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靠内容,二靠创新技术。
引言
从一个UGC的知识分享平台,到PGC的在线教育公司,再到聚焦成人新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技术服务商,十方融海的进化过程既注重教育的本质,能根据市场和用户需求开发优质课程内容;又强调方法创新,不断摸索新的技术方案,围绕“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这九个字展开。
发展至今,十方融海形成了三大主要业务板块,分别是知识付费平台、数字化技能培训、智慧教育系统,既有面向C端的荔枝微课、梨花声音研修院、数字化技能课程等产品,又有面向在线职业教育机构的技术解决方案女娲云教室、双师直播等产品。
内容上,目前十方提供了大量数字化技能课程,包括影视后期、音乐制作和数据分析等,满足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新的用工需求,适应了新时代“灵活用工”必然趋势;技术产品上,提供了面向行业的在线学习系统——女娲云教室,力在解决线上课程“实操性”差的难题,最大程度实现在线教育“学以致用”的目标。
一个企业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也不乏行业以及社会的影响。十方融海CEO陈劢在近日与我们的访谈中,谈及了行业和用户需求变化之下的企业选择,传统教育机构转型线上的关键所在和教育企业的社会责任等话题。
下文访谈全文,经编辑,有删改。
问:十方产品的变化过程及原因?
答:十方融海成立于2016年,我们第一个产品叫荔枝微课,是一个完全UGC(用户原创内容)的知识付费平台;2018年做了第二个产品兰心书院,这是一个PGC(专业生产内容)产品;到2019年末,我们进行转型,all in成人新职业技能教育行业。
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我们做荔枝微课的时候是当工具做的,当时看到微信里有很多做培训的讲师,但是在微信群里开课很不方便,比如你要为3000个粉丝讲课,每个群最多只能容纳500人,那你至少得6个群,同样一堂课得讲6遍,每个群还得有人管理。于是我们做了做了一个H5工具,也就是荔枝微课。客户不用下载APP,没有复杂的操作,打开微信就能用。得益于微信强大的传播力,荔枝微课在知识付费中快速地占领了一席之地。
2016年到2018年期间,荔枝微课实现稳定增长,平台上的课程也越来越多元,出现了许多有趣的内容,比如怎么修发动机,怎么养小龙虾,怎么拧螺丝......同时我们在后台也收到许多用户的私信,大多数都是问某某类型的课程有没有更好的推荐。这时候我们意识到,仅仅依靠UGC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了,因而开始探索PGC产品。2018年上线兰心书院,用户的高活跃和高沉浸度,让我们坚定了做自研精品课的决心。
到了2019年底,团队在回顾整个公司发展的时候,发现实现PGC运营之后虽然内容质量提高了,但学习形态还是很“传统”的纯音视频课程。我们就意识到纯PGC只能解决用户听不听得懂的问题,而没办法把控用户的学习结果。团队开始思考,有没有更好的产品形态,可以让用户听得懂并学得会,甚至用得上?
于是我们推出新职业技能课程和女娲云教室学习系统,针对性解决“学会”的问题。
问:你们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答:一家专注成人教育的科技企业。这6年下来我觉得面向成人终身教育,有两个使命。一是文化传承,包括个人素质、文化素养的提升;一个是技艺的传承,学一门技术,学一项技能作为谋生的本领,这两者缺一不可,我们课程产品也是围绕这两个方向开展。文化部分我们称为通识课程,包含沟通表达类和兴趣爱好类,比如语言、写作、书法、国画等。另一块就是技能部分,尤其是数字化技能,如Office办公软件、影视后期制作、数据分析等。目前主要以线上授课的方式完成,但未来不排除线下办校的可能性。
问:这么多内容是我们自己生产吗,还是说有其他专业的课程达人把他们的课程放到平台?
答: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纯自研,教研团队包括讲师、助教均是十方的正式员工,目前我们大多数自营内容都是这种形式;另一种是合作研发,主讲老师是业内专家,定期来我们办公室驻扎,跟我们教研团队共同打磨课程。
问:根据招聘网站上的趋势,发现十方近年来一直在扩张团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答:是业务规模的增长和业务模式转型下导致的人才需求。2019年之前以知识付费为主,课程只要生产出来我们的工作就完成了;2019年后我们转型新职业技能培训,技能培训重教学服务也重交付过程与结果,整个周期长达3-8个月,课程服务上不仅有录播的音视频内容,还有直播大班课、直播小班课、一对一课、作业点评、学员情况追踪、学员阶段性测评等等;而在过程的交付之外,我们也开始关注用户学习结果的交付,组建了产研渠道对接团队,尽力为学员提供实践机会,因而我们教研团队与产研团队都必须保证足够人手,才能给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
问:很多人认为一对一的,线下学习更高效,但目前因为疫情,不得不在线上学,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有多大推动作用?线上和线下相比效果怎么样?
