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6.1万枚比特币背后的吸金、洗钱与中国女逃犯

6.1万枚比特币背后的吸金、洗钱与中国女逃犯
2024年05月29日 20:20 《财经》杂志

  英国当地时间5月22日,钱志敏出现在英国伦敦的法庭上,预计2024年10月21日在英接受审判。钱志敏,还是中国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案涉金额402亿余元。

  在英国及欧洲等地游走,钱志敏摇身一变成张亚迪(音译,Yadi Zhang),持有的是张亚迪的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Saint Kitts and Nevis)护照,但这个新的身份并未让钱志敏“金蝉脱壳”。

  张亚迪只是钱志敏众多身份中的一个。《财经》记者了解到,这个自2015年左右声称因车祸腿部受伤的46岁女人,拥有多个身份:在英国,钱志敏声称过去20多年在全球从事珠宝贸易。钱志敏以南银(音译,Nan Yin)名义获得一本假的缅甸护照。在中国时,钱志敏是前述非吸案所涉公司,即天津蓝天格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蓝天格锐”)的实际控制人。她的真实姓名藏于背后,对外自称“花花”“花姐”,在英国昵称变成“Rose”等。为了遮蔽脸部,钱志敏与投资者见面时戴粉色面纱、假面舞会的面具,在这些场合她大讲投资理财、虚拟货币,打造蓝天格锐走在科技前沿和投资有道的形象,向投资者传达财富梦想触手可及,“格锐给你三世富贵”。

  蓝天格锐爆雷后,钱志敏消失。经中国司法认定,蓝天格锐非吸案涉案金额402亿元,钱志敏的多名同伙先后获刑。而钱志敏则躲进月租金1.7万英镑的英国豪宅。

  在中国警方对钱志敏发布红色通报,开展全球追捕时,钱志敏再次冒险——尝试兑换比特币变现,并试图把比特币兑换成资金转进银行账户用于在英国等地购买高价值房产。这一过程,借由充当“前台”或助理的温简(音译,Jian Wen)实施,温简是一名前中式外卖店员工。

  在英国买房时因无法交代资金真实来源,购房行为引起伦敦警方的调查。伦敦警方在搜查温简和钱志敏合租的住处等地时,查获多台电子设备。经调查和追踪内含多个数字钱包,因此查获6.1万余枚比特币。2024年5月底,一枚比特币价格突破7万美元,如此计算,查获的比特币价值超30亿英镑。

  英国当地时间5月24日,温简因参与洗钱犯罪,被英国法院判处80个月监禁。温简的判决提到,该案与2014年至1017年在中国实施的一起大规模投资欺诈有关,涉案金额超400亿元,涉及12.8万名投资者。这起投资欺诈案的部分收益被换成比特币,装进加密货币钱包,用笔记本电脑偷运出中国。

  在温简被捕时,钱志敏再次消失,但近日归案。据媒体报道,钱志敏今年4月回到伦敦后遭到羁押,被指控在伦敦和英国境内其他地方获取、使用或拥有加密货币这一犯罪财产,目前被指控涉嫌两项非法持有加密货币的罪名。

  2024年5月16日,天津市公安局河东分局发布通报称,通过国际执法合作渠道持续同英国等国执法部门开展国际追逃追赃协作。

    “她真的给我们买了比特币?”

  “那就是钱志敏!”2024年3月,徐璟(化名)注意到温简案报道中张亚迪的画像时,如此断言。徐璟此前投资了蓝天格锐的理财产品,投资款有去无回,继而蓝天格锐爆雷后,她和一些投资者与相关部门沟通时,才知道“花花”的真实身份。

  业已退休的徐璟,投资蓝天格锐7项理财产品,其中一些与比特币有关。蓝天格锐于2014年3月成立,其公开的经营范围是电子产品研发、网络科技产品技术开发和咨询等服务,并无销售理财产品的资质,但这家公司设计了10项理财产品。

