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富贵论》从六维财富观出发首次提出富贵学概念

《富贵论》从六维财富观出发首次提出富贵学概念
2022年05月31日 09:46

  近日,在一个大型财富沙龙上,主持人将几位财经大咖和作为客户代表的的一对施姓父子请到台上。主持人引导专家们指导富二代如何有效转移财产、规避税收等,谈得热火朝天。边上的施老先生坐不住了,他说:你们搞得这么复杂和费劲,就是为了少缴国家一点税,如果大家都想少缴甚至不缴税,国家哪有财力治理社会、管理经济?我们又怎么可能有安稳的环境做生意挣钱并传承下去?!话语很朴素,但掷地有声。

  其实,他们说的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在“道”的层面如何看待和对待财富;另一个是在“术”的层面如何运作财富。可见,财富维度是个大问题,值得探讨一番,这些理念由桂泽发提出,涉及领域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

  六维财富观是关于财富认知维度的一套基本观念。人生观决定价值观,并进而决定财富观。在财富管理领域,人们的“三观”是相通的。六维财富观认为,财富世界是六维的,观察分析我们眼中的财富,可从六个维度着手,这包括财富质地、数量、位置、时间、财富主人的意识和灵性等六个维层。前四个组合一起,构成个人理财,对其系统研究就构成理财学;同样,再往后,加上人的“意识”维度,前五个维度组合起来,就构成了财富管理,对其系统研究就构成财富学;又往后,加上“灵”的维度,六维财富齐全了,就是富贵管理,对其系统研究体系就是富贵学。《富贵论》从六维财富观出发首次提出富贵学概念,并围绕富贵学,论述了富贵概念、富贵关系以及富贵之道,倡导借助富贵相依的“向心力”,克服富贵相离的“离心力”,用好富贵相通的“凝聚力”,统筹富贵相融的“协同力”,培育富贵相熵的“生命力”,从而实现富贵平衡有序、人生和谐幸福。六维财富观是富贵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

  六维世界

  六爻世界。六爻是中国传统占卜方法的一种,往往和八字等同论。易经有六十四卦,一卦有六爻。卦因为爻动又分主和变等,所以六爻的演化的繁复是不逊于八字的。如乾卦从初九到上九,依次有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这六爻,也就是六个层次。从“勿用”到“有悔”,是一个认知与价值的双重回归,呈现出量变到质变的螺旋递进过程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态势。

  六识世界。人们通常所说的十八界中的六识界,指依据“六根”对于六境生起的见、闻、嗅、味、触、思虑等作用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世界体现了由外入内、由浅入深的渐次递进过程和循环上升路径。

  六需世界。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论。该理论认为,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人类需求分别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大,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

  受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启发,财经界将人们的财富需求也划分为六个层次,依次是:财富创造、财富增长、财富保护、财富转移、财富传承、财富分享。同样的,前面的财管需求层次较低,越往后层次越高。前面的需求满足是后续需求满足的基础。

  此外还有六度、六界、六气、六行等理论。凡此种种,不一则足。

  世界是多维的,财富世界也是。根据笔者的理解,财富世界可以作如下维度划分(“六维财富”如下图所示)。

  一维财富。财富“质地”,这是最基本的,事关财富对象的性质定位。表明这是什么类型的财富?是什么物质形态?是商品还是货币?具体是房子还是车子、金银财宝以及数字货币?甚或其他无形资产?等等,说的是关于财富对象的性质问题。这是最基本的。我们一提到某某财富,脑子里首先跳出来一个概念,这是什么东西?这是第一位的。前些年大牛市后半场,有些保洁阿姨也坐不住了,加入炒股行列,手上有些钱全交给子女朋友去炒股。但买啥不知道(哪些便宜买哪些),买多少、何时点买全都不关心,也不知道,反正就是买股票,跟风炒股啊,停留在一维财富观阶段。这显然是不行的,认知维度太低了,一头雾水,想不吃亏都难。所以,得升维。

  二维财富。二维财富较一维财富多了一个维度,就是财富“数量”。质地加数量,稍微具体些了,数量视情况可增可减,财富考量和管理动作多了一些选项。某支股票,买卖多少手?某某房子,买卖多大面积,多少金额?等等。财富质地加数量,就具体了一些。但是显然还是不够的,得再升维。

