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第三届中华传统文化民生奖学金颁奖典礼

第三届中华传统文化民生奖学金颁奖典礼
2022年07月08日 17:14

  第三届中华传统文化民生奖学金

  颁奖典礼

  2022年7月2日,由北京民生中国书法公益基金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华传统文化民生奖学金”颁奖典礼,通过腾讯会议在线隆重举行。

  北京民生中国书法公益基金会,以“弘扬中华文化、倡导人文精神”为使命,秉持“以德树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价值观,以书法为媒,关心长者,慈护儿童,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广泛播撒中华文化的人文关怀。基金会成立至今,深耕于慈善事业、国学传播、公益支持等领域,先后推出“西部助学”“书法敬老”“亲子公益课程”等品牌项目,在传统文化传承传播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出席颁奖典礼的嘉宾有——

  北京民生中国书法公益基金会肖丽秘书长。

  叶嘉莹民生奖学金:南开大学张静教授、四川大学周维东教授、武汉大学涂险峰教授、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徐晓雯博士。

  沈鹏民生奖学金:中国书法家协会郑晓华秘书长、《中国书法》杂志社朱培尔社长、中央美术学院赵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虞晓勇教授、浙江大学池长庆教授、上海大学唐楷之教授。

  楼宇烈民生奖学金:北京大学李四龙教授、南京大学周群教授、复旦大学林晖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建华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李良松教授。

  颁奖典礼由民生中国书法公益基金会学术主任衣雪峰主持。

  “中华传统文化民生奖学金”,分为“叶嘉莹民生奖学金”“沈鹏民生奖学金”“楼宇烈民生奖学金”三部分,由北京民生中国书法公益基金会联合国内外多所知名院校于2019年设立,本届奖学金共有20所学校参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台湾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叶嘉莹民生奖学金”,旨在鼓励青年才俊研究中国古典诗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叶嘉莹先生的诗词人生与学术思想为典范,弘扬中华诗教。

  “沈鹏民生奖学金”,旨在鼓励青年才俊研究中国书法篆刻艺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沈鹏先生的人生与学术思想为典范,宏扬中华书学,倡导中华人文。

  “楼宇烈民生奖学金”,旨在鼓励青年才俊研究、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以楼宇烈先生的哲学人生与学术思想为典范,学以成人,立成人志业,承中华道统。

  截止到2021年10月31日 ,共有130名同学投稿参与。2021年11月27日,在京举行评选会议,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经过数轮认真、严格、公正地选拔,确定获奖名单,并向社会公示。

  颁奖仪式开始前,叶嘉莹、沈鹏、楼宇烈三位先生先寄语,并播放中华传统文化民生奖学金短片。

  叶嘉莹先生寄语——

  今天特别要向民生书法基金会表示感谢!因为你们的鼓励,我看见学习中华古典诗词的年轻人们兴趣很高,成就也很大。我现在非常高兴的是我们的古典诗词后继有人,希望你们继续努力,把中华古典诗词发扬光大。

  我曾经写了一首《诗教》。第一句“中华诗教播瀛寰”,诗可以陶冶、可以教化人心,可以在海内外传播。第二句“李杜高峰许再攀”,在我们中国传统的诗歌里面,李白杜甫是两个高峰,希望年轻人也可以取得他们一样的成就。第三句“喜见旧邦新气象”,中国是有几千年文化的古老国家,有悠久的文化传统,而现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都在蒸蒸日上。第四句“要挥彩笔写江山”,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把我们美好的国家、美好的江山用诗歌咏出来。

  沈鹏先生致辞——

  书法是独立的艺术,主要体现的是审美作用,而不是文字工具的作用,所以我讲要回归书法的本体。从教育来讲,书法教育也是一种美育。书法是一种富有形式美的艺术,也是一种文化,能够培养人根本的素质。东汉蔡邕论书法,把天地、日月、山水等自然现象,还有社会界的各种现象都跟书法联系起来了。也就是说,什么都是可以对书法创作有启发的,比如田埂很窄,一个公主和一个挑担的担夫俩人在争论怎么走?这对于书法创作也可以成为一种启发。世间无物非草书,什么东西都可以纳入到书法里来。反过来说,从书法本身也可以影响到社会,我们现在就始终把书法当作一种美,用于提高人的思想境界,这种作用是潜在的,潜在的东西到一定时候可以上升到意识层面发挥作用。

  楼宇烈先生致辞——

  首先我祝贺奖学金的获得者。这个奖学金旨在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人文精神为主的,是以人文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的,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主体精神。从获得这个奖项的论文来看,在各个不同的方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做出了很好的诠释,我希望今后大家更能够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精神、主体的意识,用我们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思维方式去研究我们传统文化,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不要仅仅停留在文史哲经管法这样的圈子里面,也要把它进一步扩大到数理化生这样一些领域。这个生不是生物学,而是生命学,应该在这样的研究领域增加人文思考的特色。所谓人文思考,就是不把它简单看作一个外界的对象,而是看作是跟人类生命、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文化现象。所以我希望我们更多的同学能够拓展传统文化研究的视野和领域,让我们重新树立起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国家的实力最后是落在文化,为此要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把我们传统文化根本的特色和精神继承下来、传播开来。