  自2009年比特币神秘诞生后,因其去中心化、匿名性、稀缺性的特点,以及可在线交易与支付、实现低成本且快速的跨境支付,成为一种颠覆性的数字货币。在蓝天格锐成立的前一年即2013年,比特币进入更多中国公众的视野,2013年底一度出现中国买家哄抬比特币价格,当年比特币价格从几百美元冲破1000美元。

  2013年12月,为防范洗钱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明确比特币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不能且不应作为法定货币在市场上流通。同时,明确提出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以比特币为产品或服务定价,不得承保与比特币相关的保险业务或将比特币纳入保险责任范围等。

  蓝天格锐成立后,迅速搭上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热潮。蓝天格锐的英国爱生保险数字一号(下称“数字保险一号”),每单标的是三枚比特币,总价2.4万元,在认购的两年期内每天享受认购金额0.3‰的收益,两年能收到资金收益2.4万元,同时两年期满后赠送价值36000元的价值资产包,可即时兑现比特币、多特币等虚拟数字货币。该产品推介时,对外声称数字货币的升值潜力巨大,专业化的管家服务和社会化协作格外重要,英国爱生保险有限公司是全世界唯一一家为数字货币提供财产保险的保险公司,地址设在英属开曼群岛。徐璟购买了十份,也就是说她认购了30个比特币。

  身在重庆的郑建(化名)和老伴,同样购买了数字保险一号,认购10多枚比特币。郑建告诉《财经》记者,当时钱志敏及其下级销售称,岁数大的投资人对比特币操作不熟悉,将比特币挂在蓝天格锐下,保证能有高收益。

  59岁的郑建称,在同学介绍下,他和妻子2016年开始投资蓝天格锐产品,蓝天格锐的产品紧跟投资热点。比如,蓝天格锐声称自主研发第一款智能化穿戴设备“生命环”,拥有超级计算机用来挖比特币,公司法定代表人被评为最诚信企业家等,这让郑建和很多中老年投资者相信这家公司实力不凡。为了吸引投资者,蓝天格锐组织开会和考察等,还打出宣传语“你给格锐三年时间,格锐给你三世富贵”。

  据了解,蓝天格锐还组织少数投资人去英国考察、旅游,并声称在英国注册有一个蓝天格锐的分公司。

  理财产品的前期收益到账后,郑建夫妇逐渐陷入蓝天格锐的多项投资产品。比如,在比特币项目中,一份保单2.4万元,每工作日的日增值金是0.3‰,郑建每工作日能进账分红72元。就这样郑建夫妇逐渐加大投资,还有一些是借来的资金。

  在天津的李敏(化名),也在遭遇蓝天格锐投资之苦。2015年,李敏正在张罗看房买房,手里有一笔资金,可架不住同学的劝说,开始投资蓝天格锐的产品。李敏坦承,当时自己50多岁,孩子需要钱,寄希望投资能“搏一搏”“挣些钱”。

  李敏购买4项理财产品,其中10单与比特币有关,销售人员劝说“买5赠1”。李敏前后两次各购买5单,共花费24万元,也就是说李敏认购的比特币有30多枚。2024年5月21日,比特币价格首次突破7万美元(约50万元)大关。

  2017年春,李敏去江苏省参加蓝天格锐的推介会活动。李敏回忆,那是她仅有一次看到“花花”,花花身形略胖,戴着黄色的假面舞会面具上台讲话,提到蓝天格锐购买的比特币,已经卖了一部分,“是赚钱的,并请投资者放心,后面购买的也会升值。”

  蓝天格锐案发后,投资人财富梦断。自称亏损百万元的郑建,回顾案发前后七八年的财务囧境,及逐渐浮现的蓝天格锐真相,自叹好似“做梦一般”。

  被吸进蓝天格锐投资黑洞的不少是老年人,王琛(化名)很长一段时间并不清楚其公婆在蓝天格锐投资的具体数额。王琛称,其公婆投资受损后开始不敢告诉家人,2023年起才逐渐透露出一些信息,损失的是家里两代人的积蓄,但老人听信一些流言甚至不敢报警。

  王琛称,家里的老人曾实地考察过蓝天格锐的“矿场”,现场设备规整,并号称都是超级计算机可以快速挖币。因投资金额较大,老人得到机会见到“花花”,“花花”自称是名校博士,有丰富的金融风控管理经验,并对公司的未来和远景侃侃而谈。

  最近这些日子,王琛着手整理相关的资料,正在寻找途径主张权益受损。她问《财经》记者,“她(钱志敏)真的给我们买了比特币吗?”