  三维财富。到了三维财富,质量加数量,再加上财富“位置”。如,在什么点位买卖多少金额的哪支股票,在什么位置买卖多大面积的什么样的房子,等等。三维财富更具体了,财富的空间概念更清晰了一些。三维财富管理过程基本上就是简单的资产配置过程。把一定量的某类财富放到一定的位置上进行管理,就是早期的资产配置。在个人理财的早期还行,那时的产品也简单,跟着市场走大抵也够用;但随着市场的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市场变化加快,就显得不够敏捷和适应了。还得再升维。

  四维财富。四维财富是在财富空间基础上再加上“时间”维度。什么时候买卖,持有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加减仓位和退出等等,都离不开时间概念。四维财富管理过程大抵就是早期的个人理财过程;但随着理财产品的丰富,人们理财需求的多样化发展以及市场演变的日益深化,以人为本观念日益突显,对四维的个人理财提出了挑战和新的要求,于是财富升维的浪潮再次涌起。

  五维财富。在四维财富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维,就是财富主人的自主意识和个性化需求。理财得因人而异,因应不同的人对于财富创造、增长、保护、转移和传承各环节上个性化、差异性的需求不同而不同,研制订制化、差异性的财富管理规划方案,将“以人为本”真正落到财管实处。五维财富推动人性化财富管理大放异彩、突飞猛进。五维财富助力人们在实现自我价值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渐渐的,一些新的需求也进入到这个领域,与财富有关,但又有新的特点,这对五维财富提出了新的命题,涵盖不了了,怎么办?

  六维财富。五维财富的内涵与外延发展到今天,有一些新的使命,已然超越了五维财富范畴。如:子女教育问题;健康管理问题;慈善与社会责任问题;精神提升问题;传承问题;等等。相当一些是精神层面的,是超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还沿用传统财富维度去理解和实施,显然有些力不从心了,必须升高一个维度,就是自我超越的维度,简而言之,也就是走向“灵”的维度。于是,六维财富渐渐露出,富贵管理应运而生。

  有助于理解财富“三学”

  借助六维财富观six dimentional view of wealth,可将有关财富方面的管理理论划分出几个层次来。六维财富包括财富的质、量、位、时、意、灵共六个维度。前四个组合一起,构成个人理财,对其系统研究就构成理财学;同样,再往后,加上人的“意识”维度,前五个维度组合起来,就构成了财富管理,对其系统研究就构成财富学了;继续往后,加上“灵”的维度,六维财富齐全了,就是富贵管理,算是最高阶了,那对其系统研究体系就是富贵学。《富贵论》从六维财富观出发,首次提出富贵学概念,并围绕富贵学,论述了富贵概念、富贵关系以及富贵之道,倡导借助富贵相依的“向心力”,克服富贵相离的“离心力”,用好富贵相通的“凝聚力”,统筹富贵相融的“协同力”,培育富贵相熵的“生命力”,从而实现富贵平衡有序、人生和谐幸福.

  如下图所示,财富“三学”:理财学、财富学、富贵学。一环连一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升。在理财学研究的理财管理过程中,“理”是手段,“财”是目的;“理”是过程,“财”是结果。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和结果,要看理财计划是否科学、理财产品是否给力、理财过程是否合规、有效等等。可见,理财学研究的对象相对聚焦,研究内容相对简单。在财富学研究的财富管理过程中,“财”是手段,“富”是目的;“财”是过程,“富”是结果。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和结果,要看财富规划是否严密、实施过程是否顺利、风控合规是否有效等等。可见,财富学研究的对象范围更广,内容更为丰富。在富贵学研究的富贵管理过程中,“富”是手段,“贵”是目的;“富”是过程,“贵”是结果。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和结果,要看富贵筹划是否精确、过程是否得体、个性化落地是否科学有效等等。

  没有六维财富观,就没有财富“三学”的理论体系,也就没有系统的财富理论持续提升与展开过程。

  有助于理解幸福公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了一个幸福的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H=S+C+V)。总幸福指数是指一个人较为稳定的幸福感,不是暂时的快乐和幸福,而是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全面肯定。不难看出,这当中既包括“富”的因素,也包含“贵”的因素。

