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前海开源基金黄玥谈近期军工投资观点:核心投资逻辑向价值成长驱动过渡

前海开源基金黄玥谈近期军工投资观点:核心投资逻辑向价值成长驱动过渡
2022年08月16日 09:43

  黄玥:

  前海开源基金量化投资部负责人、基金经理

  物理学硕士,基金从业经验19年

  4 月底以来,军工板块成为“反弹急先锋”,军工指数(3999959.SZ)累计涨幅近50%。

  中国军工产业进入黄金十年,政策的放宽、高昂的利润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将军工产业推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投资热点。加上地缘局势不确定性加剧,军工板块关注度提升。

  那么,在大国博弈背景下,军工能否成为投资主线?后续军工板块的投资机遇如何?

  借道基金又该如何布局?前海开源基金经理黄玥为您详解军工板块投资:

  问题一:自今年4 月低点以来,军工板块持续反弹,主要支撑逻辑是什么?

  黄玥: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今年的前四个月军工板块经历了较大跌幅,不少股票跌入了较有吸引力的估值区间;二是军工板块的基本面并未变坏,因此市场进入反弹阶段后股票价格迅速向内在价值靠拢。

  从数据来看,年初至4月26日,申万国防军工指数的跌幅是41.2%,排在所有行业中的倒数第二位,倒数第一是电子行业,跌了41.6%,倒数第三是电力设备板块,跌幅为38.6%,而跌的最少的行业是煤炭、银行、房地产,跌幅为个位数,煤炭板块甚至还有个位数的涨幅。

  所以市场整体的涨跌对于像国防军工、TMT这样的高beta板块来说影响非常大,如果用过去10年的数据来做回归,无论是用周收益率还是月收益率,都可以看到国防军工板块的beta在所有行业中基本都是最大的,可能仅次于计算机板块,是beta较小的比如银行板块的两倍以上。

  此外,年初军工板块跌幅比较大也与个别重点上市公司去年四季度业绩同比出现下降有关,这里面有的是同比基数比较大的问题,有的是研发费用的问题,但这些都只是短期的扰动和个别的情况,军工板块整体的高景气度并没有改变。随着一季报的披露,投资者看到军工板块仍维持了相对较高的业绩增速,这为后续的上涨提供了业绩支撑。

  具体到上市公司的总体业绩来看,今年的一季度,军工行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速16%,归母净利润增速17%,在30个行业中均排在第8名。从今年一季报数据来看,下游主机厂的合同负债与预收款总额同比增长252%,说明军工产业链目前订单比较饱满,整个军工板块的净利率也在规模放量的背景下延续提升的态势。

  另外我们观察到近期一些外部事件性的因素对于军工板块整体的涨跌没有太大影响,最多只会在几天甚至更短的时间内有一些扰动,这一特性实际上在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都是成立的,军工板块趋势性的上涨或下跌行情主要还是靠自身基本面和市场整体行情来驱动。

  问题二:这轮军工板块反弹的持续性如何,未来哪些利好与利空因素值得关注?

  黄玥:军工板块的走势受大盘整体涨跌影响较大,未来是延续反弹还是出现一定回调,不仅取决于军工板块自身的基本面情况,也取决于外部大环境因素。军工板块自4月27日反弹以来,涨幅接近40%,最大回撤只有6%左右,在所有行业中涨幅排进前三。短期来看,应该说大多数公司的股价已经没有严重低估的现象,未来能否继续走强,由上市公司业绩的进一步释放,同时需要股市整体稳定情况等多重要素决定。

  目前进入中报期,我们要关注重点上市公司的业绩是否符合预期,相比一季度是否出现环比改善,扩产是否顺利,订单是否饱满,成本控制是否得当,利润率是否提升等等。个别的公司可能会出现单季度业绩不达预期的情况,但短期的业绩出现一些波动也是正常的,我们预计整个军工板块会延续一季度稳定增长的态势。

  未来利好因素,包括重点型号装备的研制推进和定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推进,新的核心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新型武器装备的亮相,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回落等等,都会对板块形成利好。

  未来可能潜在的利空因素,包括重点装备的研制进度不达预期,某些军品的定价出现降价,中美关系出现阶段性缓和等等。

  问题三:如何看待军工领域的投资机遇?军工产业链上,哪些细分领域最为看好?

