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影响环境项目须经公众听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7:01 千华网

  千山晚报消息 今年,截至目前,全市因为环保问题没有通过市环保部门审核而否决的建设项目已经达到18个。据悉,“环评”已经不再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核方面的唯一要求,还要求新建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必须达到国内先进或者国际先进的水平及污染物排放总量达标。今年,我市提高了各类建设项目的环保“准入门槛”对各种污染严重的项目坚决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

  今年,我市经济快速发展,通过市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就达到了98个。其中,除了商业、住宅项目,90%以上的建设项目都在工业项目比较集中的地区。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任何项目的建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把关,对各种污染严重的项目坚决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因为环保“准入门槛”提高,未通过审核的新建项目也大幅增加,去年同期仅有3个项目被亮红灯,今年已增至18个。这些项目都在项目建设运行前期就因为选址不符合规划要求、与产业政策相违背等原因而没有通过审核。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环保部门完善了建设项目审批公众参与制度,对建设污染比较严重和环境问题较突出的建设项目,召开可能受项目影响的公众、企事业单位参加的听证会、论证会,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在环保审批工作中,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同时,以“达标排放、总量控制、以新带老、清洁生产”为原则,对建设项目严格实行污染排放总量控制。要求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做到增产不增污,进而达到增产减污。同时,涉及到用电、用水等量大的高能耗、高物耗项目,不能再批,并且将造纸、印染等高能耗项目的审批权上交到省级部门。

  此外,环保部门还完善了建设各项目审批公示和“三公开”制度,重点项目竣工验收前在市级媒体上公示7天,审批制度、审批程序、审批时限向全社会公开,建设项目审批情况定期在市环保局公开网站上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为提高工作效率,市环保局在改革行政审批机制、提高行政效能基础上,实施了新的审批运行机制。增加审前咨询环节,提高审批速度,规范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方式,简化审批流程,推出一系列审批新举措。同时,帮助企业引入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理念,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提高企业诚信意识,树立一批环境与经济“双赢”的环境友好型企业典型,努力寻求环保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为经济发展服务。0820B011

  记者 王鑫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