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下沉市场有哪些商机,汇通达凭什么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

下沉市场有哪些商机,汇通达凭什么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
2022年08月17日 10:52

  近些年,随着一二线城市获客成本高涨、流量红利殆尽,凭借人口基数优势,下沉市场逐渐成为众多商家眼中新的“掘金之地”。尤其在催化出拼多多、快手、趣头条等新兴力量后,它愈发被公认为推动消费增长的“金矿”。那么什么是下沉市场,它有哪些特点?下沉市场有哪些商机,企业又该如何抢占下沉市场,在这块“商家必争之地”成功突围呢?下面,就来详细聊一聊。

  下沉市场有哪些商机?知己知彼,方为“掘金”第一步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把握好下沉市场有哪些商机,企业除了立足自身实际,更要充分认识到下沉市场的本质与特征。并非从高往下沉,才叫下沉,也不是从一二线城市,往下渗透,才是下沉。

  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除去一二线城市的3.9亿人,三线以下城市、县镇与农村的人口规模将近10亿。如此规模的人口基数,不仅堪比美国总人口三倍左右,市场潜力巨大,也使下沉市场成为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

  从整体上看,下沉市场消费人群特征有着鲜明的共同属性,尤其以下三点:其一,熟人属性强,重人际关系,易形成圈子效应。其二,对价格敏感,追求物美价廉,热衷于折扣以及各种优惠活动。其三,工作通勤压力小,空闲时间多,生活节奏较慢,但娱乐手段匮乏。

  可细究起来,不同区域之间,三线城市、县城乡镇与偏远农村等地的“下沉”甚至会有天壤之别。某种意义下,它们就像一座座孤岛,想要彻底打通各种间隔,尤为考验企业战略规划以及实践能力。

  不过嘛,正如汇通达掌舵人汪建国所言,“面对面广量大且极度分散的市场,我们不能做增量,我们要盘活存量,整合和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单个的小珍珠不值钱,如果把它串成项链就值钱了”。

  依托这一理念,他与汇通达另一位核心人物徐秀贤,继联手创立五星电器后,再次携手,一起带着有近20年历史传承的经营管理团队,积极研究新政策、新环境、新变化,将战场从城市转到农村,开启了探索中国农村流通产业商业模式新的变革之路,并于2010年正式创建汇通达。

  尽管没有走拼多多、快手那种自上而下、渗透下沉的战略,扎根农村十余年的“泥腿子”汇通达,也靠着“农村包围城市”,搅动一池春水,成为“下沉零售第一股”。那么,汇通达究竟是怎样把握下沉市场商机的呢?

  下沉市场有哪些商机?汇通达让农民生活得更美好

  下沉市场有哪些商机呢?诚如汪建国所说,“下沉市场是一个‘大金矿’,只要你有心,遍地是黄金。”汇通达的成功秘诀,恰如其名,发挥平台生态优势,向下聚合消费者需求,向上赋能万千企业,不断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

  在汇通达看来,数字化时代,企业如果想在整个战略中具有成长性,并不是看企业能与谁竞争,而是看企业能与谁共生。只有与别人共生,才可以创造出新的生长空间。因此,汇通达自进入农村市场开始,就坚持了利他主义的经营思想,坚持以“让农民生活得更美好”为企业使命,以赋能乡镇传统零售店为切入点,创造性提出S2B2C模式,自主研发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服务平台和解决方案,服务零售行业企业客户,致力于为中国的下沉市场提供优质商品及服务,推动从工厂端到农户端的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与零售行业全链路合作伙伴实现共赢、共生。

  具体来说,通过旗下16万家会员店,截止目前,汇通达已构建出庞大的下沉市场零售网络,与酒水、农业生产资料、家电、消费电子、交通出行等6大行业,超2万家渠道合作伙伴达成合作,除了为其精确配备终端需求,也帮它们打通了渠道、数据壁垒,有效帮助B端企业降本增效。

  而对于C端的会员店,汇通达秉承“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原则,从工具、商品、营销、活动、社群5个方面来进行商业数字化的改造,让他们成为具备互联网化、数据化、服务化和生态化的“四化”本地服务平台,承载起打通商品服务上下游、创新本地商业模式、带动就业税收,把农村闲置的劳动力、农产品资源盘活,实现农民的增收创富,创造本土GDP的价值载体。

  目前汇通达智慧零售SaaS产品,功能已涵盖智能收银、智慧导购、智慧货架、智能广告屏、直播矩阵方方面面。尤其是汇享购、超级老板Pro两大拳头产品,不仅帮助会员店完成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也有助于门店快速搭建多端网店,促活拉新,获得更多经济收益。

  可以说,通过互联网模式,汇通达对下沉零售市场的“人”、“货”、“场”进行了全面重塑。由此可见,关于下沉市场有哪些商机,从来都没有标准的唯一答案。下沉市场可以孵化出拼多多、快手,也走出来扎根乡村的汇通达,自然还埋藏着更多“金矿”,等待下一个破局者发现、挖掘。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汇通达零售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