  黄玥:国防军工板块在A股的历史其实较短,2008年以前,由于政策方面的限制,A股市场在很长时期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军工股。即使十大军工集团下的上市公司,其主营业务也多以民品为主。2008 年以中航工业一集团、二集团合并为标志,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大幕开启,从2008到2017的十年间,军工板块每一次系统性的行情都是资产注入驱动的,这一阶段是军工板块的形成阶段,资产注入为这一阶段的核心投资逻辑。

  2018年以后,在高新武器装备密集定型的背景下,装备批产规模快速上升,军工企业业绩加速释放,军工板块的核心投资逻辑从资产注入驱动向价值成长驱动过渡。

  所以目前我们在投资军工板块时,主要还是从业绩驱动和估值合理的角度出发,寻找具有相对较高业绩增速,且估值从纵向和横向来看,并没有被严重高估的股票进行重点投资。

  对于军工板块的研究门槛是相对比较高的,因为军品往往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从买方来看,一般不具备掌握第一手信息的能力,所以我们会与卖方研究员和行业专家密切沟通交流,充分利用外部研究力量,及时掌握上市公司的动态和重要信息。

  此外,军工作为一个整体的产业前景和发展方向都是可以通过公开信息进行判断的,美国目前每年的军费是我们的近三倍,而且从十几年前就是这个水平了,基于中美关系博弈加剧、中国地缘政治等需求,未来我国的军费和武器装备的投入大概率都会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长水平。哪些领域是我国军队的短板,哪些方向是现代战争的制高点,哪些子行业是会有更高的景气度,这些都是可以做出合理的推断的。在具体投资时,我们也会向这些具有更高景气度和业绩释放潜力的子行业和个股进行倾斜。

  问题四:恰逢半年报窗口,从半年业绩预告或已披露业绩情况来看,军工板块整体业绩情况如何?行业高景气度能否持续?

  黄玥:军工板块作为一个典型的高beta板块,受到市场整体环境和涨跌的影响比较大,即使相对业绩较好,但如果出现系统性风险,军工板块也很难独善其身;另一方面,一旦行情向好,军工板块可能也是弹性较好的板块,今年以来的行情已经很好地演绎了这一点。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预计市场窄幅震荡的可能性比较大。一方面市场仍然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比如全球通胀,主要经济体普遍进入加息周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俄乌冲突、中美博弈等地缘政治问题,疫情等因素,市场短期内大幅上涨缺乏足够动力。另一方面,全球权益市场已经经历了较大的调整,上述的种种利空因素很大程度上已经在市场价格中有所体现,特别是A股的很多板块,估值都在历史低位,所以向下的空间也较为有限。

  随着中报逐渐披露,我们预计大多数核心军工上市公司的业绩会延续较高增速的态势。二季度由于疫情的原因,一般to B和to C的行业受影响比较大,而军工板块的需求来自国家军队的装备采购,基本不会受疫情影响,所以预计军工板块的业绩在所有行业中的排名相比一季度很可能会有进一步提升。

  所以未来即使市场出现一定的波动,军工板块的相对投资价值也是比较突出的,会呈现显著的alpha特征。实际上从本轮阶段性行情的高点7月5日到8月2日,上证指数跌幅为6.44%,中证500的跌幅为5.41%,沪深300的跌幅为8.65%;而同期中证军工指数的跌幅只有2.37%,中航军工指数的跌幅只有3.43%,军工板块逆势走强的特征已经较为明显。

  在十四五期间,我国主战装备仍会迎来放量期,以歼20、直20、运20为代表的新一代军机都将扩充产能,同时国产发动机也将逐步替代进口发动机为各种战机提供动力,所以我们看好军用飞机产业链和航空发动机产业链。

  问题五:军工板块一线标的估值水平如何,目前是否是布局军工板块的好时点?投资者又该如何参与其中?

  黄玥:从估值来看,以中航军工指数为例,剔除掉船舶板块,目前滚动市盈率PE_TTM为50倍左右,处在2018年以来25%左右的一个分位点,还是较低于历史中位数水平。2018年是一个全面的熊市,2018年全年军工指数跌了近30%,2018年底中航军工指数的估值也是一个历史低点,当时滚动PE跌到了40倍左右,在这波反弹前的最低点4月26日,中航军工指数的估值也是跌到了历史最低点40倍。

  目前这个位置,虽然股价反弹了近40%,但是按照军工板块2022年预期的20%~30%的业绩增长来看,动态的估值还是比较低的。如果估值能回到近三年的一个高位的话,我们预计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是准备长期持有,忽略短期波动的话,目前也是布局军工的一个好时点,因为结合成长性和目前的估值来看,大部分公司PEG只有1倍到1.5倍之间,性价比仍然较高。如果投资者担心短期出现回调,可以轻仓介入,分笔买入,对于中小投资者我们建议可以通过基金定投的方式进行参与。

   风险提示:本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管理人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审慎做出投资决策。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定投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来源:新视线)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责任编辑:曹蕊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