源。按照精确到30分钟的预约提醒,他从容地推着老爷子前往耳鼻喉科候诊,“知道停车位充足,也不用提前来抢车位,更不用排大队,我们俩几乎卡着点来了。”
自从搬到新院区,暖心服务接踵而至:便民箱、自助充电设施、共享储物柜、共享轮椅、饮用水、哺乳室、帮老助残窗口、医保政策咨询、快递邮寄、自助售卖机、24小时自助服务区……王晓岩说,这20余项便民服务,就是要让前来就诊的患者尽可能得到最大的便利。
再回望老院区,自从天坛医院搬迁之后,周围的环境密度一下子降了下来,交通环境等老大难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缓解。陈淑娴阿姨感慨:“现在好了,路也顺了,家门口多了口袋公园和绿地,我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心气儿也跟着顺了。”
如今,天坛医院旧址内部分楼体已经拆除,未来将通过留白增绿等方式,提升周边环境品质,助力天坛恢复历史风貌,助推中轴线申遗。
发挥神经学科研究“国家队”作用
打造研究型、创新型医院
医院本身亦借机进行了转型升级。搬家后,天坛医院不再追求过去神经学科一家独大的局面,而是主打“强专科、大综合”的理念。所谓的“强专科”,就是要充分发挥神经学科研究“国家队”的作用,打造研究型、创新型医院,建设国际一流学科,加强科研、促进成果转化,实现医药健康协同创新。
为了探索公立医院更好的发展模式,北京天坛医院启动了研究型、创新型医院建设的探索。2019年1月初,天坛医院试点推进研究型病房,以神经肿瘤、脑血管病、神经感染及免疫性疾病和认知障碍等临床研究较为成熟的领域为试点专科,首批建立四个试点病房,逐步探索适合专科特点的研究型病房管理体系和运行模式。天坛医院已有13个专业病区加入研究型病房,目前设床位165张,含专用病床65张,共用病床100张,为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创新医药产品的研发和上市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天坛医院还把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和北京市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等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开展基于多组学的脑血管病防治新策略、脑血管病医疗治疗控制和改进、神经系统疾病人工智能、脑重大疾病人群队列、神经系统疾病大数据等多个领域的研究,进一步破解脑海深处的秘密。
整体搬迁后,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近年来,天坛医院捷报频传:实现临床研究成果国际顶级期刊“满贯”发表;“CHANCE”系列研究改写国际脑血管病临床实践指南,大幅降低缺血性卒中复发率,挽救数以百万计的患者;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国际卒中大会上,来自全球的科研团队一共公布了24项临床试验及亚组分析的最新研究进展,其中4项来自天坛医院;仅在2月9日至11日,来自天坛医院3个团队的研究成果分别在《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等3本国际顶级权威医学期刊发表……
现有医疗资源优化、细分、组合
实现综合学科水平不断提升
面向地区百姓的就医需求,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天坛医院身上的担子又多了一重,周边老百姓的常见病、多发病亦要通过优质的医疗服务来保障。王晓岩说,医院所提倡的“大综合”,就是在继续保持神经学科“领跑”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引入高层次人才等各种措施,强化内、外、妇、儿等学科建设、加强专家团队建设,同时整合现有医疗资源并进行优化、细分、组合,以更好满足群众就医。“得益于此,这两年医院的基础学科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整体搬迁至新院区后,天坛医院的“大动作”颇为密集:整合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等多个优势学科的临床诊疗资源,构建了强大的卒中医疗团队,在新院区搭建起了全新“一体化卒中救治绿色通道”。
趁着换新家的契机,医院对急诊护理软硬件进行更新换代,2019年2月开始开发预检分诊信息系统,3月开始实施规范的预检分诊,按照“三区四级”的原则,制定急诊预检分级标准细则,遵照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区分“濒危、危重、急症、非急症”1-4级分级管理,真正实现病情急危重症优先就诊。
2019年4月,院内日间病房正式开诊,创伤小、对生理干扰轻、对重要器官功能影响小、术中无严重出血,术后无呼吸抑制、疼痛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在120分钟内完成的手术和内镜诊疗项目在日间病房进行,患者基本上术后当天即可离院,无需再长时间住院。
结合当前老龄化趋势,针对老年患者的实际需求,天坛医院新增了认知障碍、心脏及大血管病、脑肿瘤综合治疗、肿瘤放射治疗、康复医学等学科,加强血液内科、泌尿外科、骨科等学科建设,都已达到较高的诊疗水平。
以疾病和患者为中心优化就医流程
对话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医务处处长王晓岩
北青报:天坛医院搬迁新址后,如何因时因势而变?
