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亟待爆发的藏经阁扫地僧:致远互联“高成长低估值”即将破局

亟待爆发的藏经阁扫地僧:致远互联“高成长低估值”即将破局
2022年06月06日 10:29

  业绩高成长的公司往往估值不便宜,而估值便宜的公司往往业绩成长性一般,低估值与高成长之间往往是一对矛盾体。

  按照Wind行业分类,沪深两市应用软件行业共有97家上市公司,如果按照市场最常用的四大估值指标——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和市现率——并结合最新二级市场股价来给这些软件公司进行分别排序的话,只有两家公司能够在以上四项指标排名中全部进入行业前30%,它们分别是:辉煌科技、致远互联——在四大最常用指标交叉验证的严苛评估之下,说这两家公司是Wind应用软件行业整体估值安全系数最高的两家公司并不为过。

  不过,由于静态估值模型的先天局限性,一些并不被看好的“夕阳股”也可能表现出“四项全能”的假象,即:“四项全能”说明估值风险低,但却并不一定具有成长性,因此主营业务增长曲线便成了评估长期价值标的重要动态参考指标,如此动静指标结合才能筛选出估值风险低、同时又具成长价值的优质公司——如果基于此展开更进一步的对比分析不难得出结论:在以上两家公司中,能够在过去五年中,保持主营业务持续增长的公司,只有致远互联一家,而且其最近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速还不低,达到了近23%。

  四大估值模型交叉验证,安全边际行业前二

  先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在不同的估值方法下,致远互联在Wind应用软件行业97家样本公司中的估值水平分别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首先看看市盈率,这是市场最为熟悉、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估值方法。不过,为了让结果更具实际应用价值,此处市盈率的计算以2021年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和相应公司5月15日收盘价为准(下同),这样可以剔除各种非经常性损益等不可持续的因素影响,让市盈率指标更具含金量——Wind应用软件行业97家公司中,致远互联扣非后的市盈率只有28.09倍 ,全行业由低到高(剔除因亏损导致的负值)排名第9名,全行业扣非后市盈率前30%(前29名,下同)具体情况如下:

  其次看看市净率,以轻资产见长的软件公司通常在市净率表现上普遍溢价倍数过高而风险过大,因此市净率是衡量软件行业估值风险过程中仅次于市盈率的第二个指标。在市净率由低到高排名中,致远互联的市净率只有2.40倍,在97家公司排名第28名,市净率行业前30%排名详情如下:

  然后看看市销率,软件行业普遍具有高毛利润率特点,因此市销率的指标价值在软件行业明显高于其他低毛利润率行业。在市销率由低到高排名中,致远互联以3.28倍的市销率排名第24,行业市销率前30%排名如下:

  最后看看市现率,市现率考察的考察的是公司每股股价与每股现金流之间的倍数,为力求数据真实脱水,此处以经营净现金流作为参考依据。致远互联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对应的市现率只有24.96倍,排名第11,全行业前30%公司具体排名如下:

  市盈率、市净率、市销和市现率四大估值指标是资本市场评估股票估值风险水平所采用的最高频、适用范围最大的四大指标,它们分别从利润、资产、营收和现金流四个不同维度评估公司的估值风险水平,虽然他们都有各自的缺点和局限性,但四大估值指标若同步采用,可以取长补短,从不同的角度交叉验证一家公司的估值水平。

  如果要求以上四大估值指标排名前部进入行业前30%,这一筛选标准显然是极其苛刻,从上面的综合分析来看,Wind行业全部97家公司中,只有2家能够在四大估值指标中全部进入行业前30%,其概率只有2%,除了致远互联外,另一家公司是辉煌科技。

  聚焦主业深挖护城河,持续创造靠谱的高增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估值低的同时,致远互联无论是历史、还是最新主营业务数据都表现出了很好、且可公开验证的长期持续成长能力。

  Wind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即2017年-2021年间,致远互联的主营业务收入从3.77亿元一路增长至10.31亿元,五年间增速分别为23.98%、23.81%、21.06%、9.07%和35.10%,五年累计增长275%,年均复合增速达到了近23%;其同期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更是从4466万元增长至1.29亿元,五年累计增长287%,年均复合增速超过23%。

  致远互联之所以能够在有明确业绩可追溯历史的过去五年里能够保持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的持续快速增长,这主要得益于该公司长期高度专注主业。从创始人徐石团队开始创业到成功上市至今,尽管成长之路上一路备受各路资本高度追捧,但致远互联却抵住了各种诱惑,从未偏离主营业务搞不切实际的多元化跨界或过度动用资本杠杆“揠苗助长”,而是始终围绕办公协同数字化方向不断积累,持续打磨新技术、新产品并拓展新服务模式,以此构筑长期竞争力护城河——这一点,从该公司历史研发费率一路走高之中能看出端倪:以最近三年为例,2019年到2021年,致远互联网的研发投入占公司营收的比重分别为12.77%、15.67%和17.56%,今年一季度,其研发费用率更是飙升至惊人的33.41%。

