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父子同名创作《老夫子》(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10:47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父子同名创作《老夫子》(图)

  图为王泽先生与他的小“粉丝”们在做游戏记者李福民见习记者冯炜实习生惠堃摄长袍马褂的漫画人物老夫子,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漫画形象,昨日,《老夫子》的漫画作者王泽来到西安签名售书,这个年过半百的画家,个性开朗幽默。

  父子共用一个名

  最早创作《老夫子》这个人物造像的是著名漫画家王家禧,当年创作《老夫子》时,他借用了自己大儿子的名字,署名“王泽”,而后因为王家禧身体不好,其大儿子王泽开始子承父业,继续创作《老夫子》,从此父子俩开始“合用”一个名字。至于当年父亲缘何想起来用儿子的名字作笔名,王泽解释说:“关于这个说法就多了,我父亲有时对我说,是因为他画老夫子时,看到我从他的眼前跑过,就用了我的名字。有时我问父亲用我的名字,怎么也没有经过我同意,他就说:‘我是你爸爸,我怎么就不能用你的名字?’”

  在王泽看来,身为漫画家的父亲,生活很是单调,一张桌子、一枝毛笔还有笔墨,父亲的生活其实就局限在了十几平米的小房间中了,因为画漫画并不赚钱,有时养家糊口都很艰难,所以王家禧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漫画,不成想后来王家几个孩子都以画漫画为职业,王泽说:“画漫画似乎有传染性,父亲没有教,不想让我们学,但我们都会了,我们常调侃老爸,说他的教育是最失败的。”

  中国漫画受到日本漫画强烈冲击

  “中国漫画处境很艰难,”王泽解释说:“在中国很多人的观念中,画漫画不是大动作,漫画家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但是在日本就不是这样,日本漫画业之所以如此发达,就是因为漫画家备受关注和尊重。”和日本漫画业的团队合作不同的是,中国漫画家一般都是个体创作,在王泽看来,这也正是中国漫画遭受重创的原因之一,他解释说:“中国漫画家一两个月才能创作一本漫画书,但出版社购买日本漫画版权之后,一个月就可以推出6本,这怎么能比呀?”而最让王泽担心的是现在很多年轻漫画家创作时模仿日本漫画风格,王泽说:“日本漫画做得很是精良,但是模仿其风格势必会淹没掉自己的风格,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其实中国上个世纪曾经有很好的漫画,放弃了是件很可惜的事情。”

  碑林让我心灵得到洗礼

  或许是受到了画漫画的影响,虽然已年过半百,但王泽的个性很是开朗,他把老夫子的头像画在左手心里,签售间隙,他会冲着小孩子们猛得伸开,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嬉笑逗乐之余,王泽也有严肃的时候,说到西安的碑林,王泽是肃然起敬:“我十多年前来西安的时候,曾经到碑林去过,这次我来西安,我无论如何得去一趟,所以就抽空去了,看到怀素、张旭的书法,那种舒畅流动,让人觉得神清气爽。每次看到一块块高大的石碑,我就会在心底里对它们说,‘这么多年,老朋友,你们还好吗?’走在那一排排的石碑中,我觉得自己的心灵受到了洗礼,身上的俗气被洗涤得了无痕迹。碑林真的很了不起。”记者贾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