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驾校监管严了“黑心教练”少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16:19 新民晚报

  不少学车人向本报叹“苦经”:教练要孝敬,驾校要通融,学开车的“潜规则”可真不少。

  今年4月1日起,公安部91号令《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正式实施,明确或调整了驾驶培训中的一些行规,规范培训市场。4个月过后,情况如何?记者对上海的驾驶培训行业展开一番调查。

  学员“神秘人”考场旁指点

  小李向记者讲述了他参加倒车考试的遭遇。考试前他应教练要求交了100元“通融费”。考试过程中,有一不明身份的人员在20米开外高声指点,提醒他什么时候打方向盘,什么时候刹车。他能确定“神秘人”不是考官,但考官对此人睁一眼闭一眼。考试结束后,小李与其他学员交流,发现未交“通融费”的学员没有遇见“神秘人”指点。

  “实践考试不是笔试,老师傅要挑新手的骨头不是难事。”小黄回忆,自己在大路考时,前方出现横穿马路的自行车,被考官捷足先“蹬”刹了车,不合格理由是“遇到危险情况未及时采取措施”。向他的教练交了“公关费”以后,小黄在第二次考试时也碰到几乎相同的情况,但最后通过了考试。小黄认为,不同考官可能标准不同,但也不能否认存在“潜规则”。

  在采访众多学车人时,记者搜集到了如下在学员口中流行的“潜规则”:学车除了要向驾校交钱,还得“孝敬”师傅,否则没好果子吃;车管所给每个考场设置一个指标合格率,如果考生水平普遍出色,就有可能有人成为“冤大头”;理论考试可以聘用枪手,300元一次,包考包过……

  教官学会维权勇于说“不”

  一方面抱怨“潜规则”,一方面又“心甘情愿”地接受“潜规则”,学员的矛盾心理确实比较普遍。但事实上,要冲破这些“潜规则”并不难。

  今年4月1日起,凡在上海的驾校报名,必须签署市工商局和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协会联合制作的《上海市机动车驾驶员驾驶培训合同》,合同对收费、退学、违约责任、学员权利义务等都作出了详细规定。在这份合同上还印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协会监督投诉电话、驾校投诉电话,而学员报名时可获取的《机动车驾驶培训学员手册》也提供了交管处和车管所的投诉电话,对于那些违规操作的驾校、教练和考官,学员完全可以直接投诉。

  而一些正规的驾校更有自己严格的管理制度。军体驾校副总经理时恒宝介绍,为了约束教练员,他们明文规定:从学员填写报名表到拿驾驶证的这一时间段内,如发现教练员收受学员财物,驾校将予以除名,并向车管所通报。於峰教官如是说:学员要在教练开口时学会说“不!”相信自己的实力,投机取巧只会纵容这种“潜规则”的蔓延。

  驾校收敛不少仍有漏洞

  对于形形色色的“潜规则”,一般正规驾校都是深恶痛绝。据了解,基本上每所正规驾校都设有自己的投诉专员,因此纯粹的吃拿卡要,收敛不少。不过,部分驾校还是对“黑心教练”网开一面,发现后仅做除名处理,并没有向车管所通报。对此,行业协会正在酝酿建立教练诚信档案并联网,争取早日让“黑心教练”无处藏身。

  另外,部分驾校在一些细节处理上还有漏洞,给“潜规则”有了发挥的空间。比如,没有对训练时间、训练地点做明确规定,于是每到午餐时间,一些教练员就使用“潜规则”,让学员为他埋单。有些驾校对考试通过率卡得过严,他们给每位教练定下很高的合格率。一些教练员为了避免奖金被扣,也不得不动起歪脑筋,使“潜规则”有了“用武之地”。

  市场日渐规范仍有瑕疵

  说实话,比起前几年来,上海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市场已日渐规范,这使得那些“潜规则”越来越吃不开。比如,20%的夜间行驶抽查,上海的筹备工作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又比如大路考、小路考的全部安装红外线探头已摆上了日程,“神秘人”的指挥也不一定有用了。

  不过,不规范的情况还是存在。比如说新增加的所谓心理测试,记者上月在大柏树体检站亲历体检,发现只是体检报告上摆摆样子的选项。

  本报记者乐梦融

  评论07082010701

  

驾校监管严了“黑心教练”少了
辛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