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信海光:请先别忙着笑话韩国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10:47  竞报

  5月21日,甘肃省党报《甘肃日报》发表更正,称:本报于5月14日《文化·生活》版刊登的《李白并非韩国人》(作者王钰)一文,经核实,韩国首尔大学没有“历史系”,没有“教授金秉德”此人,系作者引用资料之误,特此更正,并向读者致歉。

  这则“更正”估计没有多少读者看到,但被更正的那篇文章“李白并非韩国人”,经过中新社网站的转载,却传遍了整个互联网。在那则假新闻中,说据韩国首尔大学历史系教授金秉德考证李白是韩国的后代。还说唐朝另一些重要的诗人如李商隐、李贺、李涉等“李”姓诗人,其实也都是韩国人的后代等等。据此,金秉德教授已经计划向联合国有关机构提出申诉,抗议中国歪曲历史事实,剽窃韩国文化,并申请将唐诗列为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云云。

  替韩国人编段子,以达到对其鄙视、谴责的目的,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近年来,有关“韩国人打算夺走中国人物及历史”的假新闻频频出现,比如,说韩国人把孙中山也划归己有、要把汉字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释迦牟尼也是韩国人、部分长城应为韩国人所建等,这些还都是海内外中文媒体正经报道的,至于未见于官方报道而只流传于民间的段子,更是数不胜数。这些真真假假的文字恶化了韩国以及韩国人在中国普通人心目中的形象,并有破坏两国外交关系的趋势。据韩媒报道,已经有读者要求韩国外交部“对制造虚假新闻但却不注明出处,拿不出证据并加上贬损和诱导性用语,使文章被海内外网站广泛转载,以讹传讹造成严重恶劣影响的的个人、单位在所在地提起法律诉讼,在必要时可上升为外交事件”。

  实际上,很多流传于互联网的类似段子并非只针对韩国人,关于日本人的也不少。比如,前几年一位中国朱姓行为艺术家创作了一系列关于吃死婴的摄影作品,网上就是作为日本人的恶习被流传,类似的还有“盆景猫”等。

  互联网上鱼龙混杂,一些谣言或者恶搞被广泛流传本不稀奇,但作为媒体,也频繁参与到谣言的传播当中推波助澜,则稍嫌过分,这其中除了制作者的疏忽之外,其后是否有几分深藏的狭隘民族主义倾向呢?值得深思。

  中韩两国自古就是友好邻邦,历史上,两国的友好和平时期是绝对的主流,不和睦则只在极少数的时间段才有。远到壬辰倭乱(中国称万历朝鲜战争),近到抗日战争,中韩两国都曾有并肩与日本侵略者作战的历史,而现在,中国更是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有近百万韩国人居住在中国,在这种背景下,两国国民实在没有彼此龃龉的必要。

  那为什么民间互联网上仍会有许多不和谐声音呢?论其原因,除了近年来中国“韩流”盛行引起的正常反弹之外,双方民间民族主义的勃兴是一大原因。三十年来,中韩两国经济都在蓬勃发展,综合国力也与日俱增,但却又并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自信又敏感是这个阶段国民心态的重要特点,两个“敏感”的文化碰撞,再加上双方国民都有“乍富”之下暴露出来的丑陋一面(比如势利眼、观光旅游中的肆无忌惮等),产生互相看不起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事实上,在海外华人社会“看不惯”韩国人的情形发生的确实更早,据畅销书《我们台湾这些年》记录,以前韩国队与日本队在台湾打比赛,当地人都是支持日本队的,而近年来的关于韩国人假新闻的最早版本,也多出于大陆以外媒体。

  关于韩国的段子虽然很多为假,但反映真实情况的也有不少,比如文化符号的争夺、中国留学生在韩国受冷遇、极少数当地民族主义分子的不合理领土要求等。然而尽管如此,这些却并不涉及中国根本的国家利益,再思及韩国国土狭小且南北分裂的现状以及长期沦为元明清各朝属国的历史,作为泱泱中华的国民,更应保有一种大国包容心态,而不是针尖对麦芒地互相编排。

  当年,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拍纪录片《中国》记录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片中就揶揄中国人说什么都是他发明的,而不少外国友人亦对中国人往年强调足球、火箭等各种物件发明权印象深刻,人家也就仅仅揶揄几句而已,并不太放在心上。如今,对于韩国内部的一些文化觊觎之心,中国人实在没必要反应过激,一笑置之可矣。毕竟,在韩国朝野理性仍未失其主要地位,更何况,两国在文化上是如此相像,简直就是结在一个藤上的瓜。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