答:我觉得线上是一个强刚需,大多数成人都希望可以在不脱产的情况下完成高效学习。在线解决了这个问题,让用户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根据我们的观察,工作日的早上、午饭时间和晚7点后是学习高峰点。
效果的问题,我是这么考虑的,如果只是把课录好丢给用户,效果肯定不如线下。在线学习,坚持不下来的原因更多是因为内容无趣、学习体验糟糕。
第一步我们要保证内容和学习不能脱钩,我们模拟线下的体验,做了一套解决方案--女娲云教室,实现了两个同步,一个是同屏幕,一个是同频率。同屏幕就是我们的老师能看到学生的电脑屏幕,了解他学到哪一步了,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老师帮忙;第二个同频率,就是学员的学习行为跟踪,实时跟进用户每一个环节遇到的问题,并形成简短的报告,老师可以借此快速了解学生的情况。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既可以让学员灵活支配时间,又能体验到和线下教学一样的交互感,并且这种技术手段学员是认可和喜欢的,我们的学员平均每天花一个小时在线上进行实操练习,完成在线作业,输出学习作品。基于女娲云教室,我们对大部分数字技能教学做了学习对比,在线教学的的有效性是超过线下的。
问:怎么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实时在线评估呢,比如老师8点开课,有些学生可能9点才有时间,怎么办?
答:我们的教学方案也是我们自己独创的,正如之前提到的,我们服务里有录播、直播、一对一等多种形式,此外还会设置实操练习跟游戏化学习环节,大班直播课只是我们教学的其中一个环节,实操练习才是关键。我们设计了大量和游戏相关的环节,或者是需要小组完成的小项目,让学员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每个知识点。
问:女娲云教室这个产品还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答:女娲云教室是专门针对整个数字化技能学习的。比如学影视后期制作,原先还得先安装PR或者CAD之类的软件,得考虑电脑的配置,软件操作门槛高,很多人根本没办法开展学习。
女娲云教室解决了这些问题。学员不需要下载和安装软件,只要在浏览器打开课堂链接,电脑配置再差也没关系,只有有网络就能进入学习和操作,降低了技能学习门槛。以前一些课程,很少看到边远地区的学员,现在全国各地都有。我们有个学员,在一个很小的镇子上,做名片复印、招牌什么的。短视频兴起后,在我们这学了PR,现在承接了整个镇上所有的婚庆视频的后期剪辑,单子排得很满。
问:我之前看到有挖掘机技术这种线下实操要求很强的技能,现在也可以线上学吗?
答:当然有一些依赖线下动手的学科,因为VR和AR的技术壁垒,我们暂时没能开这类课程。
我们有跟专门做这类线下培训的学校探讨过,大家都想往这个方向努力,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学员戴着眼镜就能置身于操作台前,但是目前没有解决触感和重力的问题,很难跟现场的模拟一模一样。另外,成本也是一个大问题,很多培训学校配备不齐VR和AR相关的设备。如果未来这些设备的成本降低,体验做好,这种课程的在线化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问:十方未来打算探索这方面的合作吗?
答:我们正在探索也渴望开展更多校企合作。跟这类学校的合作也是围绕我们擅长的数字化技能展开,除了共同研发课程内容,我们还将和学校探索如何运用在线教育企业现有的技术解决方案,去赋能线下的学生管理,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问:传统机构转线上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我们跟一些传统的职业教育企业或传统的民办学校聊过这个事情,不是他们不想转线上,而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做。因为他们的团队不是互联网出身,不知道一些我们很熟悉的概念和运营方式,比如用户流,业务流、产品的场景流、用户的全路径行为、全生命周期等,这不是靠买一套SaaS或者一种工具就能弥补的,首要关键是运营思维的转变,这个基础具备了,数字化转型就很容易做。
其次,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事实上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在线学习系统太多来,都不知道怎么选。这需要传统机构先梳理清楚,学科线上化要关注哪些指标解决什么问题,才能知道选取怎样的工具或开发怎样的技术。
这里我分享一下我们技术应用的故事。我们做直播课,有时候并发的时候可能20万人,最大的问题不是卡顿,而是弹幕刷死了,学员都看不见自己发的弹幕,体验很差,老师更看不到。靠人工肯定管不过来的,我们就发明了一个直播转播中心,主讲老师在“中央台”直播,然后转成1000个班,每个班只有他们自己的人,这样每个班的弹幕都是顺畅的。同时系统会对弹幕进行语义识别和分析,把类似的问题总结出来,自动同步到弹幕后台的第一行,主讲老师马上就会看到,并做出回答。
此外,每个班对应的班主任可以看到每个同学在直播的发言次数,评论的次数,以及这些发言和评论对应的问题。对于这些积极发言,且问题提到了点子上的学员,我们肯定会优先服务,因为他学习沉浸度高。同时直播环节我们会布置作业,后台是有统计的,谁做了,做了几分钟,谁没做,班主任一清二楚。这套功能为个性化学习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实现基础。
问:教育自身有非常强的社会责任属性,十方如何看待企业的社会责任?去年我们一起发起的up职公益计划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答:企业的第一根本肯定是服务好用户,在我们这,就是让用户学会一门本领,让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把生活和人生变得更好;第二就是关于行业未来10年或者30年,需要很多公司共同努力,和政府、学校一起,才能帮助整个行业变得更好。比如以前大家觉得读技校低人一等,这个认知要扭转,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通过技能培训找到好的工作,然后这个观念一代代传下去。
Up职公益计划这样的活动,让我们企业能在腾讯这个大平台,去传播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并实实在在帮助到用户,出发点非常好。不过这个机会目前只解决了用户可以学什么,希望未来能借助腾讯生态的力量,也能解决用户学了之后能做什么这个问题,不仅给我们企业提供舞台,也能给学员提供舞台。
(来源:温州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