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2022TADC|圆桌对话:数字经济下的残疾人如何实现较高质量就业

2022TADC|圆桌对话:数字经济下的残疾人如何实现较高质量就业
2022年06月20日 15:04

  6月15日,由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主办的无障碍领域行业盛会——第四届科技无障碍发展大会(2022 TADC)在深圳顺利举办,本届大会主题是“共融、共创、共富”。此次圆桌对话汇聚社会各界代表,围绕“数字经济下,残疾人如何实现较高质量就业”这一重点话题开展了充分而深度的交流。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推动残疾人步入小康生活的关键。《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中,将“帮扶城乡残疾人就业创业,帮助残疾人通过生产劳动过上更好更有尊严的生活”作为重点任务。

  本届科技无障碍发展大会为了更好贴合任务,多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拓宽残疾人特别是盲人在文化艺术、心理卫生和互联网服务等领域就业渠道,特别邀请到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庆忠,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教授、聋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李晗静,国际劳工组织全球商业与残障网络中国分支秘书长周海滨,抖音集团企业社会责任部产品总经理唐垲鑫,抖音集团无障碍测试工程师胡存格,以及联谛融合就业工作委员会委员徐敏(主持人),开展主题为“数字经济下,残疾人如何实现较高质量就业”的圆桌对话,共同讨论残疾人就业这一重要命题的解决方案。

  图:2022TADC“数字经济下的残疾人如何实现较高质量就业” 主题圆桌  图:2022TADC“数字经济下的残疾人如何实现较高质量就业” 主题圆桌

  *以下为圆桌嘉宾对话内容摘录:

  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庆忠: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改善残疾人生活,提高残疾人社会融入水平的一个根本性途径。

  近年来在国家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特别重视残疾人就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来促进残疾人的就业状况。大家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出台了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前不久中国残联和人社部又出台了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专门政策,中国残联在全国助残日期间,又专门出台了一个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的行动方案。残疾人就业得到了政府的一个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当前,我们的经济面临一系列的一些挑战和困难,在这个情况下保就业、稳就业,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的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就显得特别重要。残疾人就业也是保障残疾人的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残疾人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根本性举措。

  十四五及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特别提出,我们要打造这个数字社会、数字经济,让残疾人跟上这个数字时代,共享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就业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下一步在十四五期间,在残疾人就业服务这块还需要加强,特别是需要针对数字条件下来的一些新型就业残疾人就业的新需求。用人端或者需求方需要考虑创设一些新的岗位,打造良好就业环境与职场环境更好的去适合残疾人特点,完善无障碍的物理环境条件及信息无障碍条件。高校及供给端也应该不断的去突破自己,不断的去提高自己的能力,主动的去学习。

  社会各界一块来努力促进残疾人的数字条件的就业,在十四五期间甚至是未来更远,我觉得是非常乐观的,随着我们信息化数字化不断的深入,那么包括盲人无论是从就业水平还是就业质量上都会得到不断提升。

  抖音集团企业社会责任部产品总经理唐垲鑫:

  在岗位设计涉及方面,需要从用户的真实使用体验去出发,我们希望通过招募无障碍的测试和体验保障人员,帮助我们更好地提供信息无障碍的产品体验。除此之外,我们希望可以多元兼容,贴合政府和国家对于无障碍建设的号召,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

  在具体的工作上,最核心的是要从这些同学的能力需求和工作定位出发,围绕人力资源很关注的选、育、用、留来思考,比如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更加包容的雇主,也在探索如何更好的帮助这些同学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为信息无障碍行业作出贡献。

  从我们公司层面,我们将“数字经济下的残疾人较高质量就业”已经作为我们的企业战略之一了。在这个战略之下,我会规划一系列的行动,去帮助我们更好的去建设完善残障融合体系;包括加强社会招募渠道,加强高校合作以及完善内部的管理制度等等。同时,我们也将持续优化无障碍产品,建设办公环境的物理无障碍,完善企业内部残健融合的协作流程,优化管理制度并进行持续的改善等等。在相应的在物理环境之下,我们要把线上加线下做好,践行多元兼容的企业文化。

