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网银行增强新市民群体纾困倾斜力度

新网银行增强新市民群体纾困倾斜力度
2022年08月12日 14:13

  今年以来,新一轮疫情传播对全国多个省市地区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疫情期间,主要服务于制造业、建筑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接触性产业的新市民群体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新市民既是疫情防控的主力群体,又是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对这一群体的金融纾困,对战疫大局具有关键作用。鉴于此,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融时报和新华财经近日成立联合课题组,选取新网银行作为研究样本,量化评估数字信贷服务对涉疫地区新市民的纾困服务成效,并于6月1日发布了《2022年涉疫地区新市民纾困金融服务(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为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今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部署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同时提到,要加强对吸纳新市民较多区域和行业的金融支持。在本轮疫情持续影响之下,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为接触性行业,包括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而这些行业正是新市民从事集中度较高的行业。《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新市民主要分布于一、二线城市,以外来务工的城乡流动人口为主,占比约71%。其中,分布在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新市民群体分别占27.3%和18.3%。疫情期间,金融服务向涉疫地区新市民的倾斜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何平介绍,课题组通过对比涉疫地区新市民与非新市民的金融服务投入量,《报告》分析得出“新市民纾困倾斜力度指数”,用于表明金融服务更多的投入到新市民的生活纾困领域。

  《报告》显示,以新网银行数据为例,该行2022年投放涉疫地区新市民的金额占投放该地区金额的68%。在涉疫地区中,新市民人口占比为30%,其贷款金额占该地区贷款金额的68%,表明金融服务向涉疫地区新市民倾斜更加明显。为全方位提升国民的金融可得性,银行业不断创新升级场景金融服务的同时,还进一步增强对征信微瑕或空白新市民客群的授信力度。以经历两次防控的城市西安为例,新网银行今年1月至4月贷款的征信白户数上升18%、放款笔数上升18%、放款金额上升80%。据了解,“涉疫地区新市民纾困金融服务指数”衡量应用面广,不仅可以用于衡量某一个金融机构服务对涉疫地区新市民的纾困力度,还可衡量某一个地域金融服务对疫情的纾困力度,为加强新市民数字金融服务提供有益参考。何平表示,下一步,将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数字金融对新市民、小微客户、三农等客群的服务效果,为促进数字金融健康发展和抗疫战疫提供更多洞察。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银行疫情报告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