  保罗·萨缪尔森也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关于幸福的公式:幸福=效用/欲望。效用是人消费某一种物品时得到的满足程度;而欲望是对某一物品效用的强烈需求。这个公式表明,幸福是效用和欲望的比较后的综合感受。在欲望一定的情况下,效用越大人们的幸福感就越强。一般来说,“富”的增加有助于效用的获得和增加;“贵”的增加则有助于欲望的控制和减少。这一加一减之间,共同推动幸福感的提升。可见,“富贵”是与“幸福”紧密相关的。

  在六维财富观的引领下,理财学、财富学升维到了富贵学。富贵学揭示的富贵关系、倡导的富贵之道,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

  有助于破解现实难题

  在技术加速进步、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加速转型过程中,人们感到生活中的悖论现象。如:社会在发展,麻烦没减少;技术在提升,安全没增加;收获在增加,满足没增加;寿命在增加,健康没增加;交流在增加,信任没增加;合作在增加,默契没增加;物质在增加,快乐没增加;选择在增加,危机没减少;效率在增加,质量没增加;财气在增加,贵气没增加……。财富在增加,幸福没增加。出路何在?

  六维财富观引领之下,理财学、财富学升维到富贵学,以富贵之道为指引,坚持熵减做功,梳堵减耗,拨乱反正,有助于我们迎接新的挑战、破解现实难题。在市场瞬息万变、社会转型加速的今天,我们个人可对照富贵学,重新反思前些年形成的财管策略。尤其要重新审视人的财富与物的财富、个人财富与家庭财富、实体财富与金融财富、财富创造与财富传承、人工理财与智能财富、自主理财与委托财管、专业服务与增值服务、财富外拓与财富内守、资产集中与财富分散、财富规划与理财计划问题。要在财富管理之道上早作规划、严格自律、从长计议、持续成长。

  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

  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就促进共同富裕问题作出部署。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要鼓励劳动致富、创新致富;要优化宏观政策促就业、保民生、补短板。同时,要不断完善先富带后富、帮后富的帮扶机制。

  共同富裕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理财学、财富学跃升到富贵学,研究富贵关系、探析富贵之道、倡导富贵精神,有助于为共同富裕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升维观势,筹划富贵人生

  叔本华说:人生过程的景观一直在变化,向前跨进,就看到与初始不同的景观,再上前,又是另一番新的气候。观,是财富之道第一关。这一关把的好不好,观得准不准,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观富是不易的,重点在于适度升维、开阔视野、厘清大势、把握方向,着重要把好宏中微观、主客观、悲乐观、近远观以及财生三观。宏中微观,是空间上的“形势”。宏、中、微,上下通透,是对形势面上的掌握。近远观,是时间上的“时势”,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观察策略。主客观、悲乐观、财生三观,都是基于人性而言的“心势”。投资过程也是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分析人的主客观、悲乐观和财生三观平衡协调关系,是判断和确立投资准确位置的必要过程。

  平维谋道,精准财富规划

  谋,在整个富道体系里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十分关键。观的再清,但想的不明,也是没法进行后面操作的。谋道喜“平”,就是要保持平维视野、平衡心态,要守正持平、客观公正地研究制定经营之道。

  “谋略”显然是最首要的,它是投资哲学,是事关全局的投资战略,是总体方法论。“谋划”说的是进一步的事,概括起来就是要坚持五段论、五需论、五支论、五划论、五点论。“谋市”,是针对市场而言的。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理财市场、股权市场等,我们该如何分析判断,如何确定介入方式和节奏?“谋配”,说的是资产配置的事。市场是很笼统的、庞大的,要具体到大类资产层面来分析。对于御、持、攻、抢、搏五个层面资产,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在不同层次的大类资产里进行比例划分和具体的资产选择。“谋合”,强调在五行学说指引下制定“五性投资”策略。一方面要深刻理解成长性、风险性、稳定性、盈利性和流动性对应的木、火、土、金、水这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另一方面,要着重跟踪政策、行业、企业、项目和模式等对标物,根据它们的实际表现确认五性投资的实际情形,并得出总的结论。