  同时,我们还希望能够跟高校去结合,按订单法去培养岗位人才,和高校合作标准化的课程以及培训,尝试解决长期来看的招聘难的问题。我觉得通过我们企业方以及跟社会组织,包括跟高校共同在这个事情上去投入的话,从长期来看,应该是可以把这个事情越做越好。

  抖音集团无障碍测试工程师胡存格:

  我来抖音集团以后,从整体节奏工作节奏,还是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上,作为一个新人是比较容易融入和跟上节奏的。我们这个团队目前负责抖音等产品的信息无障碍体验测试和优化,在每次测试之前,大家会统一即将测试的版本号,分配各自负责模块,给出预定的提交结果日期,后续还需要和开发同学的沟通跟进,更好地促进 Bug的修复。

  我在来公司之前最担心的是工区内的行走问题,和其他同学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肢体碰撞和误会。有了盲道以后,我可以很好的在工区内辨别方向,同时其他人也可以辨别我,给我避让。像电梯语音,还有饮水机有盲文这些细节改进,都是我个人体验非常好的。

  如果说工作当中可能有一些障碍的话,目前可能存在于沟通的层面。比如说我向明眼同学去咨询一个界面的布局,或者说了解界面内容是否被读屏完全朗读,明眼同学可能会给出一个经过他判断或者筛选的反馈,他的反馈和我的需求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这方面也是后期我个人需要加强的和学习的。同时我也是希望在公司层面,能够给予更多职业技能的学习和提升机会。

  国际劳工组织全球商业与残障网络中国分支秘书长周海滨:

  我们在国际劳工组织全球商业残障网络当中做过一个企业调研,刚才垲鑫说的供给端和需求端这种不匹配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从残障岗位的需求来说,企业可能需要做一些内部的梳理及个性化的调整,比如说更加注重促进人才的技能,而不是侧重人才的学历。

  在很多国家也确实在尝试企业订单式的培训,同时也更加促进这种技能满足未来社会包括商业社会的要求。当我们去面临市场的这种变化时,很多学校和职业学校培训的课程可能和企业需求是有差距的。比如说在肯尼亚,一个比较成功的项目是思科学院,他们每年会培训60~80位残障的工程师。搭配比较了解残障群体的导师给人才做定期指导,让他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经过半年的这种时间的培训,最后这些工程师都特别抢手。

  供需双方都在往中间去匹配,不管是从残联开始促进就业辅导员制度,还是很多的国家也在做这种精准化个性化的就业服务,让企业得到服务,然后让残障人也能够针对他的这种特点给他推荐相应的企业,然后陪伴他在企业留用一段时间。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教授、聋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李晗静:

  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是让他在社会上有融合社会的能力,能提升他本人的技能指数,为整个社会做出顶天立地的事情。因此,我们在培养计划上,也在考虑和企业共同的职前培训,刚才说选、育、用、留这几个步骤里面,选的过程也有一个之前培训的步骤。现在学校里的培养方案里面很明确的就有我们大四的上学期的后半段和大四的下学期,这小大半年的时间,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地进入社会进行衔接而开设的课程。这个部分可以类似周海滨老师之前宣传中提及的,企业到学校里开展订单式培养,在这过程中,第一我们有课程保证,第二课程的内容也可以灵活的掌握,因为毕竟是IT产业,它这个特征就是变化比较快。

  还有一点在政策方面,教育部有个产学研的育人项目,但针对特殊人群目前是没有覆盖的。以我的经验来讲的话,企业可以考虑将岗位适配课程定制化,将成本风险,人才长远的规划放在国家层面来参与到教育部的项目当中来,这样有长期的滚动和系统的运作,融合了企业和学校的培养方。

  反过来我们培养下一代的新生力量,人才的时候是一个特别好的作用力,而不真的就是我们单方面的在做了很多的努力,我们这一点上我们也做一个融合,这种融合的力量就是1+1>2。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于安绪

中国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