  研发费用率逐步快速上升的同时,致远互联也经历了从OA到COP平台模式再到协同办公生态模式“三级跳”式的进化:致远互联成立于2002年,公司最早的主营业务是提供企业办公OA系统软件服务;在OA领域不断做大成为细分龙头后,致远互联开始基于存量客户向OA周边渗透,逐步向COP(协同办公平台)模式过渡寻求新的增长空间;如今,随着COP模式的不断深化,致远互联无论是自身核心产品与服务能力、外部业务协同朋友圈资源,还是客户覆盖面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其在企业协同办公领域的微生态雏形已经开始显现,这将为致远互联今后打开更大的增长想象空间。

  正是由于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经营和成长风格,致远互联的主业基本盘十分牢固,其盈利质量非常高,经营现金流持续强劲,其经营端的现金流实际造血能力甚至要高于其账面利润数字,根据公开财务数据测算,致远互联的账面盈利能力较实际造血能力可能被低估10%-15%。

  2021年和2020年,致远互联归属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和1.08亿元,但其同期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却分别达到了1.35亿元和1.25亿元,且经营现金流净额高于归属股东净利润数,这在致远互联历史上基本是常态——这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股权支付等非现金性因素影响了公司的账面的利润,仅2021年,致远互联的股权激励费用就达到了1600万元左右,这笔费用虽然会影响账面利润,但却不会令公司的现金流因此产生实质损失,而这个数目在其当期利润中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长期专注独门绝技,成功构建协同运营效率平台

  除了财务上的持续高增长之外,在产品和客户服务端,致远互联同样也体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内在价值逻辑清晰。正是由于长期以来高度聚焦主业,致远互联始终致力于自身核心竞争力和独门绝技的构建,在国内率先将自己的核心产品打造成面向不同规模、类型企业的协同运营平台。

  正如上所说,从徐石团队创业到成功登录科创板,致远互联已经成功地撕掉了早期OA服务商的标签,变成了一家可以全方位覆盖企业日常协同运营需求的COP平台——抛开资本价值的迭代不说,单从服务和业务迭代的角度来看,从OA到COP,其中最本质的进化在于:后者可为客户构筑一体化、一站式数字化协同运营平台,通过全员、全域、全端、全程的数字化大链接,全面提升组织协同运营效率,助力组织数字化转型升级,帮助其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更好地驾驭未来——这是致远互联在国内企业协同运营数字化服务领域区别于传统OA厂商和其他同业竞争对手的关键,也是该公司的独门绝技。

  而且,致远互联COP之所以能称之为平台,关键在于其COP很好地整合了低代码在内的各种能力,针对不同企业运营场景和需求,给用户提供了广泛的自主二次应用开发能力,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差异化的特定需求,这使得致远互联的COP对于客户需求的覆盖能力和广泛适配性得到空前提高——也就是说,对于子公司云集、业务庞杂的大型头部企业来说,某种程度上,他们只需要购买致远互联的COP平台服务,而不一定需要购买致远的应用。

  从产品型公司到平台型公司的进化,背后既体现了致远互联的持续进化能力和市场洞察能力,更反映该公司长期以来对核心主营业务的坚持与专注的“老骥伏枥”精神。事实上,长期主义和靠谱,正是致远互联在业界积累下来的口碑共识,但从估值上来看,这一市场层面的共识似乎还并未传导到资本价值层面。这一点,可能跟A股市场过去长期的概念炒作、忽视企业主业基本面有很大的关系。

  持股集中度大幅上涨,长期投资者加仓迹象明显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或许正是由于估值在行业内具有极高的安全边际,同时主营业务方面又表现出可公开验证的持续高成长性,种种迹象表明,今年一季度以来,致远互联的长投资者表现出明显的加仓、补仓迹象。

  致远互联一季报显示,跟去年底相比,该公司截至今年3月31日的十大流通股东中,除了中欧睿见混合基金持股数量从204.10万股小幅减少到191.55万股外,其余股东均在一季度保持持股数量不变或增持,其中中庚价值先锋更是通过大幅增持新晋流通股东前十,且前十大股东的持股占流通股总数的比例从2021年底的33.69%上升至今年一季度末的34.03%。

  此外,更值得关注的一组数据则是:截至一季度末,致远互联的股东总数从5575户减少至4533户,户均持股数量从13810股大幅上升至16984股,户均持股市值接近100万元。户均持股数大幅上涨,股东持股集中度大涨幅提升,这在二级市场一般被认为是机构大举进场建仓或存量股东大幅增持的典型信号。

  事实上,从公开资料披露的股东信息来看,由于低估值和高成长性,致远互联一直都是长期资金格外偏好的成长型股票之一。公开资料显示,致远互联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除了用友、二六三这样的重要产业投资者外,更不乏像全国社保基金和其他养老性质的基金这样的以稳健著称的机构,其中:全国社保基金五零二组合和中欧养老产业混合基金分别持有161.93万股和269.13万股,分别位置第6和第2大流通股东,如此高的长期资金持股比例,这在A股市场软件行业上市公司中并不多见。

  (来源:新视线)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责任编辑:于安绪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