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近几年来投融资市场上的重要看点,无论是产业界,还是投资界,都在这个快速增长的板块中给予了人工智能巨大的市场反馈。目前AI四小龙中的云从科技已处于上市前夕,作为“赶考”成功的人工智能企业,云从科技一路走来一直处于议论杂音之中。
对于人工智能的评论正负皆有,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印象除了有对与高新科技未来潜力的无限期望,也有对AI公司烧钱亏损流血上市的众多吐槽。作为四小龙中第一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云从科技身上拥有“中科院孵化”“全内资”“平台化”的众多标签,足以显示其与众不同,当然这也足让市场投资者们不禁对其充满探究。
穿越行业必经的周期性发展
AI行业在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高峰,再到回落,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云从科技在曲折中的进步。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较高实属正常,不断研发创新是公司持续保持技术领先的重要支撑。以现在的研发高投入,搏得后期的可持续盈利能力与更大的市场占有,这本身就是一种竞争优势和盈利策略。
云从科技在2019—2021年扣除非经常损益净利润分别为-7.01亿元、-8.67亿元、-7.53亿元,近三年来亏损23.21亿元。根据公开市场数据,在港股上市的商汤科技2019—2021年累计亏损343.03亿元,旷视科技2018—2020年累计亏损127.66亿元,依图科技2018-2020上半年累计亏损61亿元。综上来看,云从科技的亏损总额相对比较少。
从2019年至2021年,云从科技的研发费用为4.54亿元、5.78亿元、5.34亿元,累计研发支出15.6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6.25%、76.59%和49.67%,保持每年均有过半的收入投入研发。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云从科技的技术人员大部分集中都在人机协同等重点优势领域。这意味着相对来说,云从科技在其优势领域将会进一步巩固其业内地位,并且显著加深市场和技术上的“护城河”。
成长为平台化的AI企业
在一众对于人工智能企业的质疑之中,对于企业成长能力、盈利能力的声音尤为显著。而若从投资价值判断,云从科技在科创板上市后将是人工智能行业收入规模超10亿的唯一投资标的。
作为发展较为迅速的人工智能企业,云从科技在其发展路径中早已体现了其平台化的战略布局。深耕多元应用场景,逐步建立品牌优势,一直云从科技的发展策略,目前云从科技已在金融、安防、出行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的行业经验,并成为上述领域中AI布局的细分龙头。
云从科技通过ToB、ToG的项目不断沉淀技术与方案能力,并积极通过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快速覆盖中长尾应用场景,满足当下与未来的可持续商业发展。云从科技以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实现了主要市场的迅速开拓,目前云从业务领域已经扩展到医疗、海关、风控、应急防控等领域。
同时云从科技还在智能制造、智慧能源、元宇宙、企业管理软件等领域初步形成解决方案。如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目前已经锁定数字孪生、安全生产管理以及工艺路线生产执行伴随的三角支撑解决方案。
云从科技的平台化布局在稳步推进,与此同时公司的营收也在不断增厚。而作为其核心的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业务,在近四年中毛利率分别为81.35%、75.55%、89.30%和73.78%。虽然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但是成绩依然可以说是十分优秀的,这也说明了云从科技在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业务上的突出性,更能体现其操作系统技术在行业内的领先水平。
硬实力给市场带来的积极预期
虽然云从科技由于过高的研发投入而在短期财报上表现的乏善可陈,但是实力技术上,云从科技彰显出了科创企业的硬核价值。云从科技拥有着高效的研发体系,具备可持续创新能力,打造100多项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并且先后9次获得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桂冠,于2018年获得了“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云从科技及子公司共计拥有专利316项。
毫无疑问,云从科技对于市场发展与赛道竞争的自信,均来源于强大技术储备,技术研发以及对AI技术趋势的精准把控中。
云从科技的招股书中表示,人工智能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相关技术及各应用场景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迭代速度较快。这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的AI企业来说,后续还需要巨大的研发费用、人员投入。而当AI行业逐渐成熟,真正拥有核心科技和全面战略布局的企业,才能实现涅槃,到达“水草丰满之地”。
在拥有人机协同系统和智能解决方案做“护城河”的情况下,云从科技测算公司扭亏为盈的预期为2025年。而作为该大类技术的领头羊,云从科技一旦开始盈利后,其市场占比将十分可观,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和持股人将有着更大的超出预期回报。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