  北京民生中国书法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肖丽女士在欢迎辞中说——

  李白有一首诗我非常喜欢,“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相信人生的价值,相看不厌的唯有公益和教育。民生书法公益基金会一直致力于公益慈善和艺术教育。我理解公益和教育的本质都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也真诚地希望同学们在三位先生的感召下,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传承助人为乐的高洁品格,有一个从容快乐的人生。

  张静教授宣读叶嘉莹民生奖学金特等奖、优秀奖获奖名单,并在致辞中说——

  祝贺我们获奖的同学,也应该祝贺我们所有提交作品申请奖学金的同学们。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因为我们有诗相伴、以诗为邻,所以我们的生命可能会迸发出不一样的色彩。也期待着同学们能够像叶嘉莹先生在《诗教》里所写的,“中华诗教播瀛寰,李杜高峰许再攀。喜见旧邦新气象,要挥彩笔写江山。”

  郑晓华教授宣读沈鹏民生奖学金特等奖、优秀奖获奖名单,并在致辞中说——

  我希望同学们永葆艺术青春,永远保持谦虚、开放、向上的心态,保持不断拓展向前的专业认知力、进取心。对获奖不获奖,一切淡然处之。有一次参加一个著名高校校庆,有一位老教授发言说,他们学校的教授,从来不把业内获奖当回事,获奖者获了奖,从来不在系里、学校里说,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这就是大家风范。2012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演讲时,最后引用《全球概览》停刊号封底的告别语“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相赠。这句话的直译是“长处饥饿,长处愚蠢”,文学化一点的翻译是“求知若饥,处世若愚”。乔布斯把这句话当作自己一生的座右铭,演讲时赠与斯坦福大学毕业生,我现在也将这句话赠予各位获奖同学,“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希望你们以获奖为新起点,不断走向人生的成功。

  李四龙教授宣读楼宇烈民生奖学金特等奖、优秀奖获奖名单,并在致辞中说——

  我们今天研究中华传统文化,首先是传承,创新的前提是传承,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希望大家深入原典的原因。其次是要有与时俱进的问题意识。从古至今,中国文化一直是一个开放体系,不仅有士大夫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交流融合,还能不断吸收各种外来文化。“礼失求诸野”,各地方的民俗、传说、文物遗址,都能帮助我们重新理解古老的传世文献。源自印度、中亚的佛教,极大地丰富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来自欧美的西方文化,甚至重塑了近现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和宇宙论。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学术发展中,我们的人文研究受到了很多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影响,取得了许多的新成果。而在这些一系列变化中,中国人顽强地保持了自己的家国情怀,维持着温良恭俭让的价值观。以开放的胸怀解释中华文明的经典和历史,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也是支撑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的精神动力。我相信,今天的获奖者,都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宣传者、开拓者。我们作为学者,应该能更好地概括、表述中国人的思想概念、精神生活和思维方式,并能保持与世界的密切交流。

  赵力教授在发言中说——

  作为一名在高等美术院校工作的一线教师,我愈发强烈的感受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责任。我也相信,基金会和基金会的项目会对各个院校的教学和对学生的培养起到很好的帮助。因此,在第四届“中华传统文化民生奖学金”启动之际,我们也会以更饱满的精神和实际行动参与进来,让更多书法爱好者、研究者、创作者走进我们的项目。在此,我预祝第四届“中华传统文化民生奖学金”顺利举办!感谢北京民生中国书法公益基金会的各位同仁的付出。

  第三届叶嘉莹民生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种子君在发言中说 ——

  “何幸当斯世,莫放此生空。”我们非常有幸生活在这个时代,有先贤留下的无尽文化瑰宝,有先生们的传灯、引渡。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将有限人生投入到有价值的事情中,不要将这一生虚度。“书生报国果何从,诗教绵绵传嗣响”,在接下来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要更加踏实真诚、全心投入、砥砺奋发、继踵前行,传续文化的薪火,传承中国古典诗词中崇高的思想与美好的品格,为发扬中华诗教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三届沈鹏民生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孙嘉鸿在发言中说——

  三位老先生为我们后学树立了可贵的精神榜样,激励我们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广州美术学院的校训是“先学做人,再事丹青”,要求我们研习艺术时,更要修为自己的人格。“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不论以什么样的形式为我们的社会添砖加瓦,都要保持高尚的品格和高洁的情操,这也是民生书法基金会一直提倡的人文精神和利他精神。“君子居易以俟命”,我们青年学子一定要不断完善自身修养,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届楼宇烈民生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孙世柳在发言中说 ——

