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路蜿蜒向前,驶向深山区的车不少,车主开得很小心,门头沟区内109国道上仍留着过去两个月的那场暴雨侵袭的痕迹,只有在大货车和工程车经过的时候,路面上的灰尘才会被车轮带起。
沿着公路一直往百花深处去,就到清水镇了,这里几乎位于北京的最边缘。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清水镇成为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村民的生活被一键喊停,赶在国庆黄金周前恢复重建,是所有人的期盼。10月1日,清水镇下清水村的村民正在办“满月酒”,这是村庄恢复重建之后的第一个假期,往年每逢国庆假日,正是村庄最热闹忙碌的时候。
生活继续,山村喜事不间断
“满月酒”的地点就设在下清水村最有名气的饭店之一百花人家,逢年过节,这里是最受游客青睐的餐厅。李香是百花人家的店长,端菜、揽客、点单,她别着对讲耳机,店内大小杂事都需要她把握,“什么都要干,哪里缺人我就顶上。”
今年是李香从事餐饮服务行业的第17年,她随着餐厅的步步升级改造成长起来。就隔着一条马路,百花人家对岸的休闲观光区已经不在了,连带着岸边的风光被洪水带走。李香的手机里仍存着许多受灾前的视频,都是关于村庄风景和眼前的这片绿水青山。
李香说:“以前这里非常美,什么都有,每个周末和节假日,场场爆满,从上午十点就有客人上桌,直到晚上十点,我一天下来都没有吃饭的时间。”失落来得太快,李香提到洪水,轻轻叹了口气,而下一秒,面对前来用餐的客人,她的语调便刻意提高了几分。
国庆当天的“满月酒”摆了十几桌,来的都是亲朋好友,下清水村村支书王进生也被邀请参加。这顿饭王进生吃得匆忙,送完祝福,他便匆匆下桌。王进生说:“节日要过,工作还得做。”一个多月,王进生和村委委员几乎都扎在村庄的恢复重建上,他组织人手将灾后摇摇欲坠的村委会破损楼房铲倒,带着村委会牌子,成立了临时村委会办公室。
村委会的牌子就用铁丝固定在一个门楼的柱子上,村民们灾后的各项安置工作和问题都会在这里处理。王进生临时办公的地方每天都有人值守,连国庆节也不例外。王进生说:“方便村民来找,灾后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协调和解决。”
百花人家经理杨生宝又接到了一通电话,他回应听筒那边传来的疑问:“我们正常营业,放心来。”放下电话,杨生宝在本子上记录着来电信息,他说,直到假期结束,村里每天都有喜事要办席,也有一些游玩的散客约好了要来光顾。
9月1日,百花人家经过半个月的消杀之后重新开业,比起之前的景象,李香觉得眼前的热闹还欠了点火候,“以前我们店门口,路两旁停满了车,现在只能慢慢恢复,要先营业,才能慢慢有客人。”
路通了,客栈开了
下清水村是京郊有名的深山村,经过十余年来的发展,让村庄转型发展旅游文化,灰扑扑的矿山,变成了绿水青山,一年四季,季季有景。红颜色的藜麦垂下麦穗,成熟的油葵在阳光下闪着亮光,各种颜色的雏菊点缀在层层的梯田间,不远处的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声音随着山谷风飘进游客的耳朵里。这是下清水村主打的景点清水花谷,每逢十一黄金周,秋山花海构成一幅浪漫的景象,村民、游人在这里漫步。
王进生回忆,清水花谷的建设花费了他不少心思。“矿山关停,当时村庄急需转型发展,恰好山上有湖、有瀑布,这片山谷具备了打造景区的条件。”修路、种花田,王进生在一年左右时间里,把清水花谷打造起来,景区吸引了游客,借着转型的春风,下清水村村民也有了农民之外的新身份、新营生。
