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洪波:药品暴利的顶点在哪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08:21  珠江晚报

  芦荟利润1300%,恩丹西酮利润2000%,药品暴利不知顶点在哪里。

  两种药品都是治癌症用的。你们的癌症,他们的暴利,现在这已经被看成正常,如果说患者有意见,那也不过是反对药价高到承受不了而已。

  有病不上医院,在现代社会就是问题。如果故意不上医院,那就是愚昧;如果被人诱导而不上医院,那诱导者要被谴责乃至被惩办;如果穷得不能上医院,那证明的就是贫穷的可怕。

  有病上了医院,又会如何?药价暴利就等着你。此刻,整个以医为业的人们为你的病、你的到来而心里发出欢呼,包括行医的、卖药的,整个暴利链条因为你的病和你的到来而转动。

  内部人士说,“出厂价只有医院零售价的十分之一,或者是七分之一,八分之一,这种药是很多的”。也就是说,不只上癌症药才会贵,贵已经成了药的代名词,成了病的代名词。你的生命是无价的,所以要买走你的病,花钱也是无底的。

  当然,医疗又是科学的事业,并不保证你的病能够治好,很多病都束手无策。生命有限,所以你有限的生命怎样变成医疗体系的最大收益来源,这是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一个传统笑话说,有乡下郎中多年苦心,就是使病人不愈,从而可以维持生意。这种极端的情况现在估计是不会有,但精髓还是可以掌握的,例如医院会鼓励剖腹产,鼓励对癌症晚期病人手术治疗而非保守治疗,这都能制造更大的收益。游方郎中治癌症,草药成麻袋地卖,这往往被揭露。如果你在正规医院,同样会买很多很贵的药,这容易被视为正常。

  如果说医疗是一个产业,那么这个产业的行销,应当作为最成功的商学院案例。它结合科学、文明、现代的价值内涵,以及全球所有国家的法律和国家意识形态的特别保护。医疗已完全商业化,以至于与医有关的一切,都视疾病和病人为资源,而且无所谓暴利,只求迅速把一个病人作为资源开掘完毕,人固有一死,疾病固有一个分晓,所以时间有限,开掘须从重从快从狠。

  很多人讨论“药价虚高在什么环节”,想弄清究竟,加以控制。真的是缘木求鱼。医改方案说,要调整医疗支出的结构,就是降低药价,提高诊疗价格。利益水平已经到达了某个高度,这是降不了的。药价降不降得了,说不清,降了,诊疗价格也会补上,恐怕还有多。

  你病了,很多人笑了。改是困难的。如果权力改不掉腐败,怎么可能改得好医疗的价格?两者情理相通。下工人的岗,征农民的地,拆市民的房,都不难办;改权力的革,降医疗的价,容易吗?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