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1岁女孩疑因救狗溺水致多器官损伤 救她的叔叔募集善款助其康复
5月17日,是鑫鑫的11岁生日。
但病床上的她,却没有办法吹蜡烛,不能缠着爸爸妈妈要生日蛋糕。等待她的,是每天一个小时的高压氧舱治疗,是每天8节康复课,练习吞咽、僵直的肌肉……是对这个世界的感知意识断档重启。
3月27日,乐至县石湍镇,11岁的鑫鑫不慎在水库溺水,被好心人救起后,已经没有了呼吸心跳,经过半个小时的急救才终于恢复了呼吸,随后经过28天的重症监护室治疗,转入漫长的康复训练。
11岁女孩不幸溺水
心肺复苏近半小时才恢复呼吸
“有个女娃儿淹到了,是不是你家的?”3月27日下午,袁开兵守着水果店的生意,突然一辆救护车开了过来,急救人员着急地问他。“我一看,是我女儿,咋个遭水淹到了?”袁开兵说,他来不及想太多,只带了手机就跟着救护车往乐至县人民医院赶。“(救护)车上还有她的同学,吓到了”。
袁开兵说,3月27日是周六,鑫鑫说要跟同学去耍,就在不远的社区,他同意了。午饭后,鑫鑫就出了门。
将鑫鑫从水里救起的好心人和军回忆,当时临近清明,他回乐至老家祭祖,饭后和家人去水库边走走。距离水库还有100余米,就看见一个小伙子慌张地喊,有人落水了(事后得知小伙子不会游泳)。和军赶紧从水库堤坝的另一边跑过去,看到距离水库边四五米远的水面浮着一个小孩子,岸上有个孩子在哭喊救人。
来不及脱衣服,和军跳下水库,游到落水的孩子身边,把人拉到岸边,但堤坝有几米高,爬不上去。刚刚呼救的小伙子和岸上的小朋友一起帮忙,才把落水的孩子拉了上去。“手都白了,呼吸心跳都没有,舌头都吐出来了。”和军说,他赶紧给孩子做心肺复苏,连续按压了10多分钟,累得脱力,换了人接手继续按压几分钟后再换回来。大约按压了25分钟左右,就在大家都快要失望放弃时,落水的孩子终于“咳咳”地有了呼吸。
急救过程中有人拨打了120电话,此时也恰好赶到,和军等人便将孩子交给急救人员处理。
袁开兵说,他们后来了解到,出事前,有人看到两个孩子各抱了一只狗,好像因为狗掉进水里,女儿去救才溺水的,后来还有人从水库里捞出一只狗。因为另一个孩子也吓到了,他不想她再受到伤害,也就没有再问具体的经过。
ICU住了28天
转入康复治疗
在资阳市区上班的曾桂英接到女儿鑫鑫出意外的消息,立即打车往乐至县的医院赶。“在乐至抢救了1个小时,医生说太严重,让转到资阳的医院去。”曾桂英说,在转院的救护车上,她才看到女儿,此时孩子已经没有意识,只是烦躁地蹬腿、像是痛苦地挣扎,“喊她也没有反应”。
在资阳的医院抢救了17个小时后,病情稍微平稳的鑫鑫再次转院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直接被转入了重症监护室。
曾桂英告诉红星新闻,在重症监护室,鑫鑫一住就是28天。在医院出具的临时病情证明书上,红星新闻记者看到,鑫鑫的病情为“呼吸衰竭、缺血缺氧性脑损伤、重症肺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缺氧缺血性肝功能损害,消化道出血……”
“9天之后才下(撤)了呼吸机。”曾桂英说,从鑫鑫进入ICU病房,她就吃住都在病房外的铁椅子上,寸步不离,“这里离她近点”。万幸,鑫鑫在病房里逐渐好转。
4月24日,鑫鑫转入了八一康复医院,开始康复训练。从5月6日开始,鑫鑫在成人高压氧舱接受每周5次的高压氧治疗,每天上下午都是满满当当的康复课程,训练吞咽能力,缓解肌张力……
曾桂英说,第一天到八一康复医院,鑫鑫的脑袋就像摆钟,不停地摆头,四肢、身体无意识地翻动,又要输液、康复训练,又要给她换尿不湿、喂奶粉,虽然有亲戚来帮忙,但两个人无比疲惫。
“一天睡不到3个小时。”曾桂英说,鑫鑫靠胃管进食,但无意识挣扎的她总是要把胃管拔掉,“一根就是两百块”。她只得抓住鑫鑫的手,按住身子,不让她乱动。有一天凌晨,曾桂英实在太困,明明已经绑住了鑫鑫的手,仍被她拔掉了管子。
5月6日,鑫鑫开始接受高压氧舱治疗,但一直挣扎不断,曾桂英既要按住她的手、抱住头安抚,还要腾手出来按住氧气面罩。高压氧舱里只能一个人陪护,曾桂英分身乏术,“真的已经精疲力尽,不晓得还能撑到多久”。
家境困难
但康复才刚刚开始
无力支撑的还有医疗费用。
曾桂英告诉红星新闻,她和丈夫袁开兵是重组家庭,各自原本都生育有子女,本没有打算再要孩子,但发现有了鑫鑫之后,还是决定生下来。所以鑫鑫出生时,曾桂英已经是39岁高龄产妇。
曾桂英说,虽然家里开了一个小水果店,但生意并不好,她原本在学校外面卖小吃,因为疫情也没有卖了。袁开兵年轻时因病、脑子不是很灵光,她自己也有过敏性哮喘等疾病,所以水果店是唯一的经济来源。本来,她打算跟亲戚学技术,刚刚离家到资阳不久,鑫鑫就出了意外。
鑫鑫的爷爷已经80岁,奶奶也76岁,年老多病,奶奶已经因为生病在医院住了好多天。鑫鑫出事后,袁开兵本来在医院照顾母亲,但曾桂英一个人,实在照顾不了天天输液、打针、换尿不湿、上8节康复课程的鑫鑫,只得让80岁的爷爷照顾生病的奶奶,袁开兵和妻子在成都照顾女儿。
在华西第二医院,鑫鑫住院28天,治疗费花了13万元,转院康复治疗20多天,也已经用了3万多元。“亲戚朋友借了10多万元,该借的都借了。”曾桂英说,第一次网络筹款筹了4万多元,也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去年,孩子爸爸还忘了给女儿续买新农合保险,所以现在的医疗费基本都只能自费。
和军说,他的朋友得知他从水库里救起一个孩子,又了解到孩子家庭经济困难,还让和军组织,大约100多人为孩子捐了一万多元的治疗费。
5月18日中午,结束上午的康复课程和高压氧舱治疗,曾桂英和丈夫匆匆地合吃了一份饭、一个豆腐,花了10块钱,就要赶紧推着鑫鑫去康复楼做下午的课程。
中途,曾桂英给女儿换尿不湿,“笑话”鑫鑫拉臭臭,鑫鑫似乎听懂了,笑了。上午的吞咽训练课,爸爸给鑫鑫买的番茄酱,她也顺利吞了下去。“比刚来的时候好多了。”曾桂英说,但医生告诉她,康复是漫长的过程,这才刚刚开始。
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摄影报道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