王朝祥是下清水村祥悦筱艺客栈的老板,九月中旬,途经下清水村的公交线路恢复后,他便重新开业。王朝祥的客栈地势高,站在楼顶,几乎可以俯瞰全村的风光,百花山在眼前转折起伏,永定河水波光闪闪。
暴雨侵袭的夜晚,王朝祥没在客栈,但洪水越涨越高的消息也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他便把十余间客房空出来,免费提供给受灾村民。王朝祥回忆:“当时村里和我联系,希望借用我的客栈作为村民的临时安置点,我肯定答应,能够尽点力帮助大家是我应该做的。”
暴雨冲走了梯田中的庄稼,冲毁了三分之一的花谷农田,对村庄里吃着旅游饭的人来说也是一个打击。假期期间,祥悦筱艺客栈能保持一半的入住率,比起之前天天住满的好时节,王朝祥更珍惜此刻得来不易的生意。他说:“有些人是回来走亲戚的,有些人是来看风光的,也有些人是关心我们灾后的情况,来这里小住。”
客栈的名字也有王朝祥的巧思,他把一家几口人的名字都放了进去,特别是孙女的“筱”字,他说:“店名要给人有印象,这个字大多数人看见都要想一下读音,就在他想的一两秒,我们店就在他那留下印象了。”
换作以往,王朝祥只在周末和假期的时候留在客栈,今年赶上中秋国庆假一起,他从重新开业那天就没离开客栈。“就算盈利少,甚至不盈利,我们都得开业,总会有人来的,要向前看。”中秋月圆,王朝祥和客人一起过了节,庭院里静悄悄的,能听见虫鸣和叶子沙沙的响动。
花谷农忙,瀑布下谷子丰收
秋日的太阳照得一切都透亮透亮的,天空呈现出澄澈的蓝,白云如游丝飞走,过路的飞鸟奔向适合过冬的远方。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清水花谷重新对外开放了,和以往不同的是,不需要门票和费用。
王朝祥的客栈距离清水花谷不远,得益于花谷的开放,也为客栈吸引了一拨游客。王进生说:“花谷免费开放,就是为了带动一下村庄经济,让民宿、餐饮在灾后能够恢复过来。”这是他赶着在黄金周开始前抓紧花谷的恢复和建设的原因。
被损毁的道路重新恢复,被摧毁的设备撤走换新,梯田上部分免于洪灾的作物,也迎来了丰收的季节。村民王龙今年63岁,他正在谷子地里收割垂下的成熟谷子。正是午后打盹的时间,他和几位村民一刻也不能闲着,需要抓紧把谷子收进仓库,这是暴雨后仅剩的几百斤谷子,将由村集体完成收获和包装,出售出去。梯田里的谷子能长到一人高,日光渐短,王龙和同伴们加快了手上的速度,谷穗很快装满了一车。
“我还是干地里的活儿最趁手。”王龙没别的手艺,干的是农民的活,平日里村里有点杂活儿可干,他也接。这回听说是村里的秋收,他便放下了家里的事,直往地里去。王龙说:“我家里遭灾也还没有完全恢复,得慢慢来,但是秋收耽误不得。”
旅游产业带动了下清水村的经济发展,但是其季节性和不确定性,让王进生走起了另一条发展路子——特色农产品销售。经过不断尝试,下清水村引进了彩色藜麦,在花谷的梯田里种上了油葵、谷子等经济作物,在兼具观赏性的同时,生产特色农产品,“打造景区需要经费,只有增收才能够继续干下去。” 王进生说。
王龙和几位村民动作很快,成熟的谷穗被装进三轮车后斗里,王进生拿着谷穗反复查看,“今年虽然遭灾了,但是谷子的质量都很好。”
缤纷的作物,成了花谷里靓丽的风景,山谷风轻柔掠过,此时谷物的香气阵阵波动。同样躁动的还有花谷外的人家,傍晚时分,不冷不热,洗车的村民和老友闲谈时也不忘手上的动作,家门口堆着土堆的人家,正要重修被冲毁的大门,粉刷新墙。李香还在店门口忙活着,过路的客人被餐厅的烟气吸引进去,席间的欢笑声穿透天空,重燃了群山间的烟火气。
新京报记者 陈璐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