  降维简术,落实理财计划

  创富模式,贵在一个“简”字。无论是实业创富、资本创富、理财创富、固产创富,还是另类创富,都需要降维落地、降维简术。具体而言,就是要简化模式、简化流程、简化思路。要十分清晰地明了如何创富,选择哪些创富方式,所有的投资如何在这些创富领域进行合理摆布?每一领域里面又该如何选择具体的创富模式?选择在自己胜任的有前景的细分领域遴选投资对象?“简”在模式选择上,要力求简明,特别是在选择治理模式、盈利模式、营销模式、融资模式和风控模式上要简单明了。“简”在路径选择上,要力求简便,要掌握具体理财型式,寻找适合自己的第三方机构,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合作。“简”在策略安排上,要力求简洁。每个领域都有特殊的市场规则和投资要求,投资者都要十分清晰明了地掌握这些市场的投资方法。

  财富认知维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宜升则升,宜降则降。升维有助于更好看清世界,筹划富贵人生;平维有助于厚实谋略,科学进行财富规划;降维有利于简化方法,落实理财计划。因地制宜、相机调整财富认知维度,有助于从战略、策略、战术三个层面推动财富管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富贵学是揭示富贵本质、解析富贵关系、阐述富贵之道的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是对理财学、财富学的继承与发展,是对富贵筹划和富贵管理实践的理论概括和思想凝练。富贵学引导人们正确理解富贵哲学,树立科学富贵观念,升级完善财富管理,端正富贵态度,坚持富贵精神,恪守富贵法则,加强富贵筹划,实践富贵人生。

  沿着财富管理实践轨迹,中国财富理论研究大致历经三个阶段,迈上三个台阶,将逐步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财富“三学”:理财学、财富学和富贵学。

  富贵学研究对象,由理财学研究的理财管理、财富学研究的财富管理转向富贵管理。富贵管理核心任务由理财计划、财富规划升级到富贵筹划;服务阶段由一期、二期升至第三期;研究层次由四维、五维升至第六维;主要由银行、金融机构转向更为宽泛的综合服务;产品由单一型、组合型转向更加宽广自由的领域;产品与业务周期由短期、中期转向更长期限,实现短期、中期和长期有机结合;服务对象由个人、家庭更进一步深入到整个家族;服务客户的代际由其本人、一代人转向几代人,向下延伸、统筹兼容;服务成效由产品收益、配置效益转向以整个幸福指数进行综合衡量;服务类型由批发服务、分类服务转向更加个性化的订制服务;着力点也由创富增富、守富传富进一步转向富贵兼修的系统性整体服务。

  作为富贵学的初步探索,《富贵论》阐述了富贵概念、富贵关系以及富贵之道,倡导借助富贵相依的“向心力”,克服富贵相离的“离心力”,用好富贵相通的“凝聚力”,统筹富贵相融的“协同力”,培育富贵相熵的“生命力”,从而实现富贵平衡有序、人生和谐幸福。马克思的《资本论》、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英国大卫·休谟的《人性论》、法国埃里克·芒雄里高教授的《贵族论》、聂云台的《保富论》、英国J.A.霍布森的《财富的科学》)、德国费尔巴哈的《幸福论》、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英国马凌诺斯基的《文化论》、宗开宝的《共同富裕论》等为富贵学研究注足了养分。

  富贵学wealth & nobility study从理论体系上包括哲学、思想和行为三个层面。在哲学层面,富贵学探究富贵本质(探析富贵逻辑起点与理论渊源)、厘清富贵关系(总结富贵相依、相离、相通、相融、相熵等辩证关系)、揭示富贵规律(如富贵守恒、富贵循环规律等);在思想层面,富贵学研究富贵精神(遵道、正相、赋能、协和、通融、熵律),提出富贵观念和主张,倡导富贵态度;在行为层面,富贵学提炼富贵法则,并提出富贵筹划与管理策略和路径。总体而言,富贵哲学引领富贵思想,并进而指导富贵行为。

  富贵学与六维财富观

  六维财富包括财富的质、量、位、时、意、灵共六个维度。前四个组合一起,构成个人理财,对其系统研究是理财学的任务;同样,往后加上人的“意识”维度,前五个维度组合起来,就构成了财富管理,对其系统研究构成财富学的范畴;再往后,加上“灵”的维度,六维财富齐全了,就是富贵管理,对其系统研究体系即为富贵学。