    疯狂的吸金往事

  好景不长,2017年7月,郑建等人发现收益不再到账,蓝天格锐借口相关部门在整顿,停止了返款。其实,2017年4月21日,天津市公安局河东分局对蓝天格锐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

  但蓝天格锐这个平台像一艘巨轮一样,层层销售并没有立刻“刹车”。据有关蓝天格锐的司法判决显示,2017年4月,在河南省滑县,一名被告人在发展投资人过程中建立比特币社群,并在当年5月和6月,仍在组织产品推介会,宣传蓝天格锐 “嘉年华”“数字保险一号”“数字保险二号”“智能招商”“生命环招商”等委托理财产品,分享投资收益心得,宣扬承诺零风险、高回报返息。

  2019年6月,天津市公安局河东分局通报,立案侦查蓝天格锐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以来,公安机关加大力度全力组织开展案件侦破工作,截至目前共抓获公司法定代表人任江涛等犯罪嫌疑人50名,其中28名已经移送审查起诉。

  自2019年起,蓝天格锐案的相关涉案人员经审判后相继获刑。司法机关审理查明,蓝天格锐公司系钱志敏以他人名义登记,2014年6月钱志敏将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为任江涛。蓝天格锐由钱志敏实际控制,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质。

  蓝天格锐系列案件的多个司法文书均认定,钱志敏招募任江涛等人,以蓝天格锐公司名义,在全国推出“蓝天一号”“蓝天二号”“有利有币”“生命环客户服务中心招商计划”“智能服务系统招商计划”等十期理财产品,以承诺还本付息、高额收益为诱饵,通过召开理财产品推介会、发放宣传材料和投资人口口相传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与不特定公众签订理财产品投资协议吸收资金。

  据悉,蓝天格锐的理财产品有生命环、防霾净化器、净化器、比特币等,产品众多产品只为吸引更多客户。以生命环为例,《财经》记者从已判决的蓝天格锐主犯案件中了解到,一名证人提到蓝天格锐在全国成立200多家生命环门店,几乎每个客户中心每月亏损达700万元,虽然亏损,却依然大肆扩张门店,最终就是卖理财产品。

  蓝天格锐的多项产品含有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比如“数字2号”项目每份投资38000元,每天增值金110元,合同期限24个月,合同到期再送38000元数字资产包,数字资产包包括比特币、多特币、莱特币,宣传册称“两年合计收益96000元左右!”

  经司法认定,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非法吸收钱款共计402.28亿余元,均由钱志敏控制支配,其中,341.18亿余元用于向12.8万余名集资参与人返款,3.367亿余元用于公司日常支出及项目运营,其余钱款用于购买房产、珠宝、汽车等用途。案发后,经公安机关全力追赃,依法冻结、查扣一批资金、房产、车辆等涉案资产,冻结涉案资金18亿元,扣押现金5亿余元,扣押珠宝、金条、机动车等物及查封相关房产。

  2021年9月,蓝天格锐的法定代表人任江涛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获刑10年。任江涛在案发后称,他通过网络游戏认识钱志敏,因其在游戏中完全服从钱志敏的指挥,钱志敏让其担任蓝天格锐的法定代表人,“但实际上只是挂名”。为了提高蓝天格锐知名度,公司给其购买了一个中国商界诚信领袖的称号。蓝天格锐主要通过发售理财产品吸揽存款,吸来的资金只有钱志敏有支配权,钱志敏还让他从其他人处借用银行卡以接收吸揽资金。

