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支职工业余联防队走过20年 弄堂里,每晚响起声声摇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9:00 解放日报 | |||||||||||
走过20年,联防队人数从66人发展到现在的百余人,原本清一色的上海话提示中也
20年巡逻后继乏人 徐玉荣是联防队的第一批老队员。1986年,居民区支部书记邀请他加入联防队,他一口就答应了,“贵州居民区是个老城区,大部分居民都把小区当家了”。正是出于这份感情,徐玉荣和队友们甘愿在大年三十晚上裹上棉大衣,在小区里一遍遍巡逻。 从1986年至今,队员们累计巡逻时间达1.5万余小时,仅今年上半年,联防队就协助抓获3个犯罪嫌疑人,协助调解71起治安事件,服务独居老人21户。 然而,随着年轻人陆续搬出社区、社区呈老龄化趋势,“谁来接班?”成了联防队面临的最大问题。 动员新上海人“联防” “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新上海人。”老队员朱金山说,2000年后,到贵州居民区开店、居住的新上海人多了起来,最多的时候超过600人。 这些新居民,最初是联防队服务的对象。老队员记得,晚上摇着铃一路巡逻过去,街沿边上的小店卷帘门往往有几家没锁好。“我们有时候会故意留下记号,然后替他们把门锁好,第二天再上门提醒。”店主们十分感激。当居委干部上门邀请参加联防队时,三十多岁的五金店主上官凯旋一口答应。他和另五位新上海人成了最早加入联防队的新成员之一。 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方皖瑾表示:“动员新上海人,符合老式小区中青年人减少、新上海人增多的趋势。” “我们也是社区一分子” 来自江苏的章益是参与联防队活动最积极的新上海人之一。他在贵州居民区住了整整10年,早已把自己当作社区一分子。 “过去我听窗外摇铃,联防队提醒居民关好门窗、防火防盗,觉得心里很踏实。”现年66岁的章益五年前加入了这支队伍,“关好门窗、防火防盗”成为他说得最熟练的一句上海话。居委干部张翼飞悄悄告诉记者,前年章益突然中风,双手连鞋带也解不开,但病情缓和之后,他又继续摇铃巡逻。 如今,联防队中已有三十多位新上海人,他们来自江西、安徽、江苏等不同地方,年龄从30岁到60岁不等,从事务工、经商等不同职业。他们每月有一到两次要带上红袖章,和居委干部、部分居民一起,在小区来回巡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