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首届新国学教育发展研讨会在赤峰市举行

首届新国学教育发展研讨会在赤峰市举行
2023年06月28日 16:45

   2023年6月23日至24日,由海南良知基金会、赤峰红山良知书院、北京知与行书院联合主办,赤峰红山良知书院、北京知与行书院承办的首届新国学教育发展研讨会在内蒙古赤峰市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位书院人济济一堂,围绕“新国学与书院教育”这一主题,就新式书院建设、新式书院办学、新式书院教学实践等展开探索和交流。山东尼山圣源书院秘书长孙宝山教授,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国际儒联文化教育普及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导,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杨朝明先生,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厦门筼筜书院创院山长、厦门朱子书院创院院长王维生先生,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长江学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吕冰洋先生,孔子第七十六代传人、中国孔子基金会委员、曲阜孔子文化学院儒学研究所所长孔为峰先生等特邀嘉宾参会,嘉宾就“书院道统传承及其当代实现形式”“当代中国书院的生存方式及其发展路径探索”“中西式教育比较研究”“当代中国书院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方向”“新式书院开展学年制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书院与师道尊严”等议题开展圆桌对话。

  本届研讨会得到了海南良知基金会、赤峰红山良知书院以及全国各地二十家新式书院的大力支持。海南良知基金会理事、新国学研究会负责人灏一先生在开幕式上致辞。东方生命研究院院长潘麟先生致电祝贺!

  灏一先生在致辞中说,晚清以来,西学席卷中华大地,中国文化遭遇前所未有之危机,中华民族文化和传承数千年的圣学道统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打击与破坏,传统的中式教育被处于绝对优势的西式教育严重排斥,以潘麟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先觉者从国学道统传承视角对当前书院办学西化倾向进行了反思,他们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指出了东西两种文明的根本差异,并梳理了西式教育与中式教育的主要不同点,呼吁并倡导积极探索我国现行西式学制教育和新式书院教育并举、互为补充的新型教育体系,为重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

  杨朝明先生认为当代国学教育要重视“固本培元”,孔子“先之以诗书,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成之以文德”的施教体系将中华文脉的道统意识贯通其中,诗书、孝悌、仁义、礼乐、文德次第有序,师道尊严自在其中,尊师重教气象俨然。国学教育要从青少年做起,老师言传身教,给孩子打好人生的生命底色。

  王维生先生在书院教育领域深耕二十余年,举办过十几届国学论坛,参加过许许多多国学论坛和书院论坛。作为资深书院人,他发出了时代之问——当代书院何为?他将当代书院定位在传统文化传播、社会教化和国民人格培育上,认为书院教育应扬其所长,回应时下人们的切身需求。书院教育要从“三百千”中超越出来,要让传统人文思想发挥活的作用,给经典以现代诠释,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当代人安身立命提供智慧支持,为生命安顿提供人文帮助。

  吕冰洋先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当前指引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将东方文化对生命的认识融入到社会科学研究中,会赋予社会科学研究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会促进中国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并最终开辟人类文明全新形态。

  研讨会上,与会者更加关注书院教学与实践情况。孙宝山先生一直专注于儒学复兴工作,他从书院建设角度介绍了尼山圣源书院的创建及发展情况。孔为峰先生长期从事国学教学实践,认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盛当以强家始,家学兴则国学兴,家风兴则国风兴。苏州仁明书院、酒泉紫阳书院、赤峰红山良知书院等一大批新式书院的教育实践者汇聚一堂,以研讨会为平台,就新式书院的定位、建设、体系建构、教学规划以及教学实践情况等展开交流,新国学课程承办方代表还就各地书院发展现况和新国学课程推广情况进行了交流汇报。

  本届研讨会聚焦书院精神传承与书院发展,围绕“新国学与书院教育”达成诸多共识:

  第一,中国书院(中式)教育与西式(现代)教育不能彼此替代,二者互为补充。东方文化是建立在道统基础上的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根本性差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将道统意识贯穿始终。

  第二,要按照中华文化本有的规律学习、传承、研究、探索心性学问,积极探索开办以道统传承为灵魂的新式书院。新式书院要以中式教育为前提,重提道统传承,重塑师道尊严,重建尊师重道,要以讲经学典、实践心性工夫为要务,坚持用中国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在教化社会、培育国民人格上发挥积极作用,以此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第三,国学的核心在心性学问及其实践。新国学之新体现在以现代科学语言诠释心性经典,以道统方式传承心性经典,以科学态度活出(实践)心性经典。

  第四,新国学呼唤新式书院。新式书院要继承儒家传统书院之优长,以儒家为主,旁引佛家、道家等东方文明文化。新式书院做新国学教育的新载体,在重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古代书院是一种教育机构,今天的书院(高校内设书院除外)是民办非企业机构,不是教育机构。书院界要为中式教育鼓呼,在中国的土地上争取书院的中国教育的身份。

  第六,“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道统传承是新式书院的灵魂。新式书院要自觉维护师道尊严,成为“尊师重道”之高地。

  第七,新式书院最先出现在民间。当代书院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不成体系、师资匮乏、生源短缺、经费困难等问题,书院界尤其是新式书院要有意识地抱团发展。

  第八,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式(书院)教育与西式(现代)教育并重的社会主义教育新体系。

  新国学教育发展研讨会是“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的成果,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以道统传承为使命,以传播新国学思想与研究、建设、普及生命科学为己任,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宗旨的前瞻性学术交流平台。

  据悉,新式书院以“传播健康、传承文明”为宗旨,以国学复兴、东方文明传继和生命科学弘扬为己任,将传统书院式的道统传承与现代书院式的学统传承相结合,致力于引导国人深入国学经典,培养德才兼备的生命型人才。新国学教育发展研讨会计划每年举办一次,致力于打造新国学教育发展探索思想交流平台,坚守道统传承,持续不断地为新式书院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实现中式教育对现代教育的有益补充,让中式教育之载体真正有所着落。

  (来源:看头条网)

责任编辑:孙青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