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份扬州炒饭”喂猪背后的浮躁心态

2015年10月26日08:00   南方都市报 收藏本文
炒饭被当作厨余垃圾送去喂猪 炒饭被当作厨余垃圾送去喂猪

  10月23日,扬州一盘总重量为4192公斤的“扬州炒饭”,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但随即爆出炒饭被当作厨余垃圾送去喂猪。网友纷纷质疑主办方 这是在“浪费粮食”和“作秀”。24日,该活动的承办方回应,拉去喂猪的只是因露天制作导致不宜食用的部分,其余部分还是按照预先安排送给学校和企业。 (10月25日《北京青年报》)

  尽管由300人操作、耗费一个多小时而制作完成世界“最大份炒饭”,的确为扬州赢得了成功打破吉尼 斯世界纪录的荣耀,但主办方却因此招致“浪费”和“作秀”等的舆论质疑。毁誉参半的背后,更暴露出部分国人一味追求眼球效应而罔顾勤俭节约和创造价值的功 利化思维与浮躁心态。

  追溯《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由来,其诞生背景缘于当年英国吉尼斯啤酒公司的执行董事休·比佛爵士的一个设 想,就是寻求既能帮人们找到吹牛依据,又助了酒兴、卖出更多的酒。由此解读,以记录“世界之最”为宗旨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当为记载世界上最好、最 坏、最美、最怪、最惨、最大、最小等光怪陆离甚至难以想象事物的集大成者,其逗人一乐的娱乐意义不言而喻。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 经为吉尼斯世界纪录赋予了“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创造奇迹”的精神内涵,但其罔顾社会效益、诱导标新立异的“吹牛”本质却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在我国, 追求“破纪录”更成为一些人借机炒作、以期制造轰动效应的工具与平台。君不见北京长30米宽6米的“世界第一蛋糕”、深圳可供1.3万人食用的“大盆 菜”、南宁长达20 1米的“世界卷粉王”,以及沈阳重达4吨的特大元宵等的乱象丛生。

  一些人对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乐此不疲的热衷, 缘于一个认知上的误区,即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视为可以与“诺贝尔奖”和“世界遗产”等量齐观的世界级项目。这其实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前者纯属一味索求“世界之最”的猎奇游戏,无需考量科技含量与社会价值,只要前无古人,不论最傻最笨。其竞争难度和价值意义何以与后两者相提并论?

  破吉尼斯纪录的“最大份炒饭”,不过是为企业做广告、为当地造“业绩”的宣传噱头。提高扬州炒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重在脚踏实地的诚信经营和一丝 不苟的质量监管。这种以浪费社会资源为代价、旨在满足其哗众取宠虚荣心的行为,既悖逆社会民意和发展大势,也助长了心浮气躁的社会病态,更与当下的“大众 创业、万众创新”没有半毛钱关系,其弊大于利的负面效应显而易见。

  围观“最大份炒饭”,不仅止于对“炒饭喂猪”等食材浪费的吐槽, 更需着眼于对靠拼“人海”和“撒钱”取胜浮躁心态的反思与矫正。让刷新吉尼斯纪录的活动真正回归“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创造奇迹”的本源。正如四川行政学 院社会学教授肖尧中所言,“创造纪录的东西是需要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或者可行性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评定标准可以以这来衡量。”

  □张玉胜

文章关键词: 吉尼斯世界纪录 最大 炒饭 扬州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