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赞歌还是造谣?14部影视作品中的阿波罗登月

赞歌还是造谣?14部影视作品中的阿波罗登月
2024年05月21日 09:05 第一财经网作者:江晓原

   “阿波罗登月造假”的争论再度掀起波澜,我的影库中至少有3部美国影片是主张“阿波罗登月造假”的,而以往人们并没有太关注。

  科学外史II(29)

  千万别一看到这个标题就以为我又要谈“阿波罗登月造假”之类的陈词滥调了,这次我们不谈那些阴谋论。本文的任务,既不是为了论证阿波罗登月真实,也不是试图证明阿波罗登月造假。

  我给自己的书房起名“二化斋”,已经叫了几十年,我收集影视作品25年,目前二化斋收集的影片和剧集已经超过14000种(剧集无论多少集,一季只算一种)。我从收集之初就为影视作品建立了数据库,非常方便检索。这次“阿波罗登月造假”的争论再度掀起波澜,我在影库中搜检一番,找到9部,再加上尚未能够收集到的5部,共得14部作品,包括故事片、纪录片、动画片三种形式:

  《月球上的足迹:阿波罗11号》Footprints on the Moon:Apollo 11纪录片(1969)

  《摩羯星一号》Capricorn One(1978)

  《阿波罗13号》Apollo 13(1995)

  《阿波罗11号》Apollo 11剧集(1996)

  《永不言败:阿波罗登月背后的故事》Failure Is Not an Option纪录片(2003)

  《月之阴影》In the Shadow of the Moon纪录片(2006)

  《阿波罗》Apollo动画短片(2010)

  《阿波罗18号》Apollo 18(2011)

  《月行者》Moonwalkers(2015)

  《雪崩行动》Operation Avalanche(2016)

  《登月第一人》First Man(2018)

  《阿波罗11号》Apollo 11纪录片(2019)

  《为了全人类》For All Mankind剧集(2019)

  《阿波罗10½号:太空时代的童年》Apollo 10½:A Space Age Childhood动画片(2022)

  上述作品照年代先后排列(影片制作和上映年代有时会有1年的出入但无关宏旨),这个名单很可能还不完备,不过最重要的相关作品相信是包括在内了。

  上面14部作品中,大部分当然都是讴歌阿波罗登月成功的,比较重要的如《阿波罗11号》《阿波罗13号》《阿波罗18号》《登月第一人》《为了全人类》,都是如此。这些作品正面讲述阿波罗登月的故事,歌颂美国宇航员,体现“美国是人类领导者”的政治理念,自然在预料之中。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14部作品中,至少有3部美国影片是主张“阿波罗登月造假”的,而以往人们并没有太关注。

  三部影片中相对广为人知的是1978年的《摩羯星一号》。作为“登月造假”早期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影片根本没有提到过哪怕一句“阿波罗”或“登月”,这实际上是一部政治幻想电影。上映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之初,还曾被引进中国内地公开放映。

  影片《摩羯星一号》的故事说,美国NASA因为航天项目搞了16年,耗费巨额国帑却一直没有成果,越来越难以向国会和公众交代,于是首席科学家决定铤而走险,弄一个惊世成果出来——发射“摩羯星一号”宇宙飞船,载人登陆火星。三名宇航员在胁迫下不得不和首席科学家合谋,共同将一个弥天大谎持续了8个月,全美国全世界都从电视上看到三位宇航员飞往火星、在火星成功着陆,又顺利开始返航的“实况转播”。中间还包括宇航员在太空中和家人通话互诉关爱、宇航员家人接受媒体采访领受敬意等种种煽情场面。

  影片《摩羯星一号》最重要的意义,是用虚构的故事展示了“登月造假”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能性——所有“实况转播”都可以在摄影棚中拍摄,而只要极少数人参与密谋,就可以借助媒体造成谎言,成千上万的登月工程参与者根本不会知道真相。

  如果说影片《摩羯星一号》只是关于阿波罗登月造假的隐喻,那么影片《月行者》《雪崩行动》就是赤裸裸指名道姓的指控(或者说造谣)了。这两部影片在2015/2016年接踵问世,而且有很多相似之处。

  例如:两片都采用了故事片形式(《雪崩行动》用了“伪纪录片”形式),两片中的造假行动都是CIA策动的,两片中都说CIA最初想找大导演库布里克(S. Kubrick,因为他的《2001太空漫游》太震撼了),但没找到只好用了别的导演,两片的结尾都是开放式的(造假者交货之后都在电视上看到了和自己团队拍摄的一模一样的视频),两片结尾处都剪用了相同的真实电视新闻画面(展示美国万众欢腾)……

  后两部影片对“阿波罗登月造假”之说最大的理论贡献,看来是提出了“部分造假”这一思路。《月行者》中说拍摄假视频是阿波罗登月工程中的“B计划”——万一登月失败就拿假视频欺骗世人。《雪崩行动》编得更加详细深入,说CIA特工窃听了登月工程技术人员的内部电话,知道他们当时只能够载人飞到月球上空,但是要着陆(这才叫登月)并返回地球则无能为力了,所以必须拍摄登陆的假视频。这个“部分造假”思路,在最近这一波质疑阿波罗登月造假的热潮中颇得某些大V的青睐。

  最后还有一点,在这三部影片中,参与造假者(无论是被迫的还是主动的)在完事之后无一例外都遭到了灭口追杀——在一些美国人心目中,美国政府和CIA就是这么邪恶。

  我曾在2008年和我指导的史斌博士联名发表论文《阿波罗登月质疑与公众科学话语反思》(载《自然辩证法通讯》30卷6期),当时我们的判断是:阿波罗登月实有其事,而“登月造假”之说则情有可原。

  该文发表距今已16年。这16年中,中国的科技和产业突飞猛进,已在全球稳稳坐二望一(许多产业已成第一),而美国的工程技术能力却呈现出断崖式下跌(例如2017年宣布的“重返月球”三步计划,每一步都推迟了,到现在第二步尚未完成),登月对美国来说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一事实,必然导致公众心理产生微妙的变化。

  比如,许多中国人习惯“单向进步”的发展观——今天肯定比昨天好,明天还将比今天好,如果今天美国迟迟登不了月,人们就会怀疑:今天都登不了,半个多世纪前的1969年难道反而能够登上?其实“单向进步”发展观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许多事情“今天不如昨天”已经司空见惯。

  待中国人登上了月球,这桩公案是不是就能尘埃落定了呢?也不一定。毕竟月球还是挺大的(月球表面积约为地球表面积的7%,比整个亚洲面积略小一点),中国宇航员肯定有自己的任务,未必有闲功夫到当年阿波罗登月地点附近寻找物证。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