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若是这种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那么人也就会有健全和充分的发展。自信教育贯彻了素质教育的理论,它从增强学生自信心入手,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对每个学生都抱以积极的期望和要求。萧伯纳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自信对人的自我实现有着不可小觑的驱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学校教育的题中之意。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同学校的途径不尽相同。哈芙琳站在校服的视角,谈谈如何让学生穿出自信。
自信源于美的设计
校服设计要体现美,而美能产生自信。因而校服的款式、颜色、版型和搭配,要能彰显学生的自信和美,并帮助建立自信和审美意识。
我国当代校服自20世纪90年代发展到现在,运动服仍然是主流,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不难理解,运动服宽松肥大,适合学生们课间运动,穿上舒服,有利于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等。但是,在宽松舒适的同时,也丢失了服装本身所固有的“美感”和“质感”的特性。
关于校服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校服质量安全问题和款式美观问题已经成为学校关注的焦点。提升校服功能认识,改进校服美感与舒适度,从根本上解决校服“学生不爱穿、公众不满意”的问题。
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学生家长、校服企业应通过提升对校服功能的认识,了解校服在角色认同、引导认知、美学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订购和生产美观、合体、舒适的校服,以确保校服男女款版型的差异与性别特征相吻合,合体的服装要分别体现男生美和女生美。
自信源于学校文化归属
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徽、校训、校歌等是学校的主要文化标志,校服同样也是。一个充满文化自信的学校,它的学生也应当是自信的。学校可以在自己的校服中注入文化思想、注入人文情怀,对自己的学子从精神层面上进行引导,让他们喜欢校服、热爱学校,让他们内外兼修、自信大方。
学生穿着具有标识性的校服,在仪容仪表上能使其保持昂扬挺胸的精神状态,在行为、道德上能进行约束与规范,避免出现相互攀比、穿搭不符合学生身份的现象,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进而加强学校对外的形象塑造,打造校服文化品牌。穿着校服会产生一种生活在集体中的亲切感和安全感,可以消除学生的孤独感,被接受与被爱的心理会得到满足。
自信源于民族文化归属
我们正处于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环境,如何在多元文化下建立中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树立中华文化自信,是实现美育的重要目标。
中国,又称华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而所谓华夏者,“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中国历史上不乏美服的经典之作,如汉服、唐装、旗袍、中山装等。
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反映民族特质,传统服饰中的服装结构有其特定的规矩意识,传统色彩体系中每种颜色都有某种象征意义和文化底蕴,传统纹样中梅兰竹菊成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将其融入校服设计的款式、色彩、面料、图案,通过外在的服装元素激发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
哈芙琳结合“以文化人 以衣育人”的设计思想,将传统服饰文化作为设计语言,提取传统色彩,打造了极具东方意蕴的新中式校服。外套领型借鉴了立领、盘扣元素,校徽则以古汉字小篆作为图案标识,彰显儒雅端庄的文化气质,潜移默化之学生精气神。
此外,56个民族共一家的文化特色和鲜明的地域色彩成为我们校服设计取之不竭的思想源泉、用之不尽的宝贵财富和审美化育的重要资源。而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元素在校服款式设计中的自觉运用,可以唤起青少年一代对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并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催化民族自豪感的形成,从长远来看也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一直是教育探索的核心。从校服开始,让学生穿出文化自信!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