  在任江涛的供述里,他和钱志敏口头约定干满三年,钱志敏给他100万元,另外约定每月工资3万元,但实际每月只到手1.2万元-1.5万元不等,且领了一年多就停了。

  蓝天格锐确实挖过比特币。任江涛供述称,钱志敏给公司定的业务包括“挖矿”业务。任江涛负责维护“挖矿矿场”和矿机,“矿场”里的矿机一开始挖比特币,后来机器过时了,又挖另一种虚拟货币多特币,挖出的虚拟币不定期地转给钱志敏。

  另一名看管“矿场”的人士证实,2014年6月,在广州市南沙区的一个厂房看“矿场”,厂房进了大概1000台矿机,经调试后7月份开始运行,矿机运行到2015年3月被任江涛派来的人拉走了,不久又拉来一批旧矿机,但后来的矿机一直没使用。在天津市北辰区也有一处蓝天格锐的矿场。他们都表示,不清楚具体挖出多少比特币。

  据蓝天格锐非吸案中的审计显示,蓝天格锐用于购买比特币款项11.4亿元。《财经》记者查询公开的比特币交易价格,2014年4月至2017年7月,1枚比特币的价格在310美元至3000美元间波动。另据《财经》记者了解,英国查扣的6.1万比特币,少量来自“挖矿”开采,大部分是通过交易所得。

  神秘“花花”的跨境冒险

  蓝天格锐案发后,“花花”钱志敏出逃。

  钱志敏出逃,早有布局。相关中国司法文书显示,钱志敏自2014年4月与赵麟锋相识成为恋人关系。2017年2月,钱志敏提出让赵麟锋想办法帮其偷越国境,后在赵麟锋的帮助下钱志敏越境出逃。

  温简案的英国司法文件则显示,离开中国后,钱志敏以南银(音译,Nan Yin)名义获得一本假的缅甸护照。2017年9月16日,钱志敏入境英国时,持有的是张亚迪的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护照,后者在2017年6月17日刚成为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公民。该护照持有者享有英国、加拿大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签或落地签待遇,投资至少15万美元即可入籍获得。

  任江涛及其同在蓝天格锐任职的女友也试图出逃,2017年11月1日,任江涛及女友在老挝万象市被抓获归案。接近任江涛及其女友案的一名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两人对此曾声称是公司安排其出境旅游。

  任江涛还在证言中提到,“花花”约定其做法定代表人时还表示,如果公司出了事需要他来扛,“花花”会想办法“捞”他。

  2016年,钱志敏被指曾“捞”过蓝天格锐时任总经理吴小龙。相关的司法文书显示,2016年8月,时任蓝天格锐总经理吴小龙等人宣传吸储时,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辽宁省凌海市有关部门带走调查。蓝天格锐公司的范某找到时任凌海市自来水公司副书记、副经理的霍健帮忙,并承诺给予巨额好处费。霍健随即多次请托时任凌海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张烈。随后,吴小龙被办理取保候审。此次事件,霍建收受好处费669万余元,张烈收受好处费830万元。2023年4月,霍建和张烈分别获刑。2017年蓝天格锐案发后,吴小龙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再次被抓获,2022年11月获刑。

  在蓝天格锐,“花花”打造低调、神秘的形象。蓝天格锐的不少管理人员表示,不知道“花花”的真实身份,还有人提到“公司董事长的上级是一个叫花花的女人”。

  多名投资人告诉《财经》记者,“花花”出逃后,众多投资人逐渐获知花花的真实身份,“花花”真名钱志敏,46岁,江苏人,出身普通。此前,在“花花”出场的推介会上,“花花”戴口罩、面罩,投资者不允许携带手机入场,须经安检进入。“花花”声称自己名校毕业,双博士,懂金融风控。还有人表示,“花花”讲投资理财课时,口若悬河,让听者“热血沸腾”。蓝天格锐产品的合作商表示,“花花”很神秘,经常换微信,总是联系不上。

