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传化支付金融知识普及 :拒绝“共享”个人金融信息

传化支付金融知识普及 :拒绝“共享”个人金融信息
2022年06月06日 12:52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互联网应用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依赖性,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恶意程序、各类钓鱼和欺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黑客攻击和大规模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随之而来的还有个人财产损失案件不断增加。

  正确防范“共享”骗局,为我们的网络生活增加一份保险,现在来与传化支付一起学习相关知识吧!

  一、个人金融信息包括什么?

  1.个人身份信息

  如姓名、性别、身份证件号码、职业、住所或工作单位地址及照片。

  个人财产信息

  如个人收入、拥有的不动产或车辆、纳税额、公积金缴存金额。

  个人账户信息

  如账户余额、账户交易情况等。

  个人信用信息

  如信用卡还款情况、贷款偿还情况。

  个人金融交易信息

  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付结算、理财等业务过程中产生的个人信息。

  衍生信息

  如个人消费习惯、投资意愿等反映特定个人某些情况的信息。

  在与个人建立关系过程中,获取、保存的其他个人信息

  如果不注意保护个人信息,您的以上个人金融信息就有可能会被泄露哦。

  如何保护个人金融信息?

  首先,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照以下清单进行对比,看看你们中了几条:

  日常生活中,随手丢弃快递单、身份证复印件、ATM机上取钱的凭条、信用卡对账单;

  下载安装APP时,没有仔细阅读有关的协议和合同条款就通过,也从未留意手机对APP授权的权限;

  点击过不明来源的网络链接,或者使用过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

  划重点啦!保护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我们只需这样做:

  切勿把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等转借他人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切勿向他人透露个人金融信息、财产状况等基本信息,也不要随意在网络上留下个人金融信息。

  尽量亲自办理金融业务,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谨防个人金融信息被盗。

  提供个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办理各类业务时,应在复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如“仅供申报**信用卡使用,以防身份他用。

  不要随意丢弃刷卡签购单、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对写错、作废的金融业务单据,应撕碎或用碎纸机及时销毁,不可随意丢弃,以防不法分子捡拾后查看、抄录、破译个人金融信息。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号码、手机短信和邮件。警惕向您询问个人金融信息的电话及电子邮件,在任何情况下,法院、警方都不会要求您告知银行账户、卡号、密码或向来历不明的账户转账,如遇到此类情况,应予以拒绝,必要时立即报警。

  以上知识点大家记住了吗?传化支付友情提醒:互联网信息互通时代,个人金融信息若不慎泄露,有被不法分子利用的危险,分享本文给亲友,守护个人金融信息安全。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于安绪

信用卡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