  获此殊荣,将更加激励我在中国哲学学习与传承方面的信心。21世纪,必将是中国哲学融汇各种文明而创新发展,大放异彩的时代,牢固树立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这就要求我们把古老的中国智慧发扬光大。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新儒学大家熊十力先生,从熊先生的治学与理想追求中,我深刻感受到一位中国学人的使命与担当,尤其是文化精神传承的自觉,熊先生论学曾讲出,“有真志者不浮慕,脚踏实地,任而直往”。我想,我与此境还相去甚远。如何体悟颜子之乐,真是儒者心性修炼的一生路途。同时我也期待自己能够在文化创新与传承中尽一份努力,去真正体悟品味横渠先生“为往圣继绝学”的至乐,让我们一起携手奋进。

  随后,播放获奖学生感言短片。

  在颁奖仪式最后,肖丽宣布第四届中华传统文化民生奖学金启动。

  现场截屏

  叶嘉莹,1924年出生于北京书香世家。她融贯中西,是誉满海内外的中国古典文学权威学者,是推动中华诗词在海内外传播的杰出代表。“继驼庵之诗话而别开生面,启桃李之芳园而香远益清”,她以全新的视角,以哲学和美学的角度,对中国诗词境界进行了高度概括;她是将西方文论引入古典文学从事比较研究的杰出学者,其诗论新意迭出,别开境界,在我国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誉为“当代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的第一人”;她从事教育事业七十余年,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深受学生爱戴;数十年来,她一边教书育人,一边从事研究,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千年传灯,岁月成诗,如今叶先生已成为在海内外传授中国古典诗词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人学者。

  沈鹏,1931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著名书法家、诗人、美术评论家、编辑出版家,首批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他是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文化大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书法文化事业重要的开创者、引领者和推动者,是当代书坛最具时代特征的典型书风的代表,在当代书坛拥有突出地位。先生书法精行草,兼长隶、楷等多种书体,赵朴初先生盛赞他的书法“不让明贤”,启功先生亦高度评价“无一旧时窠臼”,他的作品遍及亚、欧、美各大洲,镌刻于名胜古迹;他提出并践行书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书法教学“十六字”方针,“弘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道并进”,影响了大批书法家和专业工作者,成为当代中国书坛重要思想引领。先生以书法诗文著称于世,是集艺术思想、创作和评论于一身的当代艺术大家。

  楼宇烈,1934年生于浙江杭州。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冯友兰、汤用彤等哲学大家,深入经典文库,遨游学术海洋,开启了在北大半个多世纪的求学和教学生涯。他博学广闻又治学严谨,一部《王弼集校释》,给后来者如何在解释古典经典中创作现代经典以深刻启示。在上个世纪佛学最为落寂之时,他发起编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影响了一代年轻的学者和僧人。他用自己的勤奋和江南士子特有的才情,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中国哲学方法论、中国哲学史料学、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校释等诸多方面创造了学术界的“绝学”。他认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他有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主体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发出了“不认同文化传统,就是不认同历史”的震撼强音。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是“为己”之学的信仰者,中国传统文化真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年近九秩,他依然不辞劳苦地传播人文主义哲学真谛,矢志不渝地践行人文主义哲学精神,为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附二:第三届“中华传统文化民生奖学金”获奖名单

  叶嘉莹民生奖学金特等奖(6 名)

  谢文君 北京大学/ 谢雨情 北京师范大学/ 王飞镜 南开大学/ 种子君 南开大学/ 马竟博 四川大学/ 李石茜 武汉大学

  叶嘉莹民生奖学金优秀奖(9 名)

  魏珞宁 北京大学/ 程 听 北京师范大学/ 鲁 越 北京师范大学/ 刘馨源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蒋昕宇 南开大学 刘圆婧 南开大学/ 汤可妮 南开大学 / 冷加冕 四川大学 / 李虹蕾 武汉大学

  沈鹏民生奖学金特等奖(6 名)

  袁文甲 北京师范大学/ 原天羽 中国美术学院/ 李玉杰 南京艺术学院/ 刘 俐 上海大学/

  王 蓉 中国人民大学/ 倪 清 中国艺术研究院

  沈鹏民生奖学金优秀奖(9 名)

  延志超 北京师范大学/ 胡俊峰 中国美术学院/ 赖安珂 中国美术学院/ 孙嘉鸿 中国美术学院 郑楷聪 南京艺术学院/ 赵永琛 南京艺术学院/ 王 通 中国人民大学/ 陈 锋 中国艺术研究院/ 张 彪 中国艺术研究院

  楼宇烈民生奖学金特等奖(6 名)

  徐会利 北京大学/ 吴思寰 复旦大学/ 钟纯 南京大学/ 孙世柳 中国人民大学/ 张允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 郝学智 中山大学

  楼宇烈民生奖学金优秀奖(9 名)

  杜敬婷 北京大学/ 王 栋 北京大学/ 李宗宜 复旦大学/ 孙 悦 南京大学/ 贾 晰 中国人民大学 李秋红 中国人民大学/ 陈迪芳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明宗 浙江大学/ 石翎笙 北京中医药大学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于安绪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