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国投招商举办2022年医药生态圈会议,探讨创新驱动下的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新趋势

国投招商举办2022年医药生态圈会议,探讨创新驱动下的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新趋势
2022年08月12日 17:50

  2022年8月5日,作为2022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重要组成部分,国投招商医药生态圈会议邀请了医药健康领域的行业专家、科研院所代表、投资企业等合作伙伴齐聚一堂,围绕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创新药研发、医疗器械企业破局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和交流。

  无锡市市长赵建军,副市长秦咏薪、马良参与交流。马良在会议致辞中介绍了无锡医药产业的发展情况及科技创新动能强劲的优势。他提到,无锡市高度重视与国投招商的战略合作关系,2017年双方联手与全球生物医药巨头英国阿斯利康共同创立的迪哲(江苏)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无锡第一家科创板上市的全球新药研发企业。相信未来无锡与国投招商的合作关系将更加密切。

  国投招商董事长高国华在会议致辞中高度赞扬了无锡市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分享了对医药行业现状的看法。他表示,中国医药行业,特别是创新药和创新的医药器械市场潜力巨大,国投招商会继续加大对医药健康领域的投资,持续支持具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医药企业,以基金为桥梁,连接政府、行业、企业资源,发挥基金优势,共同营造产业生态圈。

  在主旨演讲环节,业内知名的院士、教授、行业专家就创新药、医疗器械、资本市场助力等话题进行分享,观点如下:

  当下中国创新药研发与布局策略

  (国投招商生命科学首席科学家何如意)

  在目前震荡周期中,中国创新药如何实现“高回报”?何如意提出三点建议:要调整方向,在资本寒冬中对业务进行梳理,首先解决生存问题;提升研发能力,同时解决同质化问题;瞄准国际化市场。

  中国创新药的国际化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即靠产品驱动;第二阶段是我们的产品真正走向国际,做确证性临床,获得国际监管机构批准上市,有些企业已经在尝试;第三阶段是像国际药企一样真正在国外销售。

  对于药企来说,国际化布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了解当地国家的医疗监管要求。各个地区医疗实践不同,针对的临床需求政策也不同,有临床需求才能启动灵活性监管政策的应用。否则就必须按常规创新药上市的要求执行。第二,加强与监管机构的交流。美国FDA为了提升沟通交流效率进行了结构性调整,评审部从原来的19个扩展到27个,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对外窗口,增加专业数量。第三,国际化布局要趁早。现在市场上看到的即将走入上市阶段的产品,都是多年前已开始做临床试验。另外,做中外临床实验一定要相互支持,不能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第四,创新药临床试验要提前做差异化设计。

  数据驱动的健康科技政策与管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科技管理专家董尔丹)

  我国科技创新坚持“四个面向”,科技创新是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是健康科技政策与管理关注的重要议题。健康科技创新具有长期性、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关联公共卫生、科技研发和市场经济等不同领域,涉及健康权保障、监管体系、产权制度、经济贸易等诸多问题。大数据时代,从微观分子细胞到宏观个体、群体,健康科技数据爆发式增长,健康科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延伸,要以健康科技发展的战略意义作为发展机会,驱动健康科技走向数据密集型研究。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现状与展望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副会长王宝亭)

  从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现状来看,截至2021年底,我国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6570家,其中三类医疗企业注册证境内11882张,境外7760张。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营总收入约1.02万亿人民币,较前一年增长17%。整体来看,我国医疗器械企业数量激增但规模依然较小,整体研发投入相对较低,质量控制也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展望医疗器械行业的未来,国家高度重视该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鼓励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政策已在陆续出台,给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新版医疗企业监管条例的颁布实施给我国医疗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条件。我国医疗保险事业加速发展,医疗保险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器械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此外,随着一批高端医疗器械卡脖子问题的逐步解决,医疗器械的国产化将进一步加速。

  未来几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机遇远大于挑战,市场将进一步扩大,行业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发展,创新医疗器械将加速涌现,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将仍处于黄金发展期,前景广阔。

  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咨询总监苏红)

  苏博士从医药产业发展环境、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医药产业发展展望三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首先梳理了21世纪初至今医药工业产业政策演进的四大阶段,分别是规范发展阶段(2001-2006年)、开启转型升级阶段(2007-2014年)、深化改革阶段(2015-2019年)、新发展阶段(2020年至今)。在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新发展阶段,如何构筑医药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锚点。同时,苏博士指出医药产业具有四大特征,分别是高风险、高投入性、高壁垒性、从“产品”到“药品”的特殊性以及高安全性要求。

  立足全球产业格局调整的时代背景,纵观我国医药工业发展整体情况,有如下四点发现:

  第一,行业整体集中度呈上升态势,在政策与资本的加持下,医药行业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发展局面,创新成为我国药品行业发展主旋律,新药研发势头迅猛、药品市场准入加速、行业加快国际接轨。

  第二,化学药产业呈现出市场规模持续增大、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持续推进的发展态势,但也面临转型升级的形势,存在源头创新不足、集采背景下进口替代与进口依赖存在矛盾、原料药和关键辅料供应稳定性有待提高等问题。

  第三,我国生物药产业处于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其中抗体类药物、胰岛素类和激素类药物领域现已取得了飞速发展,在创新驱动与需求扩张的影响下,生物药市场持续扩张。

  第四,中药产业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中药现代化持续推进。与此同时,中药产业存在着研发投入偏低、创新产出不足等问题。

  在新发展环境下,我国医药工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技术创新、产业链供应链、供应保障、制造水平、国际化等五大方面。“十四五”期间,面向国内大循环,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用药结构升级;面向国际大循环,需进一步强化原料药国际竞争优势,丰富出口产品组合,加快出口结构升级。

  科创板助力生物医药企业高质量发展

  (上交所市场发展部江苏组组长王佳)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科创板已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有94家,占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的21%,涵盖创新药、仿制药、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和临床实验CRO等领域,行业聚集效应明显。

  上交所制定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医疗器械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从核心技术产品范围、阶段性成果、市场空间、技术优势、持续经营能力、信息披露等方面作了细化规定。其中核心技术产品主要包括先进的检验检测、诊断、治疗、监护、生命支持、中医诊疗、植入介入、健康康复设备产品及其关键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基础材料等。

  在注册制改革这条主线下,生物医药类企业抓住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契机,一大批优质的生物医药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强做大做优。这一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共性经验,比如要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做好股东信息穿透核查,结合科创板自查表,提前自查筛查,重视和规范资金流水情况等。

  结 语

  在圆桌论坛环节,多家国投招商投资企业代表围绕“创新为王,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新趋势”和“新形势下医疗器械企业蜕变与破局”两个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生命科学是国投招商重点投资领域,已投资了包括信达生物、迪哲医药、康希诺、亚盛医药、博瑞生物、联影医疗、沛嘉医疗、天智航、诺禾致源等50多家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领军企业,其中12家企业已登陆资本市场。

  作为专业投资人,国投招商将继续与生态圈伙伴们长程相伴、协同共进,为凝聚政府、投资机构、企业、科研院所合力搭建平台,助力中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