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禹:蔬菜结构更优化价格才能更稳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08:34  央视《东方时空》

  5月27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表示采取措施遏制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不能忽视农副产品背后的炒家力量;蔬菜生产和销售的结构更优化,才能价格更稳定。

  昨天我还听国家统计局的总经济师姚景源说,他不相信有炒家看得上蔬菜,他认为炒家只看得上黄金。他的这个说法,我不太同意。我觉得对于农产品背后的炒家作用,一定不能低估。一方面像大蒜、绿豆这样的农产品,完全搁得住,搁几个月没问题,完全可以成为炒作的对象。另一方面,炒家其实门槛很低,他不是都那么高雅地只去炒黄金。只要能够盈利,他也不辞辛苦地去炒菜。背后还有一些不是有形的炒家,是无形的一种不对称的信息的力量。比如说突然会疯传某种东西对于养生可以有作用,所以大家一下都去买,这样的一种不对称的信息也会造成价格的波动。

  如何来遏制价格波动?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解决农产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解决农产品信息的问题提了很多年,一直落实得不太好,现在很多蔬菜的价格都不是很透明。如果地方政府在这方面不能发挥作用的话,而提供农产品信息又不能成为一个盈利项目的话,恐怕这件事就会是雷声大、雨点小。

  今天价格主管部门已经说了,就算他炒作了不盈利我们也要罚款100万。但仅仅有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我觉得蔬菜自身生产和销售的结构如果不能更加优化的话,它的价格就仍然会进一步波动。这个结构的优化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生产结构。我们现在的蔬菜生产在全国来看有很多地方是大型的基地,然后向周边方圆几百公里的地方供应菜。这种生产方式其实现在不太适应我们今天城市里边越来越需求蔬菜稳定供应的需求,我们很多城市的管理者,他放眼一望郊区,他觉得那里边的地都应该是卖了地去盖房的。其实里边有很多地是应该用来建菜地的。只有在大中城市的郊区建立更多的本地蔬菜供应基地,才能减少蔬菜流通环节当中的风险。再一方面,我们的销售环节也有问题,我们很多城市里边买菜的人要跑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去买菜,其实这个城市的郊区就有种菜的,但是种菜的因为信息不对称,他要把自己的菜先来一个“国内五日游”,先送到那个几百公里外的地方,再被本地城市的人再买回来,这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结构调整的潜力非常大。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