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晨练人遭遇高空“水枪”扫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14:53 新民晚报

  昨天上午10时,绍兴公园内的一块空地上响起音乐声,三五人翩翩起舞。20分钟之后,一阵“大雨”从天而降,不偏不倚落在“舞场”中央。“又开始浇水了……”人群赶紧散开,“今天已经是第7天了……”

  这一幕发生在绍兴路62号绍兴公园内。浇水的是居住在和公园一墙之隔的60号的一位居民,原因是“实在无法忍受持续不断的音乐声”。60号的其他居民对他表示支持,因为
“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5楼窗口伸出“水枪”

  上午10时,记者来到这个面积还没一个足球场大的迷你公园。进门走了没几步,看到前方一大片地都是湿的。“已经浇过了一次,7时左右,有人来做操的时候。”一位老者边说边抬手往上一指,顺着这个方向,记者从茂密的树枝中看到,60号5楼有个正对公园的窗户,一根晾衣竹竿上绑着皮管,从窗口斜伸出来。

  公园实在太小,几棵大树把空间分割开,能跳舞、做操的地方只有两处,全都在居民楼正下方。早上,所有的长椅上都坐满了老人,下棋、看报、聊天的都有。上午10时到11时,是跳舞时段了。刘先生将大喇叭挪到了大树下,打开电源,音乐声起,几个中年妇女走到湿淋淋的空地上,舞了起来。

  有趣的是,跳舞的人一旦舞到面朝居民楼的方向,总会有意无意抬头向上看,注意竹竿的异动。“总归有点吓势势,万一被浇到哪能办?”几乎每个走进公园的人,都会警惕地向上张望,跟熟人打完招呼,下一句十有八九是:“今朝浇过了?”刘先生说:“浇水的事情,绍兴路上的人都知道。”

  跳到哪里浇到哪里

  4支乐曲一过,跳舞的人渐渐多了。就在大家放松警惕,以为太平无事时,水滴从天而降。

  “浇了浇了!”跳舞的人纷纷退开,坐在旁边椅子上的老人被搀扶着起身离开“危险地带”,大伙儿的目光齐刷刷望向楼上。只见一位老伯从5楼探出头来,甩了两下竹竿,水滴突然变成水柱,“哗啦啦”倾泻而下。

  音乐声并没有停止,跳舞的人拐过大树,来到了另一个空地上,竹竿也转了个角度,跟了过来。一对中年妇女颇为挑衅地撑起了一把伞,在众人的笑声中,回到湿淋淋的场地上跳了几步,随即退了回来。

  刘先生说,他们和居民间的矛盾已经好几年了,近两年愈演愈烈。“一开始有人扔垃圾,我就被鱼内脏砸到过。”后来,居民们报过警、找过环保局,绿化局,没解决问题,最终演变成今天的“浇水闹剧”。

  “这个时间又不早,而且我们已经调轻音量,把喇叭往远处移了。”刘先生觉得,他们已退让到极点,没想到对方会采取如此手段,“水浇到人怎么办?万一有老人滑倒,谁来负责?”

  我们实在没有办法

  记者向60号的一位居民打听浇水的缘由,没想到引来近10人七嘴八舌发牢骚,浇水的范先生也在。“我们采取这种极端手段,实在是因为没有办法了。”楼里有人支持他的做法,甚至觉得“太轻了”。

  范先生说,56号、58号、60号3幢楼的居民,每天都要饱受“音乐”的骚扰,除了下大暴雨、大雪,一年365天,每天6时就被吵醒了。“音乐从早到晚听多了,就成了噪声了!”居民们统计了一下,110警员和环保绿化部门已经来过30多次,他们一来,音乐声就会轻一点,但过了几天又响了。忍无可忍之下,居民们找过居委会、街道,但情况并没有好转。

  最后,居民们表达了他们的要求:公园里不应放音乐锻炼。“复兴公园、襄阳公园离这里不远,他们有地方可去啊。”本报记者徐轶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