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琦幸
——读《王元化集》 缅怀吾师
王元化先生上承汉学,近接乾嘉学派的朴学传统,崇尚和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为他的三次反思积累了前所未有的学术厚度
先生在治学之初就受到国学大师熊十力等学者的私相传授,耳提面命,其效率是极高的
“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这两者在王元化先生那里结合得如此完美
任其劳,使人受其益;予居其难,使人乐其易
11月30日是王元化先生的冥诞日。远隔大洋,我不克前往悼念。学兄们代我献了花圈,我只得静静地在美国读新出版的《王元化集》十卷本,以此寄托对先生的哀思。
去年7月,暑假回国,我几乎每天守在华山医院王元化先生的病榻旁边。那时先生病情已不容乐观,生怕他有什么情绪反应,我们都没有告诉他真实情况,但是他的心里非常清楚。一次我扶着他在走廊里散步,他说:“琦幸,你到美国十多年,也只是每年回来那么一两次。我们每年见面不超过几天,以后交谈的机会更少了,这次有空你多来来。”先生的话语重心长。由此我推掉一切,几乎每天都到先生那里去,并带了一个录音机,跟先生一边闲聊一边做些记录,都是珍贵的人与事的回忆和学术思想。五个月后,当年年底,我又一次回到上海,还是去华山医院探望他,那时他已经很难再侃侃而谈了。但是他对于社会的关注还是一如既往,频频问我,最近美国的次贷危机怎么样了?怎么发生的?我回美国前夕,去医院向他告别的时候,他却没有像往常那样问我什么时候再来,只是用很微弱的声音说向孩子们问好。我心中有点不祥之兆,不知道我原计划今年暑假回国的时候,能否再见到先生。当时我们几个人还在商议,2008年11月30日在先生八十九岁生日的时候,要提前为先生做九十岁生日,将学生们的研究成果做一个小型的汇报展览,也要在更大的范围为先生庆生。那时心中只是默祷先生可以摆脱病魔,在他那独立反思的道路上留下更多对当今社会文化、政治的思考。
现在我读完了这部十卷本的全集,时间倏忽来到了先生的冥诞日。先生已经离我们而去半年了。抚摩着封面上先生的印和字迹,不觉荡漾起跟先生二十多年交往的往事。“斯人已去,典范犹存”的感觉油然而起。
诚如先生在十卷本的总序中说,“在我从事写作的六十余年中,我的思想有过三次较大的变化。这三次思想变化都来自我的反思。我是在严格的意义上使用‘反思’一词的,即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反省和检讨。”这也是海内外学术界所最为看重、最令思想界叹服的王元化真实剖白自己心路历程的总结,这三次反思的全部成果就结集在十卷本的《王元化集》中,可以说,这既是先生个人的反思历程,也是中国知识人在个人的独立人格上形成的自由思想和独立见解的总结。孤陋寡闻如我辈,在同时代人中是没有见到过的。诚如钱谷融教授在其名作《谈王元化》一文中所说,“作为一个学者,王元化总是在不断地思考与探索,他的著作,往往离不开一个思字。”同时,先生为文,却从来不轻易挥翰。这一点颇有点像近代国学大师、先生的湖北同乡黄季刚先生。黄的文章不见得多,但是无论是从材料的占有、资料引用之广度、思考之深度,还是对于现当代政治思想问题的剖析,无不一一探究其来源。正所谓“行文如老吏断狱,反复推敲,不放过一字一义”。先生的这种寻根究底的做学问方式,上承汉学,近接乾嘉学派朴学传统,崇尚和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从而也为他的三次反思积累了前所未有的学术厚度。
这部在他生前(2006年11月1日)审定的《王元化集》就是先生思想学术的第一手且也是最权威的著述。
煌煌十卷,既没有浮光掠影的应时之作,也没有浅尝辄止的泛泛而谈,饱含着先生一生的所思所得,可谓呕心沥血,字字珠玑。三次反思,广为人知。当然,因为第三次反思最成熟,最有深度,并且直接用论文和专著的形式出版公之于世,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乃至批评,学界故认为第三次反思最为重要。也有的学者认为第二和第三次反思最为重要。但我认为每一次都非常重要,就像阶梯一样,每一次都在前一次的基础上升高,而且三次的反思缺一不可。这方面论者尚多,我想从先生在占有材料的扎实和追溯本源的功力上,来探讨先生治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