  “花花”出逃,2017年9月16日入境英国,转身成为出生于1990年的张亚迪。到英国后不到一周,与此前在中式外卖餐馆工作的温简建立联系。

  42岁的温简来自中国,随英国丈夫去英,离异后的2011年至2017年8月,曾辗转在英国第三大城市利兹多个地方租房。2017年5月,温简还在寻找利兹和南约克郡一个城镇的工作机会。2017年夏,温简搬居伦敦,最初在餐馆下面的地下室居住。很快,温简境遇改变的时刻到来。

  温简与实为钱志敏的张亚迪,两人如何建立联系或首次见面,无从追溯。《财经》记者从温简案的相关材料得知,2017年9月21日,温简即以“花花”私人助理的身份,发邮件寻找房屋租住,并称租户包括花花及其男友和她本人。温简介绍,“花花”是成功的珠宝商,从事钻石、古董等贸易,业务遍及日本、泰国、中国等,此番希望在英国和瑞士拓展业务。花花的男友因其他商务安排,可能不会过来。

  2017年10月,温简和“花花”一起搬入伦敦西北部富人区汉普斯特德,住进一栋价值近500万英镑(约4000余万元)的豪宅,房子带有六间卧室,每月租金1.7万余英镑。租赁协议显示,温简和“花花”是共同租户。

  一年后的2018年10月31日,汉普斯特德温简和“花花”租住的这处豪宅,遭遇伦敦警方第一次搜查。因温简试图用比特币购买一处价值千万英镑的房产,且无法证明比特币来源时,引起伦敦警方反洗钱调查。伦敦警方突袭搜查时,“花花”躺在楼上的一间卧室。温简向警员解释,“花花”在一次事故中腿部受伤,不能下楼,她是“花花”的照料者和翻译。

  2020年8月,英国警方再次搜查汉普斯特德这处豪宅。这次,钱志敏不在场,且不知所踪。

    比特币洗钱案

  与“花花”结识后,温简的生活得以改变,也伴随相应风险。

  自2016年至2020年,温简向英国税务部门申报的收入显示,2016年度,温简收入不超过6000英镑,2017年零收入,2018年没有就业记录。但温简和钱志敏共同租住后,生活发生诸多变化。

  2017年9月24日,名为“YA Zhang”的女士在伦敦奢侈品百货哈罗德(Harrods)开设会员账号,次月账号信息更换为温简。该会员账户开设约满3个月时,购买的多件女性名牌服装、鞋子等,花费已达9.2万英镑。2018年1月,温简以2.4万余英镑购入一辆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随后,温简单独或与“花花”一起频繁出国旅行。温简与“花花”一同出境英国时,会避开与中国签订引渡条约的国家。温简还曾在英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兑换小额的比特币,并与他人联系探索加密货币的交易方式。

  尝试使用比特币在伦敦购买高价值房产,是温简和“花花”试图处理比特币的一个途径。2017年11月,温简找到伦敦的房产中介寻找可售房源。在英国买房,需要聘请律师协助完成交易过程。买主须将房款打入律所指定的账户,买家聘请的律师会按照反洗钱的相关规定,对买家进行身份验证、反洗钱的资金来源调查等。

  通过温简案的相关信息,《财经》记者了解到,2018年2月,“花花”心仪一处价值2350万英镑的豪宅,由温简出面与房产中介人员和律师沟通,并执行购房流程。温简经介绍,联系一家可用比特币转换法定货币的公司,并可得到作为资金来源的一份报告以提供给律师。随后,一些比特币作为“交易测试”,转给那家公司,以换取英镑,随后资金被转入律所指定账户。不久,又一些比特币经此操作后,换成英镑后转入律所指定账户。这两笔资金约85万英镑,是购买房产所需的保证金。在此过程中,律师多次询问资金来源问题。不久,因卖家提出涨价,此次购房未再继续。