王晓岩:结合这次疏解整治促提升,我们将其视为医院整体提升的契机。在搬迁以前,医院以神经医学为主要特色,强调的是“大专科、小综合”模式,而现在则上了一个台阶,主打“强专科、大综合”,即在强化神经学科的基础上,提升综合诊疗能力,服务本地居民。
神经学科历来是我们医院的特色学科,现在搬到了丰台区,医院整体功能就要发生变化。北京南城大型综合三甲医院为数不多,作为丰台区、房山区、大兴区在内的“南城三区”区域医疗中心,我们的角色也必须随之改变。神经学科的病人以外地慕名前来就医的患者为主,到了新院区以后,本地化会更加明显,内外妇儿等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需求会更高,其中,丰台地区的门诊患者比以前增加了80%以上,急诊数量也增加了140%,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全面满足附近居民的就医需求。
以前在老院区,全年门诊量100多万人次,而现在的门诊量比以前翻了个倍,去年的门诊量达到了230多万,单日最高门诊量可以达9000多人次。
北青报:与以前相比,院内门诊量翻倍,但院内诊疗工作秩序井然,这是如何实现的?
王晓岩:关键在于我们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开展了就医流程的优化再造。以前在老院区,科室的优化和改善根本放不开拳脚。现在到了新院区,病区设置有了新突破。比如,以前内科在一个楼,外科在一个楼,会诊转诊不方便。而新院区打破了传统病区、学科的界限,转而以疾病为中心,例如新院区的癫痫中心就包含了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的专家,给患者提供全流程的治疗,当接诊了一位患者,先由神经内科进行评估,如果无法保守治疗,就可以和神经外科的专家一起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对其进行充分评估,在征求患者意见的基础上为其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又如,我们在2019年3月推出了北京首个脑心共患病联合诊疗中心,就是从患者需求出发,通过科室优化整合,以减少患者跑路:这里可实现神内、神外、心内、心外、神经介入等多学科联合,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筛查、诊断、治疗,患者不必再辗转于多个科室求医。
此外,我们还通过各种智慧手段,布局了大量自助机、自动贩卖机、取药报到机,以及院内智能导航系统、一键复诊服务等等,提供各种自助服务、线上服务,优化患者就医体验,减少排队现象。
北青报:在医联体建设方面,天坛医院如何带动周边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
王晓岩:作为区域医联体建设的核心医院,我们依托于若干临床重点专科,在丰台区政府主导下,与丰台医院、铁营医院、南苑医院、丰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医联体建设,根据每个医院的特色,心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放射科等多个科室专家与之联动。我们还通过全科医学科建设,与周边社区组建慢病专家团队、建立专家工作室、多科室社区出诊、医联体内双向转诊、搭建预约诊疗云平台、开展课题研究等尝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此外,我们还在探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发挥好“辐射”作用。比如与北京儿童医院联合,共建“北京儿童医院天坛诊疗中心”等。
北青报:未来,在服务患者、优化就医体验方面,天坛医院还将有哪些新举措?
王晓岩:医疗服务优化历来是我们医院的重点工作。每年,我们都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对院内的就医服务进行系统梳理,看看患者就诊过程中还有哪些不够便利之处。目前我们正在梳理,准备做成问题清单,协调院内相关科室,一项一项去改进医疗服务,推动流程再造和服务品质的提升。我们医院也是全国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我们也会充分利用好政策,更好地促进学科发展,用新技术新手段,给病人带去更多福利。
编辑 邓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