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以岭药业30年:“五位一体”创新模式 擎画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蓝图

以岭药业30年:“五位一体”创新模式 擎画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蓝图
2022年07月08日 11:56

  7月6日,由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河北省药学会、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守正创新向未来•中医络病研究与创新成果转化高峰论坛”盛大举行。张伯礼、丛斌、张运、杨宝峰、于金明、田金洲、吴以岭等两院院士,以及国医大师李佃贵,还有来自全国的中医药界知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齐聚一堂,围绕络病理论传承、创新、转化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开展深入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詹鹏,河北省药学会理事长、河北医药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刘骁悍等发表重要讲话,纷纷表示中医络病理论研究与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络病理论是以岭药业的核心竞争力,经过30年的发展,逐渐形成“理论-临床-科研-产业-教学”五位一体的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理论为指导,并使之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

  一个行业的发展关键在于理论的突破,以岭药业作为中国中药企业TOP10,以及中医药行业的领跑者,始终把络病理论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岭药业成立之初,以络病理论指导新药研发的创新路径就得到了国家、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惠永正对其非常赞赏,欣然题词,“从中医理论着手,发展新药,并使之产业化、国际化、为开拓我国医药科研和产业做出新贡献。”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中医理论取得重大突破才能带来组方原创和临床疗效的提高,从而才能推动中医药实现突破性发展。以岭药业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科研团队的引领下找准中医络病理论创新的关键点持续发力。经过潜心研究,在中医发展史上首次形成系统络病理论,构建起“络病证治”体系,成为中医络病理论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

  以络病理论为“抓手”,以岭药业研发出13个创新专利新药,覆盖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市场用药量大的领域,每年惠及数亿患者。

  络病理论指导临床难治性疾病防治,提高诊疗水平

  应用络病理论指导临床多种疾病诊疗过程中,对于解释疾病传变,提高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的诊断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将“络病证治”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总结提出创新观点,促进了络病理论研究向系统完整的学术理论体系发展,也促进了络病理论的临床运用。

  临床实践在新药研发过程中不可或缺,运用络病理论指导临床诊疗取得良好疗效的同时总结出确有临床疗效的诸多处方,这些处方成为研发新药组方的雏形。河北以岭医院为以岭药业创新药研发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心脑血管科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肌萎缩科与内分泌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以岭医院还承担着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每年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输送大量人才。

  以理论为基础,打造科研平台,推动中医药产业化

  以岭药业以中医络病理论为指导形成新药研发体系,具备复方中药、组分中药、单体中药等各类中药和西药仿创药研发能力。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为以岭药业科研基地,先后创建了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心脑血管络病)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培养与引进了博硕生、海归等研发人才近2000人。围绕络病理论研究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国家973、863,国家“十一五”支撑、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项目40余项,荣获国家级大奖6项,取得国内外专利700余项。

  公开资料显示,以岭药业近年来在研发投入方面保持持续增长态势,2016~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2.4亿元、2.6亿元、3.6亿元、5.2亿元、7.4亿元、8.38亿元。

  强大的科研实力和持续不断的科研投入,必将产生一系列创新成果,据以岭药业2021年年报显示,该年度获批两个创新专利中药,分别为治疗失眠的益肾养心安神片和治疗抑郁症的解郁除烦胶囊。加上2020年度获批的连花清咳片,2020-2021年度,以岭药业已连续获批3个中药新品。据药智数据、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这两年内,我国共有15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以岭药业占了3个,获批新药数量领先。

  在五位一体创新发展模式中,以岭药业始终注重从源头控制药品质量,建立了多个中药材种养殖基地,源源不断为新药研发、生产提供产量稳定、质量可靠的规范化中药材,从而进一步加速了络病理论指导重大疾病的临床应用,保证了药品质量,也带动了中医药产业化。

  以岭药业“五位一体”创新发展模式阐释了在遵循中医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理论假说为指导,以治疗方药为依托,以临床疗效为标准”学科规律的基础上,吸收现代高新技术以理论原创带动新药研发。这一体制创新越来越显示出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巨大优越性。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于安绪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