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故事大王”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08:53 扬子晚报

  江中小岛世业洲,有一位“故事大王”——这称呼可不是随便封的,而是中国故事家协会正式命名的,全省仅他一个,名叫施德玉。35年来,他义务为人们演出近3000场,没有要过任何报酬。在当地,人们亲切地喊他为“镇江的赵本山”。

  记者见到施德玉时,他刚给群众演出归来。他演的曲目叫“一笔用餐费”,是配合新农村建设创作的曲目。问他在哪里演出,“在村头嘛!”施德玉爽朗地笑着说,“这么多年了,我的舞台多数在田间村口。只要群众希望我演出,我往那里一站,张口就来。任何场合我都可以演!”

  施德玉是土生土长的世业洲人。1971年他高中毕业后,师从扬州评话大师王筱堂学艺,一年半后回到丹徒,在工厂搞宣传工作,1981年调到世业镇文化站当专业文化干部。

  “这么多年来,我义务为群众演出了将近3000场次。我的‘本子’都是自己创作的,因为我工作在基层,一方面对各种政策比较了解,另一方面又很懂得群众的欣赏口味,所以,我的演出就受欢迎。”施德玉是用身边事作创作题材,以小事情反映大主题,他的“天地”十分宽广,比如计划生育的、农村联防的、反腐倡廉的,等等,“关键是基层群众都能接受、能欣赏。老实说,我的故事和评话的语言都是很‘土’的,但群众一听,马上就懂!”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今年已55岁的施德玉对自己的表演才能很是自信。他说,如果不是语言上有“区域障碍”,他的演出会走向更大的范围。“不过我已很满足了,在整个镇江,多少人喜欢我的演出啊!我的观众至少有几十万人了。我甘心当一个‘土’演员,只要群众认可我,我就很满足,从来没有考虑过报酬的事。”

  施德玉的演出足迹遍及整个镇江,而且走出了镇江。他获得了江苏省第一届到第四届戏剧小品曲艺大赛的一等奖、全国故事大王比赛特等奖、全国“群星奖”金奖等。最重要的是,作为一名“草根”演员,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几乎离不开他。本报记者 朱新法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