  借助六维财富观,可将有关财富管理理论划分出几个层次来。富贵“三学“:理财学、财富学、富贵学,一环连一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提升。在理财学研究的理财管理过程中,“理”是手段,“财”是目的;“理”是过程,“财”是结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和结果,要看理财计划是否科学、理财产品是否给力、理财过程是否合规、有效等等。可见,理财学研究的对象相对聚焦,研究内容相对简单。在财富学研究的财富管理过程中,“财”是手段,“富”是目的;“财”是过程,“富”是结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和结果,要看财富规划是否严密、实施过程是否顺利、风控合规是否有效等等。可见,财富学研究的对象范围更广,内容更为丰富。在富贵学研究的富贵管理过程中,“富”是手段,“贵”是目的;“富”是过程,“贵”是结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和结果,要看富贵筹划是否精确、过程是否得体、个性化落地是否有效等等。

  富贵学与六维财富密不可分。没有六维财富观,就没有富贵学理论体系,也就没有系统的从理财学、财富学到富贵学的财富理论的提升与展开。

  富贵学与幸福论

  亚当·斯密开创了幸福理论的现代范畴和话语体系,建构了普通人的普遍幸福的理想模式。普遍幸福的外部要素是秩序、好政府以及个人的身体状况、财富、地位和名誉,深层潜质是人的自足感。普遍幸福的实现机制是文明的商业社会、健康的社会风尚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正义是普遍幸福的始基,美德是普遍幸福的归宿。亚当·斯密的幸福理论折射出现代人的生活情境却带有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科学辩证的幸福观,是多方面的有机统一。马克思说:“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来说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马克思在肯定人的物质幸福的基础上,特别注重人的精神幸福,注重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幸福不仅是对生活的享受,更是通过劳动对生活的创造,是享受和劳动的统一;社会幸福决定个人幸福,个人幸福丰富着社会幸福,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人生最大的幸福,在于奉献,在于为人类谋福利。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了一个幸福的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H=S+C+V)。总幸福指数是指一个人较为稳定的幸福感,不是暂时的快乐和幸福,而是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全面肯定。不难看出,这当中既包括“富”的因素,也包含“贵”的因素。

  保罗·萨缪尔森也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关于幸福的公式:幸福=效用/欲望。效用是人消费某一种物品时得到的满足程度;而欲望是对某一物品效用的强烈需求。这个公式表明,幸福是效用和欲望的比较后的综合感受。在欲望一定的情况下,效用越大人们的幸福感就越强。一般来说,“富”的增加有助于效用的获得和增加;“贵”的增加则有助于欲望的控制和减少。这一加一减之间,共同推动幸福感的提升。可见,“富贵”是与“幸福”紧密相关的。

  从理财学、财富学升维到富贵学,为我们找到了一把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

  助益破解现实难题

  金融进入新时代。资管规模迅速上升,越过百万亿元大关;科技融合紧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互联互通持续升级;创新持续进行,业务模式、金融产品、业务流程、销售渠道迭代频频;监管日益强化,强监管、深穿透、严要求不断加码;开放循序渐进,向民营资本、非金融行业、外资和互联网开放金融大门……。在技术加速进步、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加速转型过程中,人们有时会感到在有些领域存在的悖论现象。如:社会在发展,麻烦没减少;技术在提升,安全没增加;收获在增加,满足没增加;寿命在增加,健康没增加;交流在增加,信任没增加;合作在增加,默契没增加;物质在增加,快乐没增加;选择在增加,危机没减少;效率在增加,质量没增加;财气在增加,贵气没增加……。财富在增加,幸福没增加。出路何在?

  人们的幸福感也是一个组合、一个体系,包括安全感、获得感、存在感、悦纳感、成就感等。在市场瞬息万变、社会转型加速的今天,我们可对照富贵学,重新反思前些年形成的个人财管策略。尤其要重新审视人的财富与物的财富、个人财富与家庭财富、实体财富与金融财富、财富创造与财富传承、人工理财与智能财富、自主理财与委托财管、专业服务与增值服务、财富外拓与财富内守、资产集中与财富分散、财富规划与理财计划问题。要在财富管理之道上早作规划、严格自律、从长计议、持续成长。

  从理财学、财富学升迁到富贵学,以富贵之道为指引,坚持熵减做功,梳堵减耗,有助于破解难题、达成所愿。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于安绪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