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东方基金:新能源车渗透率处于较低空间 行业景气度未来可期

东方基金:新能源车渗透率处于较低空间 行业景气度未来可期
2022年07月14日 16:19

  近日,特斯拉大幅提高了其所有产品线的电动汽车的价格,其中一些车型的价格涨幅高达6000美元。

  此举揭开了近期新能源汽车市场“涨价潮”的一角。

  随着以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车企接连宣布涨价,市场对于涨价背后的逻辑支撑,终端消费需求是否会被抑制等问题,也越发关注。

  日前,东方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李瑞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需求端旺盛导致新能源车涨价,但涨价对终端需求的抑制有限,且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处于较低空间,行业景气度未来可期。”

  涨价对终端需求的抑制相对有限

  从去年11月开始,特斯拉价格一路上行,今年3月,特斯拉更是实现一周三连涨。畅销款Model Y后轮驱动版基础售价提高至31.69万元,涨幅15060元。时隔3月后,美国当地时间6月16日,特斯拉在美国再次大幅上调所有车型的售价,部分车型上涨幅度甚至达到6000美元(约合人民币4万元),而最长的交付等待时间则达到一年。同一天,特斯拉中国网站发布消息称,将国产Model Y长续航版销售价格上调5%。

  除了特斯拉,国内不少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新能源汽车也纷纷掀起了一波涨价潮。

  对于这一轮价格上调的逻辑,李瑞回应到,动力电池成本上升是新能源汽车涨价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目前影响动力电池成本的最大因素是锂盐价格。

  李瑞分析指出:“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动力电池。而动力电池上游的原料,即大家都熟悉的碳酸锂或者说锂资源,对应的不管是锂云母、锂灰石还是锂晶矿,都属于有色矿类,其来源有智利进口、澳洲进口,以及国内的矿山、盐湖、云母开采等。”

  “终端需求旺盛使得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传导到上游,但上游矿资源的开采和供给节奏是比较平稳的。不可能有很大的矿山突然被勘测、开采出来,所以上游原材料锂资源、锂矿供给没有跟上终端的需求,造成了涨价。”李瑞进一步指出。

  “碳酸锂价格从去年十几万元/吨涨到现在四五十万元/吨,核心原材料成本上涨三四倍,对应动力电池的成本上升。动力电池成本上升,动力电池企业必然要涨价,否则就会亏损,动力电池企业涨价后对应到车企也需要有一定的涨价。”李瑞说道。

  而眼下,李瑞认为,涨价对于销量的影响可以从价格和订单两个维度来判断。

  李瑞认为,当前市场上油价的波动增加了燃油车的使用成本,而新能源车的涨价则可以摊薄到全生命周期,其获取成本虽然在增加,但是相对燃油车来讲还是在可接受范围内。

  另一方面,李瑞透露,目前汽车企业的订单短期虽然遭到压制,但很快能恢复,“这说明涨价对订单影响幅度相对有限”,“在五六月份复工复产之后,整个车企的产能利用率提上来,产量、交付量均大幅提升。库存订单被迅速消化,新增订单依旧旺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景气度还是很高。”

  “综合来看,涨价是有必要的,”李瑞认为,如果不涨价,车企包括动力电池企业就会陷入亏损,这会导致行业发展很大的问题。“而当前相比于燃油车,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的接受度还是不错的。”

  行业景气度未来可期

  眼下,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拉动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引擎。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5%。今年1~5月,累计销量突破200万辆,同比增长111.2%,渗透率达到21%。

  李瑞分析指出:“新能源车行业向好的趋势是在不断确定加强的,行业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长期发展空间一般看渗透率,即现有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或者上险量除整个汽车消费的总量。国内新能源汽车这几年销量不断上升,目前渗透率已达到21%,”李瑞分析,“但放眼全球,相比美国、欧洲等,中国的渗透率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李瑞认为,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还处于较低的基数区域,“目前欧盟、美国,以及国内各个省市都制定了燃油车退出时间表,一些车企如大众、宝马等都提过到某年开始就停止销售燃油车。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整体而言,疫情因素以及上游涨价因素扰动了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正常供需平衡,部分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因此受到了挑战。但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处于加速阶段,因此,李瑞仍然非常看好具有技术以及成本竞争力的细分领域龙头。

  李瑞还指出,受疫情影响,今年前期积压的消费意愿或将在后半年集中释放。“短期看,三四季度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景气度有望继续向上。”

  (市场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来源:新视线)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责任编辑:于安绪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