  买房决心并未因此受阻,温简和“花花”转而尝试购买伦敦另一处价值1250万英镑的房产,其间,如何将大量比特币兑换成法定货币仍然是一大难题。2018年1月31日,一项严厉的新政《不可解释财富令》(Unexplained Wealth Order)在英国生效实施,旨在使目标人物披露不明来源的财富,有力打击经济犯罪。律师将《不可解释财富令》的相关内容发送给温简,并表示购买房产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提供资产来源信息。对此,温简解释比特币是“张女士开采的”,她不太可能提供证明,当时比特币还并不值钱。律师寻求专家建议后,要求温简提供比特币钱包地址,以便验证那些比特币是否是由“采矿”产生。随后,温简又被要求提供“花花”的详细信息。

  因这些问题最终未解决,在英国的购房之路中止,温简随后将购房视野转向英国之外。在迪拜,温简代为购买了两处公寓,不久后再次交易转手。

  2018年10月,伦敦警方通过电子邮件联系温简,告知她此前转到律所指定账户的资金已被冻结,并表示这笔钱的来源可能与犯罪有关。温简从未回复这封邮件。2021 年 5 月,温简被逮捕,随后被英国皇家检察署起诉,英国皇家检察署提供给法庭的材料提到该案洗钱资金涉及的中国投资欺诈案,所涉公司就是蓝天格锐。

  在温简案庭审期间,辩方认为,温简并不清楚涉案比特币来自犯罪所得,温简非常后悔与张亚迪有牵扯,如果不是张亚迪,温简不会卷入其中。

  英国当地时间5月24日,温简因参与洗钱犯罪,被判80个月监禁。根据《财经》记者获得的温简案判决信息,虽然检方此前对温简的起诉提起多项指控,但法官认定温简参与洗钱的是150个比特币。这是温简保管并能控制的一个数字钱包,入账150个比特币,温简将一些比特币转为现金,其中的大部分比特币通过迪拜和瑞士洗钱,余下的33.89个比特币被警方查获。判决还提到,没有迹象证明温简与中国的投资欺诈案有关。

  针对比特币洗钱的英国刑事审判,还未结束。5月22日,名为张亚迪的钱志敏出现在英国法庭。这次,与钱志敏一同出庭的还有另一名被告,名字是Senghok Ling。此人信息目前未知。据悉,法庭已排期,对钱志敏的庭审安排在10月21日。

    如何跨境追赃

  关注到温简洗钱背后的钱志敏,及与中国犯罪案的资金关联后,徐璟、郑建等遭受资金损害的投资人重现希望。但涉案比特币在英国被查封,能否跨境追回,以及如何追索,是当前的关键问题。

  据媒体报道,对于英国方面查扣的资产,英国皇家检察署已向英国高等法院提起民事追偿程序,如确认没有其他合法权利人的存在,这些资产将被正式没收。以决定犯罪所得收益如何处理。

  2024年4月,听闻此消息后,徐璟和一些投资人找到审理温简一案的英国法院联系邮箱,主动去信主张权益。徐璟介绍,投资人在信中表示他们是温简和钱志敏案件涉案比特币及资产的权利人,希望英国法院等有关部门给予投资人申报途径,挽回投资人损失。这封信发出两天后,收到英国法院回信称,信件已转交英国皇家检察署犯罪所得调查部门。

  5月16日,天津市公安局河东分局发布案情通报称,其对天津蓝天格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以来,加大力度组织开展各项工作。2018年2月,天津市公安机关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主要犯罪嫌疑人钱志敏发布红色通报,开展全球缉捕,并通过国际执法合作渠道持续同英国等国家相关执法部门开展国际追逃追赃协作。

  蓝天格锐系列案,此前经中国执法机关全力追赃,已依法冻结、查扣一批涉案资产,追赃挽损工作提上日程。此前,蓝天格锐案清退工作组面向全国登记集资参与人信息。一名投资人告诉《财经》记者,至目前共两次收到清退款项发放的通知,是其受损金额的一小部分。

  对于该案的清退工作,5月16日,《财经》记者致电天津市蓝天格锐案清退工作组此前发布的电话。一名工作组人员表示,请投资人“耐心等待”。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国际追逃追赃问题专家黄风,对《财经》记者分析称,为加大对犯罪收益的追缴力度, 英国颁布的《犯罪收益 ( 追缴) 法》引入两种追缴机制, 即以犯罪收益为对象的刑事没收制度和以违法所得为对象的民事追缴。民事追缴程序本质上是一种对物的诉讼,追缴的是特定的财物,包括通过违法行为获得的收益和准备用于违法行为的财物。民事追缴与刑事诉讼程序无直接联系,无论与违法所得相关的罪行是否被提起刑事诉讼, 对违法所得的民事追缴均可独立进行。

  黄风表示,根据相关公开信息,温简一案的刑事诉讼认定的温简涉案的比特币洗钱数额,在整个查获的比特案中占比较小,英国方面启动了民事追缴程序。根据相应的程序,涉案财产的合法所有权人有权在民事追回程序开始后提出权利申请,经法官审查符合条件的,该财产从“可追缴财产”的范围内应予排除。因此,蓝天格锐案的投资人可以在英国主张权益,通过民事程序挽回损失。

  同时,黄风指出,随着钱志敏日前归案,对钱志敏提起刑事诉讼,涉案的比特币等资产也可以通过刑事没收追缴。选择哪种方式,接下来有待进一步明晰。如果通过刑事没收追缴,中国和英国可在刑事司法协助领域合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持有被没收资产的被请求方可以在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向请求方返还或者与请求方分享该资产或者出售该资产的收益。返还或分享该资产的条件及返还和分享的比例,由双方商定。

  据了解,目前有投资人希望中国有关部门通过司法协助等途径,与英方沟通。还有一些投资人正在与有跨境追偿领域经验的律师接洽,商议通过民事程序追回损失的可能路径。郑建等投资者希望通过最优的途径尽力挽回或减少损失。

  己任律师事务所的赵旗志律师,其团队专注涉外争议解决。近日,赵旗志对《财经》记者表示,其团队与蓝天格锐案的投资人接触同时,正与第三方资助基金、英国知名律师事务所、御用大律师和加密货币专家密切合作,在英国寻求可能的民事追偿或刑事途径,帮助受害者实现追偿。日前,赵旗志的团队已收到英国皇家检察署(CPS)经济犯罪处就涉案资产追缴相关问题的回复。

  赵旗志透露,CPS在回复中表示,已了解到中国有相当数量的人成为最初案件的受害者,他们正试图寻求追回损失。目前的刑事诉讼,Jian Wen因一项洗钱罪被判有罪,没收程序将在判刑后进行,但仅限于这项罪行。其他嫌疑人目前已被起诉,刑事诉讼正在进行中,在刑事审判结果出来之前,CPS暂不讨论此案。鉴于这些进展,CPS正在考虑其在民事追偿调查中的立场,这项调查仍在进行中,因此在案件未结束前,CPS暂不予回应进一步的信息。其团队人士还曾就比特币的民事追缴与刑事没收这两者间的关联咨询CPS, CPS 表示,如通过民事追偿程序追回部分或全部资产,英国方面是否分享在英国追回的款项将按照通常的方式考虑。

  目前,针对6.1万比特币的跨境追偿,段和段律师事务所总部跨境争议解决委员会主任丁杰和其团队,已和蓝天格锐案件利益相关者、受害者举行初步会议,探讨蓝天格锐案跨境追偿方案与策略。丁杰及其团队,此前曾代表中国受害者处理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FTX跨境破产案件。

  丁杰对《财经》记者表示,其团队已代理蓝天格锐部分客户,为他们提供初步的公益法律咨询,正在持续跟进蓝天格锐跨境追索进程,近期已分别与多家英国律所沟通、推敲,推动蓝天格锐跨境追偿方案的具体落地。为解决跨境追偿的成本,其团队正在与国际诉讼融资机构接触,考虑是否引入国际流行的诉讼融资。

  跨境追偿之路,仍面临诸多挑战,“中、英律师均认同本案具有历史性意义”,丁杰说。

责任编辑:张玉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